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真正的十八路诸侯是什么样的 别再被小说给骗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7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真正的十八路诸侯是什么样的别再被小说给骗了,在十八路诸侯中,四世三公的袁家占据三席: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山

  在十八路诸侯中,四世三公的袁家占据三席: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山阳太守袁遗。除了这三个姓袁的外,在诸侯中还有几位也是袁家的人。所以,袁家当诸侯盟主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袁家的事,有历史常识的人是很熟悉的,在这里不过多介绍了。

  袁绍

  袁术

  袁遗

  陈留太守张邈,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有野史说张邈是张良的后人,但这是无法考证的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邈背叛了曹操投靠了袁绍,战败后又投靠了袁术。在正史上,关于张邈最详细的记载是《三国志·卷七·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张邈

  豫州刺史孔伷,孔伷字公绪,兖州陈留郡人。在正史中关于孔伷的记载较少,除《三国志》外,在《后汉书.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中,也有关于孔伷的文字记载。孔伷在反董联盟解散后不久病逝。

  孔伷

  兖州刺史刘岱,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刘岱和刘备的经历有点相似,也是个没落的汉室宗亲。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回到了汉朝权利中心,成为一路诸侯。虽然姓刘,但是刘岱并不忠于皇帝,而是袁家的人。在《三国志》、《续汉书》、《英雄记》中有关于刘岱的记载。

  刘岱

  冀州牧韩馥,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韩馥也是袁家的人,他是袁绍父亲的学生。有史学家评价韩馥是个厚道人,但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乱世中,厚道人注定是悲剧的,韩馥最终迫于无奈自杀。王粲《英雄记》、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在这些史书中都有对韩馥的记载。

  韩馥

  河内郡太守王匡,王匡字公节,兖州泰山郡人。王匡曾和袁绍一同在河内驻军,当时是袁绍的下属。日后也投靠了袁绍,所以,王匡也是袁家的人。王匡曾为了袁绍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妹夫。最终,因胡母班(王匡妹夫)家人不能原谅王匡所为,和曹操联手攻击,而离世。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有对此事的相关记载。

  王匡

  东郡太守乔瑁,乔瑁字元伟,睢阳人。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大乔小乔的父亲乔玄吗?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乔玄是一位东汉名臣,曾预言天下大乱,也是曹嵩(曹操父亲)的老领导。东郡太守乔瑁就是乔玄一族的。在小说中,乔瑁被一代而过了,可是在史书《三国志》中,乔瑁却留下了很重的笔墨。乔瑁和刘岱不和,最终被刘岱所杀。

  乔瑁

  济北相鲍信,鲍信字允诚,泰山平阳人。鲍信是何进的部下,后来投靠刘岱,刘岱是袁家的人,所以在讨董卓时鲍信也是袁家的人。关于鲍信的史料记载不多,除《三国志》外,仅在《张昭传》中有过记载。在小说中,鲍信就是迎曹操进兖州的那个人。

  鲍信

  袁绍、袁术、袁遗、张邈、孔伷、刘岱、韩馥、王匡、乔瑁、鲍信,这十个人就是讨伐董卓的全部诸侯。您没看错,历史上讨伐董卓的是“十路诸侯”,并不是“十八路诸侯”。而在这十路诸侯中,有七人是袁家的人,可见当时袁家的势力有多大。

  骁骑校尉曹操,曹操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联军,但是他并不是一路诸侯,因为他的势力够不上诸侯这个级别。当时曹操只是陈留太守张邈的一位“高管”而已。曹操手下不过几百人,但是在这几百人中,有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等这些日后响当当的名字。关于曹操的历史记载大家太熟悉了,不用多说。

  曹操

  北海太守孔融,就是四岁让梨的那个孔融,孔圣人后裔。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孔融是北海太守,十八路诸侯之一。在正史中,当时的北海是“北海国”,孔融的官职是“北海相”。孔融并没有参加讨董联军,因为当时北海国正在到处闹黄巾,腾不出手来讨伐董卓。而且孔融只是北海国的大臣,就算北海国来了也是以北海王的名义出兵,不可能以一个大臣的名义出兵。

  孔融

  广陵太守张超,字不详(《三国演义》中字孟高),东平寿张人。在讨董这件事上,张超和曹操有些相似。也是参加了讨董联军,但不是一路诸侯。张超是陈留太守张邈的弟弟,他是跟着自己的哥哥一起出来见见世面而已。关于张超史料记载只在《三国志》现过,而且文字不多。在小说中,张超最终被曹操逼的自杀了。

  张超

  上党太守张杨、北平太守公孙瓒、西凉太守马腾,这三个人并没有参加讨董联军。他们都是汉朝的边防军,他们手里都是正规边防部队。我们先回头看看讨董的十路诸侯,其实这十路诸侯都是军阀的性质,所谓“十路诸侯”,要么是民兵,要么是府兵,没有正规的边防部队。反而董卓的西凉军团是正规边防部队。《三国志》中没有张杨、公孙瓒、马腾这三人讨董的任何文字记载。这三人虽然也是军阀的性质,但是当时他们是以对外作战为主。

  张杨

  公孙瓒

  马腾

  插句题外话,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提到过匈奴,可是在《三国志》中可没少提。当时张超、公孙瓒(右北平防线)是汉朝抗击匈奴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哪有功夫来打内战。马腾也是时刻提防着外夷的入侵,没有经历来内地分这块蛋糕。《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带着羌兵进攻曹操,这事如果放在《三国志》中,简直就是汉奸行为。好了,言归正传。

