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春秋时期的由来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4
转发:0
评论:0
春秋时期的由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三千多年前中国有段历史叫春秋时期,那么为什么叫做“春秋”呢?今天

  大家都知道,三千多年前中国有段历史叫春秋时期,那么为什么叫做“春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聊一聊“春秋那些事”。原来啊,《春秋》是当时各国史书的统称,或者说是通称。那个时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史官,专门来记录本国的历史。那么这史书又为何定名《春秋》呢?而不叫“冬夏”呢?实际上是因为当时一个国家的大事,主要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所以记述这些大事的历史就定名为《春秋》,这一段历史后人也就将其称作“春秋时期”。

  学过历史都知道,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在那个时候,各国之间的军事斗争很激烈。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一些诸侯国取得了胜利,逐渐强大起来。而同时又有一批诸侯国因为战争的失败,而慢慢地走向衰亡。久而久之,就由西周初年的八百诸侯国,削减到春秋时期一百多个诸侯国。与此同时,一些小的诸侯国,还一度成为了大诸侯国的附属国,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也是过着朝秦暮楚的生活。这个时候,大的诸侯国为了更加强大,为了有更大的国土面积,于是就展开了激烈的争霸运动,这就形成了最终的大国争霸的局面。在这个时期,周王室形同虚设,已然了,手里没有实际的权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早已不复存在,更别说每年各诸侯国都来进贡朝拜了。

  在春秋时期,像这样的大国先后出现了五个,所以后来的史书就称其为“春秋五霸”。那这五霸究竟是指哪五个诸侯国呢?大家听我这么一问,心中想必也已经才出二三分了,这“春秋五霸”肯定是个历史的疑点,是有待商榷不确定。没错,诸位看官猜对着,这“春秋五霸”,还真是有两种说法。这第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另一种历史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人没变,想必实力确实不错,后两个变了,变成了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这两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们之间的故事。说的简单一些,也就是“子报父仇”“卧薪尝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报父仇是说越王勾践为报杀父亡国之仇,甘愿去往吴国为吴王夫差做奴隶;“卧薪尝胆”说的是越王勾践为了不磨灭自己的意志,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尝一尝蛇胆,知道苦是什么滋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范蠡是聪明的,带着西施泛舟五湖经商去了,成了“陶朱公”。文种是糊涂的。文种不懂得急流勇退功高盖主,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话说这齐国自打进入春秋时期以后,无论是政治力量还是经济实力都快速地发展起来了。先后灭掉了好几个小的诸侯国。国家能如此昌盛,肯定有一批有能耐的文臣武将。话说这齐桓公继位以后,任用管仲为宰相。管仲非常的有才华,他积极地改革内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大增!在外交方面,主要是采取“尊王攘夷”的政策,与此同时,还和周边的几个大诸侯国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而后继齐国称霸的是晋国,在这二者中间,还有一个宋襄公,也称霸了一段时间,不过昙花一现而已。宋襄公愚蠢的遵行仁义道德,致使在“泓之战”中,全军被歼灭,自己也身负重伤不久就命归西天,宋国的霸业就此烟消雾散,谁也不记得了,成为千古笑谈。

