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郁郁而终
明朝的建立堪称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具偶然性的大事件,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最终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伟大帝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关关难过,步步维艰,可他硬是凭借着自己的策略,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奇迹,所以他才能够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成功的站了起来,而明朝也在这浩荡的历史岁月中成功的站了起来。细数他的一生,最危急的时刻当属鄱阳湖的那场大战了,而他本人也曾经承认过,陈友谅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对手。
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已经成长为了一方巨擘,但对于拥有着几十万兵力的陈友谅来说,仍旧是不堪一击。当然这只是双方硬碰硬的情况下,在几年的过程中,朱元璋凭借着战略,极大的弥补了自己与敌人的差距,在数次交锋中各有胜负。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友谅自然非常的愤怒,所以才集合了六十多万的大军前往攻占朱元璋方面的战略要地洪都,而这也是决定了后来那场大决战的关键要素。此时驻守在洪都的,是朱文正,一个绒毛未退的年轻人。
此前的他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纨绔的形象,对于朱元璋派遣他来驻守,很多人都提出了,而朱元璋则选择力排众议。在得知了陈友谅大军的来袭之后,他并没有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立刻派兵求援,而是进行了非常完备的排兵,分出多路兵马前往镇守各个城门,并且还预留了一支应急的预备队,准备随时对各方面进行支援。而朝中的很多人也都感到非常的担心,毕竟洪都一失,己方就将会陷入彻底的不利中。面对实力强悍的敌人,他选择了这样方式来为自己正名。
其实刚来到这里的朱文正所表现出的仍旧是一副十分纨绔的形象,整日忙于享乐,让很多本土的官员都十分生气,但又迫于他的身份,只能够在背后对他进行辱骂与指责。可是今天的他所表现出的气势与誓死坚守的勇气,却让士兵真正的被他所感动,尤其是在看到他精密的安排之后,更是对他十分佩服,当地的一些将领与守军才开始真正的与他进行合作,而这种合作,很大可能是以性命为约定的。
在地方大军到达之后,就开始对洪都城发起了猛攻,本以为能够轻松的攻占,却发现对方比自己想的要坚韧的多。战斗一直持续了很久,洪都内部的守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伤亡。其实在几天的战斗中,出现过一个对陈友谅十分有利的机会,就是在他对洪都进攻的过程中,墙壁在刀剑的冲击下,被破开了一个口子。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他立刻下令全军对这一点进行猛冲。眼看即将抵挡不住,守军也终于使用了潜藏已久的武器——火药。
面对着这样大规模杀伤的武器,陈友谅也失去他取胜的最重要的一个机会,而他的对手一边抵抗进攻,一边派人修筑城墙,也总算是守住了这座城池。眼看洪都难以攻占,后方朱元璋又即将率领大军堵住自己最后的退路,权衡之下,他选择了退兵,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去进行那最后的一场对决。在这场大决战中,朱元璋方面能够取胜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火药的投入,这种新武器使得当时的战斗局面一下子就倾覆,也彻底的击溃了陈友谅的大军。
不过如果当时洪都真的被攻破,那对于朱元璋方面来说,也就失去了他最大的屏障,在之后的交锋中,必然会落入绝对的下风。所以说,正是洪都方面的成功守城,才成就了最终的明朝。而那位谋略过人的军事天才,在随后的数次大战中,也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领军天赋,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为明朝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但也正因为他过于天才,所以性格上难免会非常自负,而这也直接促成了他的身亡。
在击败了这个最大的对手之后,按照惯例,朱元璋应该对表现出众的将士进行封赏,而作为直接奠定了胜利基础的人,朱文正也首当其冲。在朱元璋询问他的时候,他表现的非常大度,不仅表明自己没有权力的欲望,而且还主动要求先对其他人进行封赏。这让朱元璋十分的欣慰,深感自己的这个亲戚是个可用的人才,但其实这只是他在故作自谦,他心中仍旧自负的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封赏。可惜这只是他自己的意愿。朱元璋为了测试一下朱文正的城府,并没有给到他相应的赏赐,没有得到好位置的他,非常不甘心自己屈居于别人之下,于是选择了勾结敌人,不久之后就被人揭发,然后被朱元璋于宫中,郁闷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