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学士简介 明朝和清朝的地位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6
转发:0
评论:0
大学士简介明朝和清朝的地位如何,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起源

  大学士一职乃唐中宗时首创,原职为协助皇帝批阅奏章,起草诏书等。《春明退朝录》卷上载:“唐制,宰相四人,首相为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洪(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以此为次序。本朝置二相,昭文、修史,首相领焉;集贤,次相领焉。 三馆职,惟修史有职事,而颇以昭文为重,自次相迁首相乃得之。”宋代就常以大学士作为贴职。

  唐景龙二年(708年)置修文馆(后改弘文馆、昭文馆)大学士,至德二年(757年)置集贤院大学士,元和年间后,皆由宰相兼领。天宝二年(743年)又曾置崇贤馆大学士,亦由宰相兼领,贞元四年(788年)废。

  五代后梁曾置金銮殿大学士。

  宋初,沿唐制,宰相分兼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其后又置观文殿、崇政殿大学士,用以优礼前任宰执。

  明朝

  罢丞相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诛,明太祖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但由于工作份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明成祖即位,复原制。

  设内阁

  明成祖始开内阁于文渊阁,选翰林官解缙、胡广、杨荣等入职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政务自此始,有人渐升为大学士,但品阶只有正五品。仁宗增置谨身殿(后改建极殿)大学士,后大学士常以三孤兼任尚书,地位尊崇,为皇帝起草诏令,指导批答奏章,号称辅臣。仁宣时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入阁,多所扶正,海内清平。

  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权最大,有票拟之权。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后,内阁权力急速发展,但内阁首辅的职权仍无法与以往的丞相相比。

  清朝

  清朝沿用明代内阁制,但内阁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南书房、军机处的兴起

  康熙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大部剥夺,决策多由南书房作出。康熙于大臣中简任若干入值南书房,参与机务。但南书房不是正式机构,也不能行文或指挥其他衙门。

  雍正时设“军机处”,有军机大臣三人至六人、军机章京若干人,成为权力中枢,皇帝的诏令多由军机处发出。但有清一代,正式诏书等均由内阁拟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所以内阁仍是清代名义上正式的宰相机构。

  三殿三阁大学士

  大学士的名称前要改加殿、阁衔,数目为六人。最初明朝大学士共“四殿”、“两阁”。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清朝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

  从品级上讲,大学士都一样,均为正一品,实际地位会有些许差别。在裁撤中和殿大学士之后,诸殿阁大学士中,以保和殿为最尊贵,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后,得到保和殿大学士的有傅恒,自傅恒乾隆三十五年死后至清亡,就再没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学士。

  在六个名号的大学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当然并不一定要从体仁阁开始作为起步。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刚开始还有中和殿,其地位还在保和殿之上。有清一代授予中和殿大学士的也只有觉罗巴哈纳、金之俊、图海、巴泰四人。自康熙二十年图海死后,至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未有人增补为中和殿大学士。撤中和殿后,增加体仁阁,形成三殿三阁对称的局面。

  大学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个全授满,而且从实际情况上看,四个大学士的情况最常见。

  主要官吏及其执掌

  大学士:满、汉各二人,正一品,掌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实录、史、志,充监修总裁官,经筵领讲官,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春秋释奠,摄行祭事。

  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尚书内特简。从一品,辅佐大学士;

  学士:满洲六人,汉四人,从二品,掌敷奏;

  侍读学士:满洲四人,蒙、汉各二人,从四品,掌典校;

  侍读:满十人,蒙古、汉军、汉各二,正六品,掌勘对;

  典籍:满、汉、汉军各二人,正七品,掌出纳文移。内阁,为典掌丝纶之地,自大学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置之,以钤往来文牒。

