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实力如何?为什么不能?
赵国灭代国,却林胡、楼烦,而有北方五郡,再图中山,始成战国一霸。此后本应支援韩魏,遏制西秦东进,徐图收复河东,维持表里河山,才能与秦一较高下。
本来赵国应该于亡中山国后再灭燕。但赵国崛起太迟,失去了先机。公元前307年才正式进行军事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公元前305年初见成效,开始大举用兵。公元前296年才灭中山国。邹忌变法后,齐国渐强,伺机重创魏国,有崛起之势。此时齐强燕弱,且燕国是齐国的目标,赵国若是攻燕,齐国会干预;即使赵国侥幸能灭燕,齐国也会失去一大制约,毕竟齐国与燕国仇恨更大。公元前284年,因齐国一意孤行独吞宋国,五国联合伐齐,致使齐国元气大伤。赵国才以田单为将试探性攻击燕国。战国策有记载:燕饥赵伐燕和赵且伐燕,说明赵国还曾两次图谋不轨。当然赵国主要还是削弱复国后的齐国,惧怕齐国死灰复燃,可惜齐国毕竟大国,一时半会也灭亡不了,这也说明赵国的战略依然不清晰,即使赵国有实力再灭齐国,秦国也不会放任赵国坐大。长平之战之后,赵国更加迫切灭燕,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然燕国也不冤,毕竟背后捅刀子在先。但是秦国不会坐视燕国灭亡,一旦赵军主力东进,秦国一定趁虚而入。即使燕国再无信义,这个时候在与燕国计较只会让暴秦得势。
赵国灭中山后,战略上一直以遏制强齐为主,这个短期战略也不能说错,但为此放任秦国东进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更何况遏制齐国这么多年,赵国的领土扩张非常有限,即使瓜分宋国,赵国也没得到多少,反而是强秦日进斗金。长平之战前赵国想灭燕,齐国自然会有想法,且强齐与赵国交界,犹如卧榻之侧,于是赵国与齐国交战频繁,但谁也奈何不了谁。赵国其实可以与魏国或者楚国结盟牵制齐国,以楚怀王那个脑子,瓦解齐楚联盟不是难事。且燕国作为边陲,北方压力不大;赵国只有灭燕,与秦周旋时才能解除后顾之忧,这点长平之战后燕国落尽下石很明显。关键赵国崛起过迟,强齐破败后,秦国已据有河东,赵国已难以安心图燕。尤其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还丢了上党郡。即使是齐国衰弱,也不会坐视赵国灭燕。
中原是个死局,赵国崛起之时秦国已然强盛,所以提前与秦角力,收复魏国丢失的河东郡,统一三晋才是王道。否则三晋大门洞开,太行八陉为敌我共有,秦国太容易从白陉与滏口陉打侧翼,以致赵国处处漏风。如此,赵国不仅无法安心扩张,也无法发展生产。后来北周与北齐也长久相持于三晋,三晋既破,北齐已亡。
赵武灵王在继续人问题上又进退失据,以致沙丘之乱。赵惠文王14岁不得已亲政,国内未平,为了安抚燕国还割了两城。赵国内乱不止、局势不稳。秦国趁机重创韩魏。魏失河东,秦人入了山西,接着韩丢三川郡(此地犬牙交错,后来秦才叫三川郡,但大部属于韩国),然后韩魏共失河内地。国土沦丧,主力尽没,从此韩魏不再能抵抗秦军锋芒。表里河山不完整,秦军随时能侧击赵国突袭邯郸,以致赵国无法安心扩张东线。 当然赵国因为在公元前317年和公元前313年两次大战中败于秦,所以心有余悸,不敢与秦硬碰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有韩魏在,也是三晋抗秦,一旦韩魏惨败,到时候只有赵国独木难支,形势会更加严峻,后来的形势发展证实了这点。
伊阙之战后秦军持续重创韩魏,魏国在河东郡只有安邑一个据点了。赵国依然不置可否,本来五国合纵攻秦。秦国为避锋芒,退出河内地,甚至都没逼迫秦军撤出河东。五国已经不欢而散。齐国更是反手伐宋,直接威胁赵国魏国楚国侧背。魏国也是昏招频出,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鉴于宋国富裕,放弃了安邑郡城,还许赵国河阳约以伐齐。赵国拿人手短,与齐国翻脸。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齐国即使伐宋,魏国更紧张,也会牵制。反而是赵国,整个北方五郡安危完全系于河东郡。齐国固然愚蠢,但赵国本就不与宋国相连,得了河阳也是块飞地,根本难以守御。
其实长平之战,赵国是不得不战。上党如果丢了,秦军既能打太原,也能对邯郸分进合击。只要佯攻邯郸,邯郸就不敢救援太原。沿汾河谷地与太行陉向北可分进合击太原,且太原也无险可守。太原既失,北方五郡也不久矣。虽然从北向南用兵,北方五郡有外三关,易守难攻,但是从南向北攻略,却轻而易举。威胁太原,秦国甚至还有第三条路,黄河东岸的离石和蔺两城也在秦国手里,正好这两城与太原处于同一纬度线。所以上党若丢,赵国基本亡矣。赵国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不得已与秦国决战。
赵国最大问题:一则沙丘之乱,时机不对;二则伊阙之战时,放任强秦重创韩魏;三则渑池之会后,观望秦国击破楚国。
赵国选择与齐国短暂联盟才是好选择。齐是四战之地,没有拓展空间,一出击就被围殴,不容易坐大,不构成威胁。反之赵攻齐,即使胜了得尺寸之地,也是扩大被围殴的接触面;而且齐为大国,赵国要灭齐国也会急切难下,各国必然也不会让赵国独吞。况且可以默许齐国攻宋,换取齐国允许赵国灭燕。一旦齐国灭宋,引起围殴,又能在灭燕后以大义伐齐。齐国想灭宋也不是秘密,从公元前295年到公元前286年统共打了三次。
赵国与楚国应该长期联合。二者国土相去甚远,没有领土纠葛,没有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即使秦国攻赵,楚国也能从武关道出击关中,反之,楚国有难,赵国突袭河东,秦国会顾此失彼。从西线说,楚国能减缓秦国东进速度。从东线来说,楚国还能牵制齐国,以方便赵国图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