  要说这真正继承齐桓公霸业的,那还要属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曾经因为历史原因,家族,在外流亡了十八年。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流亡的那些年中,跟在他身边的臣子对他都是尽忠职守,这个时候也是彰显了他个人的极大魅力。“退避三舍”这个成语也是来源于晋文公重耳。凡事都是否极泰来,后来就是楚庄王,在晋楚争霸的时候,长江下游又有两个国家崛起了,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吴王阖闾任用了孙武伍子胥等人,国力很快强大起来。越国也是不相上下,这就是“春秋五霸”的来源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有趣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朝鲜为什么会叫朝鲜?名字的由来竟是拜朱元璋所赐?
元朝统一天下后,多次攻打高丽王国,最终高丽王国被迫屈服于元朝。为有效控制高丽王国,元朝将其归并为元朝的辽东行省,仍保留高丽王国的国号,并且采用了古老的和亲之策,最终将高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因为多次联姻,高丽王室已经有了蒙古人一半的血统,故而成为元朝的死忠分子,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被打成北元之后,高丽王国始终归附蒙古人。朱元璋深知稳定东北边境的重要性,于是很快就派使者出使高丽,希望其脱离北元,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高丽王王颛知道北元已经自顾不暇了,便趁机摆脱了北元的控制,准备接受明朝的册封,但其内部很多大臣均反对接受明朝的控制,于是双方争斗了十多年还是没有结论,直到王颛的养子辛隅继位。这位高丽新王是倾向北元的,但他也害怕新生的明朝,于是还是派人去向朱元璋请封他父亲的谥号。朱元璋也乐意的接受了,并派使者前去册封并吊唁,可在从高丽回来的途中,突然被人劫杀了。虽然是在高丽境内,但不一定是高丽人干的...
· 唐朝为什么会叫做巨唐呢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什么样的
汉朝在历史上被叫做“强汉”,但唐朝在历史上却被叫做“巨唐”,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并不熟悉。韩愈曾经有文章云:“此由天授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为什么叫“巨唐”,你们听听李世民是怎么自吹自擂的就知道了。他说:“然则行军用兵,皆亿兆所见,岂虚言哉!及端拱岩廊,定策帷扆,身处九重之内,谋决万里之外。北殄匈奴种落,有若摧枯;西灭吐谷浑、高昌,易於拾芥。包绝漠而为苑,跨流沙而为池。黄帝不服之人,唐尧不臣之域,并皆委质奉贡,归风顺轨,崇威启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闻也。”意思是:老子用兵打仗的本事,全天下眼睛不瞎的都看得见,什么、匈奴,什么土谷浑、高昌,什么高句丽,都是狗屁,老子想打谁打谁,大漠是我的后花园,流沙是我家的小池塘,当年不服黄帝的人,当年不听唐尧的人,在我李世民的时代,都得乖乖向我服输投降,称臣纳贡,我李世民以德服人,天下人都是晓得的!李世民还说过:“今中国强,戎...
· 春秋时期打仗的次数超过了战国为什么不叫这个名字呢
战国89年不打仗为什么还叫战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这一时间段,思想上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政治上周天子王权旁落,诸侯国各自为政;军事上大国争霸,战乱不止;经济上因新的生产工具铁器普及,允许土地私有。春秋战国在大势上没有区别,但在细节处他们又有各自的时代特色。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时间节点,之前是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有人说,战国之所以叫战国,就是因为仗打的比春秋多,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从战争的次数和频率上来说,春秋的战争次数远超战国。春秋300年,至少发生四百多次战争,全年无战事的和平年代只有三十八年;战国200多年,发生了200多次战争,全年无战事的和平年代却有八十九年。春秋时期以政治变革为主,但这一时期的战争次数却远超以战争闻名的战国时期,这是为什么呢?现代的战争,有的国家AK乱扫,佛系命中,...
· 月饼名字由来:这个名字竟是唐朝杨贵妃取的?
月饼(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名字)是中秋时节谁都得享用的甜软圆饼。仔细琢磨,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字眼,其妙就在于这个月字上。月光莹莹似水,三几朋友围坐月下,披着一身柔软流动的月光,抿几口浊酒或者煮一壶清茶,推杯赏月,再细品酥软溢香的月饼。网络配图意境之美就这样全然浮现,情意就由心底跟着上来。可是谁想起了这么智慧的一个名字——月饼。说起来,这还得益于大唐最为惹眼的后宫嫔妃——杨贵妃的才情。相传月饼起源于唐初,是用来庆祝胜利的贡品。说是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北征匈奴获胜,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凯旋而归。一个吐蕃商人给唐高祖敬献了一盒子圆饼。明月之下,高祖李渊喜不自禁,邀来将军李靖,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把圆饼分给群臣一起吃。群臣大喜,这个圆饼甜、酥、软,好吃得了得。高祖遂差人征得此饼做工。以后,每到中秋之际,高祖就邀请臣子们一起吃这种圆饼——胡饼。太宗、武周、中宗、睿宗时代纷纷而过,时间很快到了玄宗时...
· 无崖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无崖子的姓名由来
无崖子的道号来源自《庄子·天下》:“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另一说,其道号来源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这道号正体现了对人类所有知识的无尽渴求与研究欲望。在他面前,慕容博的“博”,渺如沧海一粟。以上两种说法似乎有点牵强,认为出自《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比较贴切。出自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对话,“其”指的就是道。关于无崖子的道号来源,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面并未过多交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