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崇祯殉国前还有百万大军,他为什么不南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9
转发:0
评论:0
崇祯殉国前还有百万大军,他为什么不南迁?,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崇祯帝殉国前,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在陪都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备用中央机构。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了。当时明朝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凶险,北方的满清步步逼近山海关,而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又成烽火燎原之势,官兵在各路战场上节节败退。朝廷中有官员建议崇祯皇帝在此时应该前往山东祭孔,然后南巡至南京。当然,祭孔和南巡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的直白点就是北京快顶不住了,皇帝赶紧逃到陪都南京吧!

  当时明朝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崇祯皇帝自己心里大致也有数,所以对于这个南巡的提议,他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是,朝廷上一群东林党大臣却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自然是义正言辞,比如天子应该镇守京师,在此形势之下万万不可逃离。崇祯是个死要面子的皇帝,你说劝他南巡是可以的,你说他逃离京师,那他的面子怎么挂得住。

  提出南迁建议的大臣眼看既然皇帝走不了,那就劝太子去南京吧。可这下崇祯皇帝不乐意了。太子如果去了南京,万一北方形势告急,南方的大臣拥戴太子即位,不管他老子的死活,那崇祯帝到时候可就彻底凉了。这种事情在宋朝的时候就发生过。因此,南迁之事就这样没有下文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初二,李自成率起义军主力誓师东征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此时,崇祯皇帝如果决定南迁的话,依然还是有充足时间。不过,皇帝和大臣之间还是在走和不走的问题上相互扯皮,这一扯就把最后的机会都丢失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要顾全面子,不坚持南迁,也是有他的底气。首先,北京城固若金汤,在明朝历史上曾有多次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但最后都能化险为夷;其次,京城周边有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昌平、密云,共六大军镇,里面驻扎了战斗力强悍的戍边官兵。如果李自成的军队胆敢进犯京师,那么正好可以里应外合,将李自成在北京城外围一举歼灭。

  不过,这次崇祯皇帝彻底失算了。首先是他想不到李自成的进军速度如此迅速,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李自成的部队离北京已近在咫尺了。而且李自成还派兵截断了崇祯帝南逃的路线,这下崇祯是不要面子也走不了了。

  其次,在崇祯眼里战斗力强悍的戍边官兵,此时已不堪一击。大同、宣府、昌平三大军镇官兵举城投降。崇祯急命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密云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进京勤王。结果,辽东总兵吴三桂带兵缓慢行军,山东总兵刘泽清谎称坠马负伤来不了,密云总兵唐通虽然把军队带到了,但还没开打就全军投降了。

  最后,崇祯皇帝认为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又是什么情况呢?李自成的起义军三月十七日抵达西直门开始攻城。十九日凌晨,内阁首辅魏藻德和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城门,迎李自成入城。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呢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崇祯帝殉国前,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在陪都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备用中央机构。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呢?其实这个问题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了。当时明朝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凶险,北方的满清步步逼近山海关,而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又成烽火燎原之势,官兵在各路战场上节节败退。朝廷中有官员建议崇祯皇帝在此时应该前往山东祭孔,然后南巡至南京。当然,祭孔和南巡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的直白点就是北京快顶不住了,皇帝赶紧逃到陪都南京吧!当时明朝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崇祯皇帝自己心里大致也有数,所以对于这个南巡的提议,他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是,朝廷上一群东林党大臣却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自然是...
· 不得已的“君王死社稷”:崇祯为什么不南迁?
回看历史,看到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在赞叹崇祯君王死社稷,死守气节之余,不免扼腕痛惜,感叹崇祯为什么不学宋朝南迁,再续大明王朝几百年寿命。网络配图其实,相比于宋朝,明朝有更佳的南迁条件。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本来就是定都南京,后来燕王篡位,才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留着完整的朝廷建制,六部内阁一应俱全。所以明末大厦将倾之时,如果崇祯南迁南京,有现成的朝廷,养精蓄锐,再图北伐,恢复江山还是很有可能的。那么,崇祯至死未南迁,其中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呢?崇祯十七年,清军接连攻陷山东、河北等地;张献忠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直击四川;李自成更是进潼关、占西安,控制了西北,剑指北京。大明王朝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崇祯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死守北京,可能会失政于寇,亡国受辱;如果弃京南迁,又怕落下个忍辱偷生、丢失国土的千古罪名。崇祯深知南迁求存是良计,但他又一心要做一个名垂青史的明...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有几点原因
崇祯十七年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在前殿敲响了上朝的钟声,却无一人前来上朝。崇祯心里五味杂陈,痛骂奸臣误国,以致大明的江山毁于一旦,随即在在景山树上自缢身亡,身边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陪同。大明的皇帝落得如此下场,不少人都感到非常痛心,为何崇祯不南迁?一、崇祯帝自身性格缺陷、言官激烈反对后世对崇祯帝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那就是崇祯帝生性多疑,主要表现在文武官员的任命上,在位17年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使得许多有志之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长期以往,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谁也不主动承担责任,害怕出问题要自己背锅,皇帝如此,大臣亦如此。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就算是土木堡之变时期,明朝皇帝也没有迁都,所以崇祯帝对于迁都一事心里是打鼓的,不愿意自己提出来。这时,驸马爷巩永固建议崇祯皇帝迁都南京,南方百姓还是非常拥戴的,自己也可以组织几万人护送,但崇祯...
· 崇祯不南迁是真要死社稷还是一种无奈
公元1644年3月15日,农民军包围北京,为明朝的灭亡钉上了最后一棺材钉,18日,崇祯皇帝自杀于煤山,19日,农民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中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李自成的农民军据有淮河以北原,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据四川一带,清朝则据有山海关外的东北地区和蒙古诸部,而明朝的残余势力据有淮河以南的中国半壁江山。在明朝残土上建立起来的政权当中,表面上看来,李自成的农民军声威浩大,实力最强,其实不然,当时北方民不聊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况且北方大都是不战而降,实则各怀鬼胎。实际上,最强的当属南明,南明占据中国最富庶的江南,经济基础良好,兵力不下百万。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完整的南明弘光政权却抵抗了一年,什么原因?除了内部倾轧(左马之争)、党争、醉生梦死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弘光皇帝的昏庸与无权。网络配图弘光之所以无实权,是因为弘光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存在问题,人心不能凝聚。由此,问题产生了——作为正...
· 李自成百万大军为何在清军面前只坚持40天?
明末,李自成拥有着浩浩荡荡的一百多万军队,在打进北京城40多天之后,与清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令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是,李自成的百万军队就像纸糊的一样,没有任何的战斗力,遇到清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而且从此一蹶不振!这不得不发人深思,40天的事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百万军队的战斗力锐减!网络配图这就需要谈论一下李自成的身世了,李自成出身贫贱,所以说他的思想觉悟并不是很高,他起义的初衷也不过是想混口饭吃罢了,这种侥幸成功获得的一切,早已经让他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贪图享乐之后,便把军队乃至国家抛到了脑后。而且军队原本就是各地农民集结建立的,同样他们的思想觉悟也不是很高。在他们的意识里战争就是为了抢钱抢女人,不过也正是这种最原始的欲望,使得他们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占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但是天下大定之后,这种思想便成为了军队中的一颗毒瘤。如果当时他能规范自己和手下的行为,也许历史真的要改写了,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