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杰出的理财家:刘宴八岁就做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3
转发:0
评论:0
唐朝杰出的理财家:刘宴八岁就做官,八岁,还是少不经事的年纪,有人却在这个年纪一跃龙门,成为当朝太子正字(官职,

  八岁,还是少不经事的年纪,有人却在这个年纪一跃龙门,成为当朝太子正字(官职,刊正皇家藏书),成为大唐有品阶的官员。唐玄宗一朝出现不少神童,刘宴就是其中之一。

  刘宴,字士安,唐代宗、唐德宗时期的理财大臣,主管天下财赋。得益于他的财政策略,解除了安史之乱造成的经济问题。刘宴七岁时,被公认为神童,名闻乡里。刘宴八岁那年,唐玄宗至泰山封禅,刘宴毛遂自荐,献上一首颂赋。玄宗惊讶他如此年幼,才思却宛如成人,于是命宰相张说考他的才学。小刘宴回答问题时思维敏捷,泰然自若。张说遂向玄宗称贺,称小刘宴为国宝。

  唐玄宗后来授予小刘宴太子正字一职,检校皇家藏书。随扈御驾的王公大臣都邀请刘宴和他们一起共进午餐。刘宴被众人称为“神童”,名噪一时.

  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有一天唐玄宗御驾亲临勤政楼,大张歌舞、杂记。玄宗召刘宴到楼中,命贵妃为他装扮一番,玄宗问他:“正字,你刊正了几个字?”刘宴说:“天下的文字都能刊正,唯有‘朋’字还没有刊正。”

  后世有人解读,刘宴这句话一语双关,他以一个“朋”字进谏,指出朋党勾结的时弊。刘宴自幼就担任正字官职,能有机会接触皇家藏书,他借此良机勤奋读书,因其才华横溢,名声大噪,轰动京城。

  刘宴后来成为大唐的理财大臣,掌管天下财赋,以养民为先。天宝年间,刘晏担任夏县长官。任职期间,刘宴劝农桑,捉拿盗贼,护养地方百姓,与民同乐。刘宴从不催百姓缴纳赋税,但乡民都会按期上缴。这一德政在当时传为美谈。

  唐代宗即位后,任命刘宴拯救残破的局面。刘宴制定的理财方策,主张养民为先,保障商人、百姓民生富足,同时使国库收入不断增长。刘宴掌管盐政,首先废除了朝廷的食盐专卖制。当时,朝廷费用、、官员俸禄,都来源于刘宴的盐利税收。他创设的食盐间接专卖制,为以后各朝采用。

  刘晏效法古制,在各地设置“常平仓”,用以稳定粮价,利国惠民。京师安定,国库渐渐充盈,有利于慑服藩镇,稳定边防将士军心。安史之乱期间,漕运废弛,物价飙涨。刘宴前往地方考察漕运,他说:“见到水道有一处不通,我真想拿着铁锹先去铲平;见到粮食一粒都运不走,我真想背上米先行。”

  刘宴力主恢复漕运,疏通河道,打造二千艘漕船,凡是参与漕运的百姓,都支付工钱。漕运大开,减轻关中百姓的赋税徭役,也缓解了长安的粮荒。当第一批粮食从江南运到长安后,唐代宗派出卫士乐队前往渭河迎接,并对刘宴说:“爱卿,你真是朕的萧何!”

  刘宴去世以后,朝廷中掌管财赋的大臣,大多数都是他选拔出来的人才。刘宴曾选拔出几百名能干的理财专家,将其分派到地方,督办各州各县的理财事务,使他们不采用暴敛的方式,也能有效地解决朝廷开销和军队费用。

