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汉末期黄巾起义爆发,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9
转发:0
评论:0
东汉末期黄巾起义爆发,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东汉末期,黄巾起义爆发,随之军阀混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东汉的政治制度开

  东汉末期,黄巾起义爆发,随之军阀混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东汉的政治制度开始发生变化,新的政治形势尤其是军事活动频繁的现实影响,使得东汉的职官制度发生很大变化,三公九卿制开始向三省六部制转变,地方的州郡制也相应发生变化。

  公孙恭加车骑将军一事,据《后汉书·百官志一》:“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可见汉时车骑将军地位是很高的,魏初情况应与东汉接近。因此公孙恭为辽东太守便加一重号将军,显然有其特殊原因,据《三国志》卷八《公孙度传》:“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袁尚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语在武纪。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康死,子晃、渊等皆小,众立恭为辽东太守。文帝践阼,遣使即拜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追赠康大司马。”

  公孙恭加车骑将军,除了因为其兄公孙康在曹操北伐乌桓时,曾斩袁尚立功外,更重要的是魏文帝曹丕要笼络辽东势力,因为此时辽东虽臣属于魏,但并不属于曹魏的嫡系,而且又处于东北边疆,曹魏统治一时鞭长不及马腹,难以进行实际的统治,这样对在当地极有势力的公孙家族就非笼络不可,如此看来,对公孙恭加“车骑将军”,就完全是出于政治的需要。

  与公孙恭相比,刘璋加军号实际也是缘于政治原因。据《三国志》卷三一《刘璋传》,建安年间“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其时刘璋已承袭其父刘焉益州牧的职位,专制一方,在曹操征讨荆州时主动向曹操“致敬”,其主要意图是向曹操示好,意在打消曹操进略益州的企图,从当时的情况看,曹操意在进攻荆州的刘表,暂时并无进攻益州的要求,于是就趁刘璋“致敬”之机,给刘璋、刘瑁兄弟加将军号。以示对他的褒奖和对他益州牧地位的认可。后来曹操攻下荆州,情况发生了变化,刘璋与曹操也就不再继续交往。

  另外,相同的例子还有臧霸,据《三国志》卷一八《魏书·臧霸传》,臧霸为琅邪相时,也多次参与军事行动,后又“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总之,正是由于州郡多参与军事活动,故而多数地方长官如刺史、太守等均获得了军号,在加军号还未泛滥的初始阶段,这种加官还是有实际意义的,其目的即在于褒奖军功、鼓舞士气,以争取军事胜利。而就以上表格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加将军号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军功而加将军号,如陈登、贾逵、臧霸、文聘、郭淮、徐邈、王基等;另一种是除为地方长官时便加军号的,如吕虔、杜恕、陈泰、孙礼、田豫、胡质、诸葛诞、王昶等。这两类情况的共同之处,是本官皆为地方长官加军号,这是东汉后期与三国时期军事斗争频繁在职官制度上的反映。

  曹魏加位特进略析 :关于加位特进的情况,《晋书》卷二四《职官志》:“特进,汉官也。二汉及魏晋以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太仆羊琇逊位,拜特进,加散骑常侍,无余官,故给吏卒车服。其余加特进者,唯食其禄赐,位其班位而已,不别给特进吏卒车服,后定令。”可见特进是加官,而无本职,这一点和散官相似,然而加特进者地位一般较高或特殊,如表中曹腾、郭表、毛嘉、张郃四人加位特进就说明了这种情况。其中张郃为曹魏大将,一直深受重用,在后期一直是与曹真、司马懿合作抵抗蜀吴的重要将领,其加位特进,除了因为他在祁口之战大败蜀军外,更重要的是为激励他在未来之战中的勇气。

