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郑桓公想要侵占郐国,出了什么计策?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5
转发:0
评论:0
郑桓公想要侵占郐国,出了什么计策?,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同时也是第一套胜战计的第四计,书中原文是这样的

  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同时也是第一套胜战计的第四计,书中原文是这样的“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译文是这样的“敌人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利用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就不必自己付出什么力量了,这是从《损》卦中推演出来的计策”。

  这一计策的名字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下》,当时郑桓公想要侵占郐国,但是郐国有不少的能臣勇将不好打。他的谋士就为他出了一个计策,让手下人去讲郐国的英雄豪杰、能臣勇将的名字都记下来。自己挑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在城门边设了一个祭坛,一下子引来了很多人公布自己要攻打郐国的消息,并放出消息说郐国的能臣勇将不喜欢自己的国君,想要邀请自己做他们的国君,他假装宣誓当自己攻下郐国之后就将郐国的良田赠送给他们,并让他们做大官,然后将写有能臣勇将名字的帛书埋在了祭坛下面。后来帛书到了郐国国君的手中,郐国国君一怒之下将这些人全都杀了,最后郐国被郑桓公不飞吹灰之力就灭了。

  在历史中有一个经典的借刀杀人的事件,这就是皇太极计除袁崇焕,当时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结果被袁崇焕挫伤满军锐气而败北,努尔哈赤也因为这件事羞愧愤懑,气急身亡。他的儿子皇太极经过几年的准备再一次进攻明朝。这次他避开了宁远想要直插后方,但是袁崇焕及时赶到满军又一次败北。为了除掉袁崇焕,又因为崇祯皇帝多疑,所以皇太极想到了一个借刀杀人的妙计。他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宦官。让宦官“告密”。宦官“告密”说袁崇焕因为与满军签订协议,所以满军才成功翻阅长城进入内地。最终一代名将袁崇焕因为皇帝的不信任最终被斩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郐国为何会被新兴的郑国挤出历史舞台?
郐(gui)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朝时就已存在,其故址在今河南新郑、密县一带。传说为陆终的第四个儿子的封地。陆终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人物,相传有六子,第四子名叫求言,因为封地在郐,所以也叫会(郐)人。这在《史记·楚世家》有所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郐国立国后,虽然几经改朝换代,数次重封,但郐国一直风雨不摧,国祚延绵,《诗经》中还留存相关春秋郐国民风的诗歌四首,全面记录了东周初期郐国的民风民俗。至西周晚期,在当时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一带,子男爵位国家居多,在这些小国中,郐国的国力算是最为强盛的。据《国语.郑语》记载:“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郐国为什么强大呢?原来郐国凭着天险要塞的地缘优势。故而当时的郐国国家安定,百姓生活较为富庶。《诗经·羔裘》一诗中写道: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意思是穿着羔皮礼服,自我感觉良好,从郐国贵族们衣饰着...
· 郑桓公
迁国周幽王时期,周朝局势不稳定。郑桓公询问周太史伯有关迁国的意见。郑桓公表示欲把封国迁至西方或长江流域,太史伯指西方的人民性格贪婪,在那里立国难以长久;又指楚国将于南方兴起,迁至长江附近会使国家处于不利之地。最后桓公听从太史的建议,把国家迁到洛阳以东、黄河和济水以南的土地,称为新郑。一般说法,郑桓公以财物向虢、郐等国买得了十个邑作为新郑国的领土。被杀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杀周幽王,郑桓公也在事件中罹难。其子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参考资料
· 郑桓公
(?—前771)西周春秋之际郑国国君。名友。周宣王庶弟。公元前806-前771年在位。宣王十二年(前806)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幽王时任司徒。幽王三年(前779)见西周将亡,听从史伯建议,率族人东迁寄居郐(今河南密县东南)、东虢(今河南荥阳北)之间十个邑,成为后来创建郑国的基础。申侯联合犬戎攻灭西周,他与幽王同时被杀。见《国语-郑语》和《史记-郑世家》。
· 庞统给刘备出了三个计策这三个计策都是什么
还不知道:庞统的三个计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这个乱世,出现了非常多的谋臣,像曹操手下的荀彧,还有东吴的周瑜,但是让世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诸葛亮了,我们如果说起来诸葛亮的话,就要提起来跟他并提的庞统,在世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到一个就能得到天下。当初庞统在去到刘备手下的时候,也是帮助刘备出了很多的计策,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发生在刘备跟庞统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吧。公元的221年,张松背地里投奔了刘备来夺得蜀川的事情让刘璋知道了,张松直接被刘璋给杀了,就这样,刘备跟刘璋两个人的战斗一触即发。刘备当时看见事情已经败露的时候,就开始跟庞统商量现在应该怎么办。当时庞统作为一个军师,在想了想之后,一共帮刘备除了三个计策,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三个计策都是什么吧。是让刘备带领着精锐部队日夜突袭,直接攻到成都,刘璋当时反应不过来,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只能开城献降。中...
· 郑桓公的选择:谁也无法改变郑国的命运
郑在卜辞中写作“奠”,“邑”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郑国的取名就取得不太好,郑国的“郑”是“奠”的意思,在今天的人来看,就是死人葬礼的时候才会用到,这是郑桓公成为郑地之主,要改变“郑”的字形的根源,可是即便如此,就算加上了“邑”,联系起来也能解释为“祭奠之城”,听起来就非常的不吉利。那么,郑桓公为什么会选择“郑”这个字作为国家的名字,是个很奇怪的事情。有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并非是郑桓公所能改变的,比如郑桓公的所谓“郑”地,很有可能在最早受封的时候,就被周天子所定义为“奠”,距离镐京城附近,又是王亲贵族,那么郑桓公之封地,本身就可能是承担着周王室的祭奠事宜的官员。根据史书中的说法,郑桓公在周幽王时代,已经是王室中的司徒,这个司徒主要掌管的是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劳役,考虑到上古时期的天子之家,往往征用奴隶以守卫家族墓园,那么这个郑桓公的职责中,是可能有着这个任务分工的。郑国这个诸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