  在刘宴去世二十多年后,刘宴的手下即便身在千里之外,依然奉行他制定的教令,没有人会行欺瞒。由刘宴打造的理财系统,运作自如,持续了很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的理财专家刘宴,最后为何会冤死他乡?
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来积累更多的财富,或者是投资房产,或者是做生意,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在中国的古代,也有这样一位非常会理财的专家,他就是唐朝的刘宴,但是他却因为自己在政治上的一些见解,和小人结下了过节,最终也被这个人诬陷,秘密的被杀死在偏远的小镇里。刘宴出生在唐朝,当时新的皇帝刚刚登基,所以就推出了很多好的政策,减少了国家很多地方的税务,以前朝廷会对一些唱戏的人投入钱财,推出新的政策以后,朝廷拒绝给任何地方拨钱财,并且还诏告天下,不希望有人跑到朝廷那里,说一些奉承的话,还将宫里的一些闲杂人放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开始了耕种生活。那时候受了冤屈之后,可以向上一级的地方进行申诉。在这种情况下,刘宴主管了当时的财政,本来他是和另一个人共同来管理,但是那个人由于为人比较尖酸,经常的和别人吵架,所以被发配到了很远的地方。而他因为自己拥有很高的理财能力,办事非常灵活,通过各种方法,...
· 刘墉做官的经历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刘墉被任命为山西太原知府。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刘墉因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按律革职被判极刑,但乾隆皇帝爱其才,加恩诏免,仅发配军台效力赎罪,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被赦免,释还,在修书处担任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刘墉因父亲的缘故被重新起用,授予江宁知府。刘墉十分珍视这次机会,为政公正清廉,声名远播,百姓叹服刘墉的品行,将其比为宋朝的包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刘墉调任陕西按察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刘统勋病故,刘墉辞官回家服丧。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诏授刘墉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十月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总裁。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后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
· 刘墉为什么做官
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因为办理军务失宜被下狱,刘墉受牵连也被惩治。后来父子得到宽释,刘墉被降为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刘墉担任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被提拔为安徽学政。刘墉前往安徽赴任前,乾隆还特意召见并赐诗,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刘墉能够不辱门楣、有所建树。刘墉在任期间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混乱的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得到皇帝肯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刘墉调任江苏学政,赴任前乾隆皇帝仍有诗相赠,可见其对刘墉抱有厚望。刘墉也不辱使命,为政严肃认真,出任学政时按试扬州,因为把关严格,使得一些想以作...
· 唐朝时期的宰相温彦博为何会羞愧做官
温彦博,字大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出生于574年,卒于637年。可以说,温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隋唐时期,他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也看到了唐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他都经历过,因此也没有办法为他到底是隋朝人还是唐朝人进行精准的定义,只能说他是隋末唐初的人吧。图片来源于网络温彦博的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温君悠学识渊博,哥哥和弟弟也都喜爱读书,聪颖过人。因此,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温彦博自幼博览群书,加上他性情聪慧、能言善辩,很是受到隋朝时期一些大臣的赏识。后来,他被举荐担任文林郎一职。到了616年,他又开始任职司马。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罗艺归顺唐王朝,被封为幽州总管,温彦博也因有功而得到升迁。没多久,他又被召入朝廷,陆续担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武德八年,大军来犯,温彦博随张瑾出兵抗敌。然而,唐军战败,温彦博被俘。人知道他是唐高祖身边的近臣,遂开始逼问他唐朝的兵力和粮草。但是温彦博不屈不挠,宁...
· 理财好手刘晏之死:唐朝中央财政彻底陷入泥潭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代宗得了重病,下诏让太子适处理政事。下诏的当晚,代宗就去世了,留下遗诏让皇太子灵前即位,又让郭子仪负责自己的治丧事宜。代宗在位总共十七年,改年号三次,享年五十三岁。太子适即位太极殿,这就是德宗。德宗即位后,尊郭子仪为尚父,且加授太尉一职,并兼中书令;又封了朱泚为遂宁王,兼同平章事。两人虽然都居将相之位,实际上并不参与朝政,只有常衮经常在政事堂处理政务,每遇到什么事情,便代替两人签名。当时有个中书舍人崔祐甫,与常衮观点不一,屡有争论,常衮便想将崔祐甫挤出京城。一次,因对一件小事情有不同意见,常衮便借题发挥,竟请求德宗对其加以贬斥,署名除了他自己,还包括郭子仪和朱泚两人。于是德宗将崔祐甫贬为河南少尹。之后,郭子仪与朱泚又上书说崔祐甫无罪,德宗奇怪他俩为何前后矛盾,便召来询问其中情由。二人才说以前两人并未签名,都是常衮自己为两人署的。德宗认为常衮欺君,将其贬为潮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