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扶余国和现在的扶余县还有什么联系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1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的扶余国和现在的扶余县还有什么联系吗?,古代扶余国和松原扶余县没有直接关系,古代扶余国在北魏时期就灭亡了,而扶余县是

  古代扶余国和松原扶余县没有直接关系,古代扶余国在北魏时期就灭亡了,而扶余县是民国三年(1914年)设立的。硬要说有关系,只能说扶余县属于古代扶余国的范围之内。我们分别看一下扶余国和扶余县的历史就知道了。

  一、扶余县

  扶余县现在应该叫扶余市了,属于吉林省。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的“闯关东”之前,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人烟稀少。清初,这里只有一个驿站,名叫伯都讷站。康熙三十二年,驿站之南设立了一个伯都讷新城。民国成立后,这里改为新城县。后来由于叫新城县的地方太多,河北、山东都有,于是就改成了扶余县。

  二、扶余国

  扶余国,又称为夫余,夫于,是我国古代东北部族濊貊的分支。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先秦典籍),名凫庾,是九夷之一。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越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据《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西汉时期,扶余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高句丽建国后,两国关系恶化,常有边境冲突。高句丽大武神王时期北伐,成功诱杀扶余国王带素,之后扶余开始衰落。

  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晋书记载永和二年夫余为百济所侵西徙近燕。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进一步衰弱。到了晋太康时,为慕容氏所破,旋即复国(扶余王自杀,子弟亡走沃沮,子依罗后即位)。346年慕容氏又攻击扶余,最后在北魏时期,扶余国被勿吉(满族的先祖)所灭。

  以上只是史书的记载,具体怎么回事,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考古证据,现在很难搞清楚当时的情况了。古代的扶余人也许在现在的扶余县土地上生活过,但是在之后约1600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要说关系,如果从怀古的角度来讲,也能勉强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编著的时间是一样的吗
想必大家对《三国演义》这本书不陌生吧,它是以小说的形式来描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时期将近100年的历史,作者罗贯中更是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概述了这百年来出现的历史人物,近些年更是被翻拍成很多以三国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里面不乏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人物,这也是这本书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吧。与被众人熟知的《三国演义》相对比的《三国志》,大家可能就不是那么熟悉了,编写他的作者可能就更不知识何许人也了。《三国志》是由西晋时期的一个史学家陈寿编著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浅谈一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部著作,说说它们的区别与联系。1,二者编著的时间不同,《三国志》是西晋初期被编著的,编纂时间距离三国时期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真实性更高些。《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时期被编著的,里面融入了很多的民间传说。2,文章的组织形式不同。从编纂作者来看,陈寿是位史学家,编著历史本来是本职工作,而罗贯中是位小说家,也是他写出了...
· 扶余国
疆域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龙岗山脉),东与挹娄(有人说张广才岭),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松花江)。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他们与乌桓人接壤,北至黑龙江与内蒙古。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日中国吉林省的松花江流域,辽宁省昌图县、洮南市以北,至吉林省双城市以南,皆其国土。今昌图县之扶余城即古扶余王所居。扶余最强盛之时,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中国三国时代的一里约有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即约900公里的范围)。历史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三国遗事》传说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其实东扶余也是北扶余,只是金蛙与原北扶余脱离关系)。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
· 鲜虞国和中山国有什么联系?鲜虞国就是中山国吗
中山国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其他小国不同,比起其他小国,中山国还是有着自身的能力的。在那个大国的士兵可以任意砍小国士兵脑袋的年代,中山国的历代国君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制衡能力,使中山国得到了将自己变成九千乘之国的机会,被史学家称为战国第八雄。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中山国故事的前传,仔细研究它和鲜虞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些史学家根据中山国出土的带有鲜虞特点的宝物,认为中山国就是鲜虞国,而另一些则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经过一番细细考证,我认为中山国和鲜虞国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历史上的中山国并不是鲜虞国的继续,相反它还很可能是灭掉鲜虞国的帮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的鲜虞和中山有关系颇受后人质疑,根据《左传》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和中山国历代国君陵墓里的青铜铭文,我们就可以准确推断出鲜虞和中山完全是两回事。中山史话之中山前传《左传》和《职方典》的作者都认为,中山国和鲜虞只是在同一个地点的两个不同小国。只...
· 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现在说到山东,一般都是指山东省,但古人所说的山东,包括现在的山东省,但又不止现在的山东省。那么古代的山东到底有多大,都包括哪里?第一种说法,以崤山(“崤”读“xiao”二声)为界,崤山以东,就是山东。崤山在哪?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面,崤山长约一百六十多公里,南有洛水。在春秋时期,崤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处在晋国与秦国的南端,往东就是东周王室所在地,以及郑国。谁控制崤山,谁就能掌握称霸的战略主动权。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未果,撤军。晋襄公当然不会放过半路设伏的机会,在崤山设伏,几乎全歼秦军。秦国三大名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成了晋国的俘虏,秦军向东扩张的战略严重受挫。称崤山以东为山东,实际上是站在秦人的视角向东看。崤山以东地区,当然可以称为山东。到了战国时期,崤山又是秦国与韩国的边界线,秦国经常把位于崤山以东的韩、楚、赵、魏、齐、燕六国称为“山东六国”。在相关史籍如《商君书》、《韩...
· 巴国的历史是怎样的?和蜀国有何联系?
巴国是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但是在巴国之前,这里就生活着巴人。巴这个族群是嬴姓,据学者的研究,巴人最初和秦人一样,属于东夷集团。东夷集团在哪儿呢,在今天的山东一带。后来巴人不断迁徙,到了商末一直迁到了汉水上游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汉中一带。武王克商以后,就将同姓宗室分封到汉中一带来统治巴人,建立了巴国。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巴国乃巴人于商末所建,武王伐纣以后,赐姓巴人姬姓,这种说法比较不靠谱,前一种更为可信。春秋时期巴国的活动范围在汉水上游地区。《左传》中常常可见到对巴国的记载。《左传》桓公九年载:“巴子使韓服告于楚,請與鄧為好。”这是记载巴人请求楚国做中间人,与邓国交好。这样看来,春秋时的巴国当与邓国相距不远。春秋时的邓国在今天河南的邓州市。童书业先生推断巴国应该是在楚国的西北、汉水流域,那么就可以定在今天的汉中一带。后来巴国迫于秦和楚的压力,被迫南迁,迁到了今天重庆一带。(巴国在春秋时期当在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