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4
转发:0
评论:0
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如果你喜欢宋朝的历史,或者你看过关于宋朝的影视剧,那么你一定会知道“通判”这

  如果你喜欢宋朝的历史,或者你看过关于宋朝的影视剧,那么你一定会知道“通判”这个官职。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刺配江州,因在浔阳楼题下反诗,因而被江州的“黄文炳”得知,并将他陷害;其中陷害这个黄文炳的官职就是“通判”。那么在宋朝,“通判”是一个什么官职呢?

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通判”,是州府里的主要官员之一,按照官方的记载:“通判”就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那么这样来说的话,“通判”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州府的二把手?当然,这也不全对。为何呢?

  一般来看的话,通判就是为了协助知州,知府工作而专门设立的职位。此外,在《淳照严州图经》还有这样的记载:

  “州衙 (知州办公地)在子城内正北。”“通判廓舍在遂安军门内街西。”

  由此可见通判和知州,知府都是分厅办公的;这样看来,如果他们之间是一个附属关系,也就是通判只是副手的话,那么绝不可能让他自立门户,并且做到和知州,知府分厅办公的要求的。由此可见,通判的官职不一般!

  北宋初年的时候,宋廷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因此在州郡上设立“通判”,作为副职与其他官职的人员共同处理政事。其中主要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选自《宋史》)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通判设立初衷还是对知州,知府起到监督作用。这在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就有说明:“宋代初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与知州、知府无异,名为佐官,实际是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除此之外还有在《宋史·职官志》中有所记载:

  “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批等充。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时大都置二员,余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武臣知州,小郡亦特置焉。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能知州者。职掌停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所以,按照这样的记载,通判的真正用途也就清晰明了了。其中在《宋史·职官志》还有一句话更是将通判这一官职的性质和目的说十的分明确。

  “外官则能五代藩镇专态,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

  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指五代时期各地的军阀的专横跋扈,为了能够监视这些人,皇帝想到的就是安排自己的一个心腹在他们身边,这样一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也是最初设立通判的一大原因!

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并且我们可以从上文的《宋史·职官志》中可以发现,通判的设置实际上比起知州或者知府要灵活得多,为何呢?因为一个州府只能有一名知州或者知府,而通判呢?是根据不同知州或知府的级别决定的。例如在大的州府可以设置两名,小的州府可以设一名或者直接不设。但是如果是武官掌管的州府,那么不管大小,统统都要设置通判。至于那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小型州府,就可以直接以知州或知府兼任。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级别高的州府,监视得就越严,级别越低的州府监视也就越宽松,但是对于武官的知州却都是一样的。我们在称赞赵匡胤的能力时,也不得不说他的继位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官的发展。当然,也或许是因为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会重蹈覆辙。

  那么,通判和知州、知府到底是谁说了算呢?实际上,在行使职权范围时还出现过很多矛盾,例如欧阳修在《归田录》就这样说到:

  “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这样的争吵实际上就是权力归属的问题,到底是谁说了算,恐怕只有找赵匡胤来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了。但其实,赵匡胤早就想到了!

  欧阳修在《归田录》接着说到:

  “太祖闻而患之,下语书戒励, 使与长吏同押。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自此遂稍稍戢。”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说:赵匡胤对于这件事也非常的头痛,于是就下旨让他们都好好工作,但凡是州府的文件,知州或知府都必须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任何一方单独签署都不能生效,于是这件事才慢慢的平息下来。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官职的话,实际上它是有问题的。为何呢?

  通判既然是皇帝派遣去监督知州或知府的官员,那么其本身应该很可靠,但是如果这个通判并不能胜任皇帝所交付的任务,或者和地方官员勾结,那么这种名义上的监督就不存在了。赵匡胤的应对方法是在科举中选拔;朝廷规矩:科举考试每科的一甲前三名无须待缺, 除了授予京官的之外,都可直接授予州府通判。例如在太宗淳化三年(992) 状元孙何,当年被任命为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通判;真宗威平五年(1002) 状元王曾,被任命为济州(今山东济南)通判。

  到了必要时候,通判还得由皇帝亲自选定,并在授位那天会给他们一笔可观的“劳务费”。例如宋太宗在给自己被贬的弟弟赵廷美选派通判时就这样做了,这在《宋史·太宗纪》中有明确记载:

  “以祟仪副使阎彦进知房州,监察御史袁廓通判军州事,各赐白金三百两。”

