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奴儿干都司的建立有什么样的影响?推动明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经营,加强对其的统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8
转发:0
评论:0
奴儿干都司的建立有什么样的影响?推动明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经营,加强对其的统治,奴儿干都司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明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建政和经营。从永乐七年至

  奴儿干都司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明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建政和经营。从永乐七年至正统十二年(1409-1447年)的三十八年间,新设卫69个,加上前已设置的115个卫,共为184卫,此外,还有所20,地面、城、站58,简称184卫,或统称262卫所。

  从景泰到嘉靖末(1450-1566年)百余年间,为了适应东北边疆各族的发展和各部首领的请求,明朝政府又增设和改置了若干卫所。据《明实录》成化十四年(1479年)六月记载,仅海西女真的卫所,就达二百多个。到万历时,奴儿干都司所属卫所,包括正统后改隶于奴儿干都司管辖的兀良哈三卫在内,共有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常简称384卫,或统称422卫所。它们分设在西起斡难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以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大加强了明朝对整个黑龙江流域的统治。

  奴儿干都司是明代在东北地区带有军事性质的最高行政机构,隶属明朝兵部。都司是相当于“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柯,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金事二人。其属官有经厉司经历等官,都指挥等官为流官,按明朝玫府规定,“凡流官不袭”,但是奴儿干都司却属于例外。它的各级官吏除汉官外,均可世袭。如第一任都指挥康汪等人,都是“父死子继,世世不绝”,直到万历时,将近二百年,仍相沿未改。他们不仅有官俸,如康旺食指挥会事俸(正四品俸),而且赴京朝贡时,还可以得到“沙币有差”等优厚赏赐。这些都是辽东都司无世职的流官所不得享有的。

  卫是次于都司的地方军政机构,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金事四人,其属官有镇抚司镇抚二人。千户所(简称所)是比卫低一级的基层行政机构,设正千户一人,副千户二人,镇抚二人。所下辖为百户,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卫所的这些“土官”,均由未脱离生产的氏族、部落酋长担任,没有官傣。这是与前述都司“流官”不同之处。

  都司和卫所的各级官吏都是明朝政府任命,并分别持有朝廷颁发的浩印、冠带、袭衣等。所谓“浩”,即“诰软”,按明朝规定,武官一品至五品,为“诰命”;六品以下为“敕命”,统称为“诰敕”,即“委任状”。所谓“印”,是指礼部铸颁的印信。“冠带袭衣”是指明朝的官服.当时曾作出严格规定,各卫、所官员至京,“必贵本卫印信文书,方许上京”。‘给予印信,管束人民”,是印信最主要的作用。可见,都司和卫所的各级属官都是明朝任命的地方官员,负有“管束人民,保障边境”的责任。

  按照明朝政府规定,奴儿干都司境内的各族人民,必须承担纳税、从征和戍守的义务。梦时,明朝所征收的赋税,采取了“土贡”的形式,即征收当地的土特产品,如马匹、貂皮和海东青等“方物”。“凡各处夷人贡到方物,例不给价”,而且贡不违期,违者必须补贡,否则有眼。如“女直一年一贡,每贡一千人;(兀良哈)三卫一年二贡。每贡三百人”;“如系极边”,可以“不拘时日,听其来朝”。从这一点来看,奴儿干都司各卫所的朝贡,实际土是一种“贡赋”,即赋税。

  此外,他们还必须听从征调。“闻令即从,不敢违期”,承担了保卫边疆的义务。官员由于“从征有功”,“每有调发,能效勒劳”,“摘捕叛亡,累有劳绩”,因而受到了嘉奖或升迁。

  奴儿干都司辖境辽阔,卫所众多。由于文献无征或记载不详,再加上各部落居无定处和频繁的争战,都给卫所的考订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高兴的成果。这里,根据有关研究的成果,并结合出土文物,对今黑龙江省和边境外所设重要卫所的方位、范围,作一简述。

  1.安加拉河流域。

  卜剌罕卫,永乐四年(1406年)置,设于安加拉河中上游。

  2.黑龙江上游。

  坚河卫,永乐三年(1405年)置,设于额尔古纳河支流根河流域。

  海剌儿千户所,海刺儿,蒙古语,“野蒜苗”之意。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置,在今海拉尔河流域。

