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家屏:一身正气与忠心,一生都在深谋远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1
转发:0
评论:0
王家屏:一身正气与忠心,一生都在深谋远虑,王家屏考中进士,开始踏上政治舞台。本来应为状元,因为一些人为因素,改为二甲第

  王家屏考中进士,开始踏上政治舞台。本来应为状元,因为一些人为因素,改为二甲第二。榜出,知为王文端,举朝属目,。因为张居正和穆宗皇帝的猜疑,王家屏错失状元头衔,但是也掩盖不了家屏的才华。随后王家屏被选为庶吉士,供奉翰林院,明代内阁官员都是从翰林院选拔出来的,一旦进入翰林院,那么日后供职于国家中枢机构就指日可待了。明于慎行也曾写道“廷试读卷拟一甲第二,穆庙稍错综之,得二甲第二,而选庶吉士高第,庚午授翰林编修与修世史,暨万历改元与修穆史,及成,受爵赏。”王家屏拟为一甲第二,穆宗疑心大臣舞弊遂变动次序,改为二甲第二,选作庶吉士, 从考中进士到辞职归家,王家屏政治生涯大约有二十几年。

  他为官刚直不阿,恪尽职守,是一位难得的好官,以至于他辞官之后,天下士人都为他感到可惜。居家期间,又被举荐返回内阁,虽然未被采纳,足以看出家屏在当朝士人心中的威望。家屏一身正气,一腔忠心,凛然立于当朝,他的气节可与日月争辉。辅政期间,深谋远虑,能协调朝廷内外关系,做到井井有条。辞官归家之后,还时时关注朝政得失,为朝政出谋划策。

  王家屏回乡为继母守制三年,于万历十七年重返内阁,由于心系家乡的教育,曾给家乡捐资建学校。万历二十年,因不满于明神宗朱翊钧不作为的态度,五次上书请辞,愤然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回到家乡之后,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家乡的文化教育和士风建设。他希望从今往后大家以文会友,聚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一定要去除怯懦鄙陋的思想,日益变得崇高明睿,这样大家互相观察,互相促进,那么家乡的贤能之士就会越来越多。同时,王家屏致力于端正家乡士风。

  家乡正统礼教衰微,士人风气浮华奢侈,经常看到一些男人穿女人的衣服,甚至一些读书人穿的像倡优一样,面对如此情况,王家屏作为唐尧虞舜的故土,盛产豪侠的燕赵地区,应该保持简朴节约、通晓礼数、敬重道义的风气,而不应该随波逐流,自暴自弃。告诫家乡的读书人要摒弃追名逐利的思想,修身养性,无论是穿着锦绣华服还是粗衣布服,都应该谦逊有礼,保持操守。王家屏对于家乡文化教育和士风建设都有很大贡献,乡人都敬称他为“王阁爷”,死后葬在他热爱的家乡桑干河畔。今天的王家屏纪念园,已经成为山阴的一张旅游名片,他的光辉事迹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内阁首辅王家屏简介王家屏人物结局
王家屏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出生于嘉靖年间,隆庆年间中进士,万历年间受到重用,入内阁,在阁臣先后离职之后,升任内阁首辅的位置。王家屏是山阴县河阳堡人,家中算是书香之家,五岁的时候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王家屏天资聪颖,慧于常人。据说他写文章,虽不说提笔见文,但也只需思考一会儿,便能一挥而就。每次读书,无需刻意背诵,过目即不忘。有这样的天赋,又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让王家屏在十三岁的时候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三十三岁隆庆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一职。万历三年,王家屏晋为修撰,充日讲官。万历帝继位的时候,年仅九岁,所以除了每日在朝堂上坐着之外,还需进行学习。王家屏当时就是万历帝的讲师之一,而且是万历帝最重视赞扬的就讲师。万历帝讲师不少,然而却对王家屏不吝赞誉,他曾称王家屏“经术宏深,目无睨视,端人也。”王家屏确实是一位端正君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规劝君王。万历十一年,王家屏进詹事府,...
· 明朝首辅王家屏为何被誉为“天下文官祖”?王家屏的为官之道
王家屏,明代大同府山阴县人,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字忠伯,号对南,谥号文端。王家屏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据传,“凡为文,不属草,含毫沿吟,一挥而就。闭门散帙,不闻诵读声,过目辄不忘”,且谈吐巧捷,四座尽倾。他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明代不设宰相一职,内阁首辅大臣就是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宰相。他一生服务于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所以有“天下文官祖,三辈帝王师”之称。他曾入内阁,因此在晋北地区,几百年来都尊称他为“王阁爷”“王阁老”。忠直辅臣王家屏王家屏5岁受业于父,13岁取秀才,29岁中举人。明隆庆二年(1568)33岁获二甲第二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明万历三年(1575)晋升为修撰,充当日讲官。其时,朝讲经筵多流于形式,然家屏“随事开陈,丰采轩朗”“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他为皇帝讲授经史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分析经义深刻明确,朴实透彻;讲经的风度仪表端庄凝重,谈吐正色...
· 山西省-朔州-山阴县王家屏
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王家屏出生于一个家道衰落、只能且耕且读的农民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13岁为秀才,29岁中举,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他33岁时考中进土,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在史官予修《世宗实录》时,权臣高拱的兄长高捷任职江都御史,贪赃枉法,民愤很大,王家屏不顾一些老朋友的劝阻,不怕得罪权贵,秉笔直书,这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初年,王家屏担任修选,充日讲官,后升为待讲学士。明代中叶以后,皇帝的朝讲经筵多流于形式,神宗皇帝对于这种典礼更待以儿戏。但是,每当王家屏开讲,“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万历帝钦佩他的博学多才和端庄气质,在众人面前称他为“端人”。王家屏的为人正直,行止端庄...
· 明代著名政治家王家屏
王家屏,字忠伯,号对南,山西山阴人,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卒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王家屏执阁六年,时间虽短,但给当时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明史》);他恪尽职守,“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他注意处理同内阁诸臣关系,与同僚们和睦相处。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他老成谋国、施政严谨、品格高古,然而既不遇时,也不遇主,昏暗腐败的君主粉碎了他的“尧舜之臣”美梦。王家屏并有著作传世:一种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王文端公集》十四卷;另一种是《复宿山房文集》四十卷。甚至有人认为,《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王家屏。生平履历王家屏5岁受业于父,13岁取秀才,29岁中举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33岁获二甲第二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
· 首辅王家屏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给张居正说好话?王家屏三斗万历的故事
王家屏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嘉靖十四年的时候,在山西出生,字忠伯,号对南。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其父有文名,王家屏五岁的时候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天资聪颖而勤学不辍,让他十三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三十三岁中进士,入朝为官。万历十二年的时候为礼部右侍郎,不到一月便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内阁,参预机务,评“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万历十九年,在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等阁臣先后离开内阁之后,成为内阁首辅,执掌朝政。后来因为请求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得罪皇帝,最后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回家闲住养老。王家屏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在万历帝刚登基不久之后,成为万历帝讲师。万历帝继位之时尚且年幼,老师自然不止王家屏一个人。但是在那么多讲师中,却对王家屏十分重视,赞扬他:“经术宏深,目无睨视,端人也。”王家屏的确是一个端方君子,不趋炎附势,不畏皇权,坚持心中正义。万历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十分年幼,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