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为什么赵匡胤在位16年间始终没立赵德昭为太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1
转发:0
评论:0
揭秘:为什么赵匡胤在位16年间始终没立赵德昭为太子?,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称帝至疑似“斧声烛影”驾崩,共计在位16年。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自“陈桥兵变”称帝至疑似“斧声烛影”驾崩,共计在位16年。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亡,而另外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体都很健康,而且礼贤下士,在朝野中有不错的声誉。可是为何终其一生,赵匡胤都没有立太子,甚至没给儿子封王呢?难道他是真的有意让弟弟赵光义接班?

  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在宋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十岁了,但是赵匡胤在位的16年时间中,赵德昭始终未被封王,他的最高官职就是做到了使相,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对使相这个官职有过间断的介绍,他的地位和节度使及宰相平起平坐,但是立亲王还有一个台阶。而赵光义在宋朝建立后不久就被赵匡胤封为晋王,并且被擢升为开封府尹,这就是五代时期的“亲王尹京”。

  五代时期有一个惯例:尹京的亲王就是帝国未来的指定接班人!周世宗柴荣就是以亲王尹京的身份成为太祖郭威的接班人,而后周之后的宋朝则延续了这一惯例。那么,真的是因为“金匮之盟”的约定,让赵匡胤不得不传位给弟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传位给弟弟,很可能就是赵匡胤的本意!

  赵光义本来在朝野没有多大的名望,“陈桥兵变”后,他长期的身份不过就是皇弟而已,但他的权势是赵匡胤一手培养的。比如赵光义“阴养死士”,高琼、葛霸等一批武将长期围着他转,赵匡胤不但不管不问,还赏赐给他们财物,让他们尽心尽力辅佐晋王;晋王生病时,赵匡胤亲手给他艾灸,晋王嫌疼,赵匡胤就在自己身上先做实验;赵匡胤还多次表示“晋王龙行虎步,吾不如也”。他的所作所为确实给人带来了“传位晋王之志素定”的印象。

  拒绝内耗

  那么赵德昭既然已经成年,赵匡胤为何不把他立为太子,而是始终宠着弟弟呢?这又要联系到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了。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曾毫无避讳地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五代时期的长期战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皇帝的势力无法制止武将专权,杜太后说得没错: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称帝,就是因为后周主幼国疑!所以,赵匡胤只有传位给长君才能避免宋朝成为第“六代”。赵匡胤、赵光义、赵德昭三人的年龄分别相差12岁,如果真的立赵德昭为太子,那可能真的无法避免叔侄相残、国家内耗的结局。所以,赵匡胤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除掉赵光义,要么传位赵光义。他选择了后者,来保全弟弟和侄子的性命。