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综上所述,宋朝的皇帝是十分重视通判这个官职的,实际上它能够在某些时候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至少,它能够为皇帝提供较为准确的地方情报,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但是如果这个通判本身就是一个宵小之辈,或者是一个“图谋不轨”之人,那么其危害也是很大的。

  但是宋朝就是因为这样的权力制衡才能维系这么多年。这也许就是它有功的一面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什么是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郡县社会转变的时期。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地方官的,地方全部都是分封的家天下,而商鞅变法之后,我们才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地方官,但是地方行政在那个时代相对简单,并不像现在这样复杂。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官只有一级,就是县。县相当于周王朝分封的初级诸侯国,人都说百里之国,就是这么来的。县分大小,万户以上为大县,设令,以下为小县,设长。大县官秩千石,小县官秩四百,差别很大。边境的县下设郡,你没看错,是县下设郡,郡最初是军事单位,不是地方官,郡的长官叫守,本身就是防御边境的意思。因为后来为了养活郡中的军队,郡的四周从事耕种商贩的人逐渐增多,大郡的人口早就超过一县,所以逐渐超过县,成为县的上级地方官。官秩两千石。在县下,还有负责管理百姓的三老,游徼和啬夫,这一级的官员被称为有秩,秩是秦代的品级,官员的俸禄根据官秩来确定,有秩的意思是上面这几个官都在国家官员编制范围内的最低官员,...
· 通判
参考文献孙文良:《中国官制史》,199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 万户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放到现在是什么样的级别
读过主席诗词的朋友一定对“万户侯”这个词不陌生,这就是被主席视为“粪土”的一类人。但是这是因为主席的志向不在钱财和土地,而是带着大家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所以不屑于和这类人为伍。可是如果是在古代,要说一个人是“万户侯”那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官,这个位置是古代人都很向往的。究竟这是个什么官呢?放到现在又是什么级别呢?别着急,接下来小编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其实“万户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这个侯爷可以掌管一万户人家。古代的一万户相当于一个一个县,所以也可以说“万户侯”是古代的一个县的封爵。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个人就相当于是现在的一个县长。我们现在的县长是国家的公务员,是替国家治理地方的官员,但是县里收上来的税款他不能动一分钱,大部分要上缴国库,剩下的留在县里发展生产。可是万户侯就不一样了,他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一万户的税收你不用交给国家,而是全归你私人。这个“万户侯”是先秦分封的时候设...
· 通判是怎么出现在宋朝的?都是由皇帝亲自选定
喜欢宋朝文史的朋友一定见过“通判”这个官名,是州府里的主要的官员之一。宋朝州府里一把手既然叫“知州”、“知府”,依理推之,通判应该是知州、知府的副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副职二把手,通判这个官是宋朝的“特产”究竟是个怎样的官,接下来就来聊一聊。从形式上看,通判有协助知州、知府工作的职责。宋朝的知州、知府和通判分厅办公,比如《淳熙严州图经就明确点出:“州衙在子城内正北。”“通判廨舍在遂安军门内街西。”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如果通判果真是知州的副手儿,不可能让他另立门户;既然另立门户,一定有分而治之的意味。的确如此,宋朝设立通判的本意,最初就是想让这个官儿对知州、知府起到监察的作用。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说:“宋代初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与知州、知府无异,名为佐官,实际是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讲得相当准确。咱们来看看《宋史·职官志》七是怎么说的:“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
· 内务府总管是干什么的官职又是几品官呢
清代自关外时就建立了内务府这个其他王朝所没有的特殊机构,说白了,内务府就是皇帝的总管家,负责皇室的饮食起居和一切皇家事宜。因内务府任官者主要为旗人,且总体庞大、内部机构复杂,且行政上具有独立性。所以本文对内务府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之所以说内务府庞大,主要是因为他的名下设有60多个机构,如果再把某些机构下的分支机构计入,则有170多个,这个数字比六部的总数还要多。在鼎盛时期,在内务府当差的人数竟有3000多人,占了很大的比例。首先来讲讲内务府的职官。内务府堂署,指内务府最高机构之衙署,所设职官有:总管内务府大臣,或称内务府总管大臣,无定员。康雍时期一般不超过5人,乾隆以后多在5人以上,嘉庆时6人左右,多时达9人。总管大臣总掌内务府事务,并轮流值宿宫中、圆明园。此外,若皇帝亲祭奉先殿、寿皇殿、拜堂子等,皇后行先蚕、躬桑之礼,则侍奉、承应;后妃出入宫中,总管大臣1人扈从。内阁如用御宝,总管大臣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