  斡难河卫,又译作敖嫩或鄂嫩,蒙古语,“牡黄羊”之意。永乐四年(1406年)二月置,设于涅尔琴斯克(尼布楚)西南的鄂嫩河流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建制历史明太祖北伐后,黑龙江奴儿干地区先前依附元朝的部落首领多归降明朝,并请求参照元朝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旧制进行册封。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派邢枢等传谕奴儿干,正式招抚诸部。二年(1404年),置奴儿干等卫所,其后在当地相继建卫所多达130余,不过,这些卫所与奴儿干都司不相辖属。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奴儿干地区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开始行政管辖权。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数年而轮调的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建永宁寺,并立有永宁寺碑。(清代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割让给沙俄后,1885年曹廷杰曾冒险拓回碑文,1904年归于海参崴的两个博物馆)辖区内主要居民为蒙古、女真、吉里迷(尼夫赫人)、苦夷(阿伊努人)、达斡尔等族人民,分置卫所,以各族首领为各卫所都督、都指...
· 明朝的灭亡跟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有什么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时中国疆域已经很大了,明是仅次于元的第二大统治疆域辽阔的朝代。而明朝时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更是为版图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统治工具。但明宣宗时,皇家却主动废除了该机构,其中原因何在呢?起源上说,明帝朱棣在向北成功远征蒙古残余势力,夺得骨巍(今库页岛)后,在当地奴儿干城建立起治理边疆、方便驻扎中央指派下来的军队的机构。这个机构当时在边疆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军事上,它巩固了中国的边防安全,彻底击碎了元朝凭借边疆战乱从而的梦想。军事上保正当地的安全从而稳定了当地百姓生计,而且中央军的驻扎也带去了较为先进的工具技术和精良劳动力,这是它的社会作用。这整个来往流通的过程,又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从而增添了当地风俗魅力。奴儿干都司的设立,代表着当时政府对边疆工作的重视,也是治理成果的体现。那么这个奴儿干都司怎么会被废止呢?这与当时的统治者政策和国情有关。当时国力富强,明宣宗当政,大体实行的是休养生息政策。他认...
· 什么是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简介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派人至奴儿干地区招抚,次年各部归附,朝廷任命各首领为指挥同知等职,其后数年,明朝即以此为基础,逐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卫,永乐七年(1409年),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的建议下,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成立都指挥使司以统辖各卫,以康旺为都指择同知,王肇舟为指挥佥事。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据《黑龙江古代简史》载,清人称为尼噜罕(满语“国画”之意),表示这里山川如画,风景秀丽。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明朝建立后,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司使。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总兵官周兴等进军到脑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兰河)和斡朵怜(今依兰县城西马大屯)一带,派官招抚,始建卫所制,设指挥使和千户。1409年(明永乐七年...
· 明成祖为何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么远?
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治所在特林,今俄罗斯境内。这里距离北京城路途遥远,不便于名政府对这里的管辖。那么,朱棣为啥要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的那么远呢?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网络配图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明朝建立后,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司使。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总兵官周兴等进军到脑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兰河)和斡朵怜(今依兰县城西马大屯)一带,派官招抚,始建卫所制,设指挥使和千户。1409年(明永乐七年),明廷决定,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驻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奴儿干都司为...
· 明朝文化简介其影响及意义是什么样的
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趋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宋明理学也在明朝达到完善。文学方面,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明朝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包括类书、政书、丛书、文集、总集、字典、词典、书目等等。其中尤以类书和丛书为最,其规模宏大、编制精密,不仅在中国属于空前,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明朝时期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大力总结主要是由私家学者来完成的,这又一次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封建王朝重人文轻科技的缺陷。明代地理学著作与史学近似,前期多官修,后期多私修,这与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弱以及王学的兴起有一定的关联。方志的纂修在明后期也成为一种风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明代继续发展,农学、医药学、金属冶炼等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明后期着名的史学家有郑晓、高岱、王世贞、李贽、焦汯、严衍、谈迁、黄宗羲、顾炎武等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