  据史《三国志》卷一七《张郃传》:“明帝即位,遣南屯荆州,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可见,加位特进正是对他的特别待遇和奖励,以期他能不遗余力的进行战斗。至于曹腾,据《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司马彪《续汉书》:东汉末年,“桓帝即位,以腾先帝旧臣,忠孝彰着,封费亭侯,加位特进”。而郭表、毛嘉是外戚,因太后缘故而“位特进”的。由此四人的情况可见,在东汉与曹魏时期特进不是一般官员可以得到的加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巾起义是什么时间爆发的?
也许,历史不是你认为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事件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这篇文章“黄巾起义是什么时间爆发的?”或许能够给您答案。?为什么会是这样?可能是汉灵帝刘宏太贪玩,没时间看。也可能是宦官有意压着,没让刘宏看。分析起来,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太平道起事后朝廷进行过追查,宦官封谞和徐奉都是太平道的信徒,封谞不是一般的宦官,他是“十常侍”之一,有他们做卧底,杨赐的秘密报告很可能被压了起来。如果当初汉灵帝及时看到了这份报告,又会怎样呢?从各种迹象看也怎么样不了,太平道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汉灵帝不可能不会通过其他渠道得知这些消息,但汉灵帝本人不会把太平道当回事,甚至会觉得有个民间组织把流民组织起来,教人向善做好事,还挺好。这不是妄加揣测,汉灵帝的这种心理可以从他思想变化的蛛丝马迹里找到答案。汉灵帝对经学一向不感冒,这时他已经开始崇信黄老之学,对老子的思想充满崇拜,...
· 浅谈均田制,从北魏到唐朝发生了哪些变化
说到均田制,这是一种在古代北魏时期开始的制度,这是承袭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长期的战乱,大批的土地被抛弃而荒废,因此政府手头上有足够多的荒地,可供再分配,而产生的制度。同时,这个制度也是为了与世族妥协,才产生出来的。于是,北魏政府在部分公有化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再分配。因此,此时的均田制本身的妥协性是很高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土地的授予上,奴婢、牛只都可计口授田,这也就在事实上,保障了世族们对土地的把控与占有,而北魏政府也能经由再分配,对土地、田赋与户口进行实际控制,进而加强政府的中央集权。随是着时间的流逝,北魏至隋唐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也和以往大不一样,从而有着较大的变动,中央政府手头可供分配的土地日渐减少,于是从北周以后,土地的收受便有所转变,原本可计口授田的奴婢、牛只被彻底排除在外。到了唐代,女性也部分地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属于永业的桑田)。这也看得出来,人口增长已然大大超过了土...
· 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发生?东汉黄巾起义结果谁得利
黄巾起义谁得利书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野心,尤其是权欲之心,为了一个“权”字,就攻城略地,不顾百姓的生活。争权夺利者们口中讲得非常好,是为民造福,实际上是把百姓带入战争的深渊。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缓慢,就因为建设好的美好成果,又经过战争的洗礼给毁掉,然后再去建设,反反复复,却执迷不悟。也许天神看人就是傻子,就是你坐下来冷静看人,也会看出人是傻子。人天天忙乎什么呢?就好比盖房子再拆房子再盖房子,种地后把秧苗拔出来再种再拔出来,看看是不是可笑?战争就是这么可笑,不过那些利欲熏心之人却乐此不彼。当一些人夺了天下,就开始往脸上贴金,往失败者脸上抹黑,其不知这些得了天下的人是用无数颗生命换来的,天空中布满了屈死的冤魂,而君王们却在王宫里,由史者们著书立传,书写君王的英雄事迹。而百姓们呢?换汤不换药,依然种地靠老天吃饭,白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换来的是权贵们的幸福。这才是真真...
· 黄巾起义的全过程黄巾之乱如何爆发的?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
· 东汉末期人物蒯越
蒯越(?-214年),字异度,襄阳中庐(今湖北襄阳西南)人。东汉末期人物,演义中为蒯良之弟。蒯越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曾经在刘表初上任时帮助刘表铲除荆州一带的宗贼(以宗族、乡里关系组成的武装集团)。刘表病逝后与刘琮一同投降曹操,后来官至光禄勋。蒯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年轻时颇具名望。大将军何进也因为听闻他长于计略,于是聘请他作东曹掾。蒯越曾劝何进要先发制人,尽快把宦官杀掉,但何进犹豫不决。蒯越因而预料何进必会败亡,于是便向何进申请出任为汝阳令。果不其然,何进最后为宦官所害,蒯越却转危为安。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北军中侯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请蒯越及其兄长蒯良与同蔡瑁共谋大事。刘表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蒯良首先提出只要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