  中书:满洲七十人,蒙古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三十人,正七品,掌撰拟、繙译。

  贴写中书:满洲四十人,蒙古六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名将,大学士和珅之弟和琳简介资料
清朝名将,大学士和珅之弟和琳简介资料和琳(1754年-1796年),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希斋,号华坪。大学士和珅之弟,清朝名将。乾隆时由生员补吏部笔帖式,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四川总督等职。骁勇善战,行事节俭,与军机大臣福康安有深交。亦工书法,轻不与人,存世极罕。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赴贵州从福康安镇压石柳邓领导的苗民起义,次年福康安死,他代为主帅,在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追封一等公爵,年仅42岁。乾隆晋赠其为世袭一等公爵,谥“忠壮”,赐祭葬,配享太庙。和珅倒台后,和琳的配享资格被剥夺。有一子丰绅宜绵以及女儿二人,长女嫁给质亲王永瑢之子绵庆为嫡福晋。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和琳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他的父亲战死在福建。他们二人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很艰难,与哥哥和珅相依为命,和珅是兄长,比和琳大一些,从小就照顾他的这个唯一的弟弟。和珅与他的弟弟和琳的感情深厚。和珅能够很好地照顾他的弟弟,和琳...
· 清朝的6位大学士,结局分别如何?
清朝的6位大学士,他被送宗人府,他虽是汉人却死后配享太庙。清朝的时候,专门设立有大学士这个职位,这些人他们是用来辅佐皇帝的,就相当于是皇帝的老师,能够当上这样的老师,想必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一定是非常的过人的。实际上不仅仅是在清朝,这个职位的出现也是早就有了,清朝入关以后沿用了不少明朝的制度,这个大学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是设立了五个大学士的位置。清朝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几个特别出名的大学士的,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朝廷和国家,可以说是忠臣良将的代言人了。顺治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大学士叫图海,他是一个正宗的满族人。到了康熙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地位更是上升了好大一截,在他的一生中,为朝廷立下了许许多多的功劳,最后也是因病去世的,也算是有一个不错的结果。第二个就是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父亲有一定的才华,他的儿子也才会出众吧,果然是继承了良好的基因。这位大学士在清朝早期的时候,是特别的受重视的。后来因为...
· 揭秘:清朝的广州将军在当时地位如何?
广州将军设立于康熙十九年。这一年清朝三藩之乱走到尾声,除了云南吴三桂残部还在负隅顽抗外,其余地区的抵抗都已经平息下去。广东卷进三藩之乱时,对朝廷威胁不大,所以康熙一直等到云南没有机会反扑,才顺手收复广东。三藩之乱前,朝廷虽然委派大小官吏管辖广东,但掌控力度一直非常有限,很多事情得由藩王决定,朝廷说话分量不够。朝廷既然收回,便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让它掌握在别人手中。因为跟一般省份不同,广东在明清时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当地较为富饶。所以,除了照例委派地方官外,驻扎军队则是必然。清朝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不断从东北抽调大量兵丁,以及招降明朝降军。东北兵丁一般则是组建八旗军,明朝降军改编成绿营军。八旗军跟绿营军分调全国驻扎,各自由不同长官管辖。绿营军归提督管辖,受总督、巡抚节制。八旗军归都统、驻防将军管辖。广州将军则是清朝派驻管辖驻扎在广州八旗军的最高长官。既然八旗军跟绿营军属于不同体系下的军队,...
· 论清朝的历史地位
清朝虽然是由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王朝,但还是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的:)[4j,n3r"l0j[#]h(p一:确立了现代中国辽阔的版图,这是对我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在明朝后期,我国的实际控制的国土已经下降到50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清朝先占领了东北和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入关后逐步统一全国,相继为我国增加了蒙古、、新疆、台湾,都比以前的历朝历代实行了更有效的统治,比起明朝,开疆拓土近400万平方公里,这是对我国最大的贡献,使得今天的我们可以向北直到黑龙江漠河,向南到海南岛,向西可以直到新疆和。中国历史|历史论坛|军事|历史故事|国学|chinesehistory二:基本完成了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现在的中华民族是在清朝组成的,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苗族、族、藏族等56个民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文化也多元,丰富多彩。三:清朝的皇帝素质都比较高,从开国的清太祖,到清太...
· 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李永芳李永芳在清朝的地位如何?
乾隆时期,李侍尧被任命为满洲副都统,吏部立刻上书皇帝,称此举违反了祖制,纷纷反对。但是乾隆帝只说了一句话:“李永芳的玄孙,怎能与其他汉军相提并论?”乾隆口中的李永芳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他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将领。在明朝为将的那段时期,李永芳担任的是抚顺千户所游击。当时女真第一美女叶赫老女违背与努尔哈赤的婚约,于是努尔哈赤以此为由先后出兵攻打乌喇部和叶赫部。这些年来,努尔哈赤的势力发展迅速,已经连续攻占了好几个大部,乌喇部一下子就被努尔哈赤干掉了,叶赫部打不过努尔哈赤,就向明朝求援。明朝接受了叶赫部的请求,派遣使者警告努尔哈赤,不准攻打叶赫部。努尔哈赤向明朝修书一封陈述了整件事的缘由,并亲自前往抚顺千户所,通过李永芳,将信传到了明朝皇帝面前。皇帝看过努尔哈赤的书信以后,没有替努尔哈赤做主,而是偏袒叶赫部,于是努尔哈赤忍无可忍,出兵攻打明朝。另一方面,努尔哈赤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攻打明朝早就势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