  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在《三国志》中,讨伐董卓的十路诸侯中没有提到过孙坚。具体原因不详。可是在《吴记》中却有孙坚讨伐董卓记载,在这件事上冲仔也有点弄不懂了。《三国志》中对孙坚的评价是: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孙坚

  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丹阳郡人。在《三国演义》中,陶谦是徐州太守。在《三国志》中记载,陶谦是袁术的人。陶谦有没有参加讨董联军没有记载,即便参加了也是划分在袁术的部队里,而不是一路诸侯。

  陶谦

  在正史《三国志》中,曹操、孔融、张超、张杨、公孙瓒、马腾、孙坚、陶谦这八人要么是没参加讨董联军,要么是不够资格称为一路诸侯。总之,《三国志》中清清楚楚的记载着讨伐董卓的“十路诸侯”。只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不好更正了。

  董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真正的甘茂真的这么无能吗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甘茂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芈月传》,在这部电视剧中有个人挺招人恨的,那就是秦国的臣子甘茂。这个人在剧中看起来昏庸无能,整天跟秦宣太后作对,剧中的秦宣太后芈月都说他是三代痈疽,是个每用的人。最后还叛逃到其他国家。但是历史上真正的甘茂真的这么无能吗?历史上真实的甘茂当然不是这样,他在秦国为相国的时候可是立下过大功的。甘茂率军拿下宜阳,对于秦国东进称霸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当然,宜阳大战的取得胜利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秦国之所以想要拿下宜阳目的是对韩国开战。在秦惠文王在位的时候,一直就在攻韩伐蜀之间犹豫不定。最后秦惠文王还是决定先罚蜀,为秦国赢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之后,秦惠文王便去世了,秦武王继位之后想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心愿,攻打韩国。甘茂这时候站出来准备出使魏国,联合魏国一起攻打韩国。当时很多秦国朝廷之中很多人不同意攻打韩国。秦武王为了让甘茂...
· 古代妃嫔生活到底生活是什么样的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妃嫔生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经常看到古代影视剧,看着她们每日都可以穿着精美的衣服,吃着许多好吃的,享受着众人的侍奉和伺候,衣食无忧,想必很多人都会羡慕这种生活。但是,影视剧只是把很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来看,其实她们背后无奈的生活,是无人得知的。古代的制度很严格,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时间作息,不能随便违背。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女孩子,经过了前几天的紧张生活,周末还可以休息一会,睡个懒觉,让自己身心得到休息。但是古代人不可以,古代的女性,遵守着严格的时间制度,不能随便睡懒觉,否则就是蔑视君王和制度的象征。所以,很多女性,除了生病以外,都必须保证着严格的作息时间。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她们确实也没有那么累,每天的生活还是很闲的,所以做到早睡早起,对于她们来说,并不是很难的。而且,她们还要保持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端庄而又典雅。她们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着装,比较轻松,她们...
· 历史上真正的虞姬是什么样子?霸王别姬是假的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虞姬这个人?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应该是真有其人,因为两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汉初陆贾所著的《楚汉春秋》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都提到了虞姬这个人。陆贾和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楚汉争霸时代相距不远,所以他们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其实非常简单,甚至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是说她是一个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书中才出现“虞姬”这个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并非是“姓虞名姬”。“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种代称,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实在是一种误读。网络配图在京剧里,虞姬自刎而死,让人不胜浩叹,那么,历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杀了吗?应该是没有。历史上最早记载“霸王别姬”这段故事的,应该是陆贾的《楚汉春秋》,但这本书在南宋之后就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对霸王别姬故事记述最早的史书就是《史记》了。《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
· 历史上真正的虞姬是什么样子?霸王别姬是假的?
《霸王别姬》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虞姬这个人?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应该是真有其人,因为两部重要的史学著作——汉初陆贾所著的《楚汉春秋》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都提到了虞姬这个人。陆贾和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楚汉争霸时代相距不远,所以他们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网络配图《史记》中虞姬或引自《楚汉春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虞姬的描述其实非常简单,甚至都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是说她是一个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到了唐代的《括地志》一书中才出现“虞姬”这个名字,但“虞姬”的意思,也并非是“姓虞名姬”。“姬”在古代只是女人的一种代称,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是姓虞名姬,实在是一种误读。在京剧里,虞姬自刎而死,让人不胜浩叹,那么,历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杀了吗?应该是没有。历史上最早记载“霸王别姬”这段故事的,应该是陆贾的《楚汉春秋》,但这本书在南宋之后就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对霸王别姬故事记述最早的史书...
· 古代后宫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看完别再被电视剧被骗了
后宫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宫斗剧,古装戏最近很是盛行。要说到宫斗剧,就不得不提其中的经典——《甄嬛传》了。清军入关以后,为表示不分彼此,首先表示满汉可以通婚。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顺治五年(1648)宣布,汉族官吏的女子“欲婚满洲者”,可以登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自己,为了以身作则,还特地讨了汉人户部侍郎滦州石申的女儿做妃子。根据《永平府志》记载,这位石姓小姐颇受顺治皇帝的恩宠,因为她不但被赐居永寿宫,而且还可以穿着汉式冠服,更为重要的是,每当她的母亲赵淑人来看她的时候,还可以在附近下轿——“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内右门下舆入宫”!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后宫中,也有很多汉姓妃嫔。到了后来,汉姓妃嫔在皇宫中就更加普遍。这其中,最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个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他的生母孝仪皇后本姓魏,是他父亲清高宗爱新觉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