  然而,赵匡胤的一番良苦用心最终打了水漂,弟弟赵光义即位之后并没有放过自己的两个儿子。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许正是因为赵光义的即位,宋朝才避免了二世而亡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赵匡胤因为什么而传位给弟弟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元佐为太子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改名赵炅)能够做皇帝,得力于他母亲杜太后立下的家法。宋太祖建隆二年,杜太后一病不起,临终时召集她的儿孙以及宰相赵普说话。她先问赵匡胤:“你可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太祖呜咽着回答说:“儿臣之所以得天下,全靠祖宗洪福以及太后的功德。”太后说:“你错了!原因在于周世宗让一个七岁的幼儿坐天下。假如周氏由年长的君主嗣位,天下怎么可能到你手中呢?所以,你百年后,帝位应先传给二弟光义,光义传给三弟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嫡子德昭,使我赵家代代有年长之君,这样才能永保江山万年长久。”宋太祖唯唯受命说:“儿臣岂敢不遵母后之教!”杜太后又对赵普说:“你跟随我儿多年,亲如家人。请你记住我今天的话,不要让皇帝违背!”赵普诺诺听命。当下,杜太后就命赵普在病榻前起草她的遗训,让赵匡胤立下誓言,藏在金匣内,作为本朝开国成规,命后人代代遵守。赵匡胤不仅事母孝顺,而且对兄弟也很友爱。有一次,光义生病,赵匡...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间有多长,赵匡胤为何没有立太子
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皇帝立太子乃是关乎权利交接的大事,然而赵匡胤自黄袍加身成为大宋开国皇帝以来,共在位十六年,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直没有立太子,这又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惯例而已,自从唐末五代十国以来,中原政权便普遍没有立太子的做法,此外或许也有《金匮之盟》的影响。唐末五代十国以来,不立太子成为了普遍做法李寿的《续资治通鉴长篇》中有“自唐天佑以来,中国多故,不遑立储贰,斯礼之废,将及百年”的记载,也就是说从唐昭宗天佑年间开始,中原王朝不立皇太子便成为了惯例,直到宋真宗赵恒被册立为皇太子,才让这一制度重新出现。当然,不立皇太子不意味这皇帝没有明确的继承人,五代十国以来,“亲王+京尹”便成为了皇储的标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封王,且担任京尹的职位,那么便意味着这个人已经被立为的储君人选。例如后梁时期,朱温的养子朱友文便以“博...
· 揭秘东晋司马炎怎么没立他的长子为太子
司马炎本来和杨皇后生的嫡长子是司马轨,可惜在两岁时就不幸夭折,二儿子司马衷就成为嫡长子,可二儿子司马衷是白痴,司马衷为太子一直遭到群臣的反对。司马炎一生共有18个儿子,其中8个儿子都夭折了。和杨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死后,二儿子为太子,杨皇后为了巩固杨家的地位,一直保护司马衷的太子之位,死后,让皇帝封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也是为了司马衷能当上皇帝。司马炎像司马炎在逼迫魏帝禅让的时候,可以看出他的政治野心,可是在立太子方面一直表现得优柔寡断。按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司马衷是应该被立为太子的,可惜司马衷是白痴,这样的人怎么能为帝呢?武帝对他的儿子肯定非常了解,他也深知司马衷为皇帝后会带来什么后果,虽自己也不太愿意,可处理这件事却表现得妇人之仁,每次杨皇后劝说几句,他便妥协。再加上后面对司马衷进行智力测试,司马衷的妃子贾南风非常奸诈、聪明,让司马衷顺利通过考核。荀勖也告诉司马炎,说太子有进步,于...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死亡玄机?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八月,为了给将士们请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武功郡王赵德昭挺身而出,他要替这些僵尸们说句话,替他们讨要平定太原时候的赏赐,那么,赵德昭为什么要主动请缨呢?三点足矣,首先,赵德昭认为必须颁赐,按照惯例,只要打了生长,就应该犒赏三军,即使打了一个败仗,也要发些抚恤金啥的,要是国家一分钱都不掏,以后谁还为国家打仗呢,当然了,虽然讨伐幽州失败了,但这不能跟太原混为一谈,所以国家还是要论功行赏,这样才能安抚军训。网络配图其次,赵德昭认为应该对赵家天下负责,对于赵德而言,赏罚不公,势必会导致军心动摇,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以后的战争,甚至会影响赵家天下的稳固,因此,作为皇子,作为赵家的一份子,赵德昭认为自己的话应该好使,自古以来作为外姓员工,如果想让老板掏钱,势必要难如登天。相反,如果让本家亲戚去劝说,结果却易如反掌,比较血浓于水,不看僧面看佛门,不看活人还得看看死人(赵...
· 汉献帝为什么没有立太子?汉献帝在位时为何不立太子?
汉献帝为什么没有立太子?汉献帝在位时为何不立太子?我们都知道,皇帝在位的时候,为了将自己的皇位传承下去,都会选定一个继承人,也就是太子,作为储君,将来接替自己成为下一任皇帝。在汉末三国时期,我们现在都知道,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但是在当时,也没有人能够预料未来,而且汉献帝一共有七个儿子,为什么他没有在儿子当中选择一个立为太子呢?1.汉献帝刘协刘协,算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傀儡皇帝,他是董卓所立,原本登上皇位就是因为董卓膨胀的野心,后来董卓被杀,他又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但是,不管曹操对刘协有多好,他也始终只是一个傀儡,他很有能力,如果换一个时代,定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可惜没有这样的命运,刘协不甘心也没办法,只能向现实妥协。2.刘协的儿子刘协一共有七个儿子,其中两个不知名的,是伏皇后所生,皆为曹操所杀。另外五个,第一个刘冯,这个比较有争议,他应该是养子,因为当刘协才只有十九岁的时候,刘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