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韩信与张良都厉害,为什么韩信却被灭三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1
转发:0
评论:0
韩信与张良都厉害,为什么韩信却被灭三族?,我国古代带兵打仗的能人辈出,但最为耀眼的恐怕还要数汉朝的韩信。从“胯下之辱”

  我国古代带兵打仗的能人辈出,但最为耀眼的恐怕还要数汉朝的韩信。从“胯下之辱”到“裂疆封王”,将一代霸王拉下马背逼的其乌江自刎,在哪个刚刚统一九年的秦末乱世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数次解刘邦之危。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就没有汉朝,刘邦最后称其为“国士无双”,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他的结局却是惨死并被灭三族,功劳同样震主的并与他齐名的张良却能寻仙访道逍遥一生,这是为何?性格使然。

  韩信的性格历来在胯下之辱时便已显露,后世无不佩服并争相以其自勉,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历来争论不休。拥有“兵仙”美誉,使得赞扬他的人普遍认为其能受胯下之辱,具有大将之风,是出将入相的典型人格。而也有人认为之所以落得惨死并被灭三族的结局正是其优柔寡断,对刘邦敢怒不敢为的结果。可见无论成功还是惨死都是性格的必然结果。

  其实韩信并没有深刻领悟忍的真谛,金庸先生曾在小说中提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句话将忍字的上面的刀与下面的心的意境诠释得生动形象。而韩信虽然幼年受其母影响坚持“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的原则,但在其母亲骂他几句后他深感没有尊严,并因此暴跳如雷。可见他的忍是没有原则的,反而带了几分无奈和欲望。以至于连母亲的教训都置若罔闻,与“胯下之辱”的韩信判若两人。

  除了他的忍带有强烈的欲望且没有原则外,韩信的优柔寡断也是另外一个致命的弱点。汉初韩信本来有机会不死的,而且至少有两次,第一次便是张良曾用千古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劝说韩信不要贪功恋权,韩信嗤之以鼻。第二次便是刘邦建国后因忌惮韩信功高和为人便阴谋削夺其爵位,最后竟和屠夫樊哙相同地位,这让韩信羞耻并非常愤怒。身边的谋臣都劝说刘邦要处死他,还不如先发制人。而此时韩信怕造反失败,一怕不可收拾,最终失去最后一次活命的机会。

  韩信为什么不反,其实有自己的打算,他对造反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想做出头鸟。他希望有人出来带头造反,所以他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人造反若成了,他便顺势而为,若失败他也没有多大关系。后来怂恿陈豨造反,想坐收渔翁之利,最后关键时刻韩信再一次掉链子犹豫不决,失去了最佳时机被刘邦先人一步,至此再无机会。

  性格注定了韩信的悲剧,以他的聪明才智,他肯定知道他让刘邦寝食难安。他同样也为此寝食难安,但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他仍然坚信“小不忍则乱大谋”。就在这样艰难的忍耐与等待中慢慢走到了尽头,如果他奋起反击,以他的能力即使不得天时,也不至于沦为鱼肉,家破人亡。

  人们往往为了达到某种欲望而忍气吞声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经常会忽略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欲望是不是也需要忍呢。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果不合理的欲望任其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韩信当时能忍住对权位的欲望听从张良的良言,绝不至于杀身之祸。而优柔寡断不光出现在韩信身上,于我们同样成了人生的绊脚石。优柔寡断的人做事扭扭捏捏,态度瞬息万变,有人说这是没有主见的表现。其实不是没主见,而是想法太多,一会觉得这个好,一会觉得那个好,比如韩信想得太多也就顾虑,顾虑越多就越害怕,因此丧失了反抗的机会。而且想得时间多了做的就少了。如果做事时减少思考,想做就做,经过往往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优柔寡断所以思考的面面俱到,如果在两这些思考实践起来,成就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将军韩信为何被灭三族
韩信由于性格和品质上的一些弱点,加之在政治上的严重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非命,并被诛灭三族。一代名将,死非其所,令人扼腕叹息。公元前209年,为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豪杰纷纷响应,秦王朝在做了一番垂死挣扎后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苦战数年,最终刘邦。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将领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一位奇男子——韩信。萧何力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身贫寒,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苦于生计无着,在不得已时,还曾到熟人家里混饭吃。一次,韩信在城下钓鱼,有许多老妇在冲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这位老大娘表示:“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人家。”老大娘听后很生气,斥责韩信:“我是可怜你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才给你吃的,你一个大男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难道我还指望你报答我吗?...
· 刘邦要杀韩信,张良为什么不帮韩信?
在刘邦的创业队伍中,张良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人。何为特殊?首先,刘邦队伍之中大多数都是穷人出身,唯一他一人是贵族。他祖上两代皆是韩国国相,事五任韩王。后来,秦始皇灭韩以后,他散尽家财,为家国报仇,可惜没有成功,逃亡下邳。其次,在刘邦的队伍当中,他是最不追求功利之人。刘邦封汉王时,赐他的财宝全送给了项伯,然后替刘邦求汉中之地。刘邦称帝之后,更不屑与众人争功,自退江湖修仙学道去了。那么,这样一个性格特异之人,为什么不阻止刘邦杀韩信?我先从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说起,说两点。第一,韩信功高震主。刘邦在的时候,韩信肯定不敢造反,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刘邦死后,就难说了,太子刘盈这么软弱,镇不住这帮老将,韩信死的时候35岁,那年刘邦60岁,刘邦也就活了61岁,为了刘家的江山社稷,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砍掉韩信也是很自然的事了。第二,韩信军事天才,没有政治头脑,在政治上是个小白。他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人利用。又不懂...
· 韩信背水一战韩信厉害吗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韩信背水一战自秦朝灭亡之后,又展开了数年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而作为这次战争的关键人物,那就是汉王账下的韩信,他对整个战局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两军肆意厮杀情景公元前205年,韩信在灭掉魏国之后,汉王又命令他去攻打赵国。而韩信进攻的必经之路,就得要通过一道极其狭隘的山口,赵王的20万大军就驻守在这里,严密防守。赵王手下有个谋士李佐军对陈余建议:“韩信一路下来,都是摧古拉朽,可谓是威风,现在特又不远千里的攻打赵国,气势肯定无法抵挡。不过,他们军队的粮食运过来就得需要大半个月,距离甚远,并且马车很难在这狭窄的路口并进,汉军的补给肯定会受影响。只要你给我3万兵力,我定能断其粮草,你只要固守城池数日,不跟他作战,他韩信必定会被饿死。”但是这个建议得不到陈余的许可,坚持用兵力优势来战胜韩信。得此消息的韩信,大笑一场。派部队离路口30里的地方在安营,叫他们半夜吃一点点心,直到胜仗之后再大吃一...
·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还要诛他三族?
韩信帮刘邦打下江山,为何刘邦要置他于死地,诛灭其三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朝是我国继秦朝后,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刘邦作为开国皇帝功不可没。据史册记载,在刘邦与项羽长达数年的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结束,刘邦带领众汉军成功攻破了楚国的防线,项羽阵亡。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进程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历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的主人公韩信,韩信将项羽一众军队消灭,并将其围剿包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没有韩信的策略,便不会有刘邦的汉朝。韩信虽早前贫困潦倒,但是他的军事谋略十分出色,更是熟读军书,被后人成为“军神”。可是最终他的结局却让人寒心,韩信帮刘邦打下江山,为何刘邦要置他于死地,诛灭其三族?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一个过于出众的臣子自然是不会被皇帝所保护,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便是刘邦与韩信的真实写照。韩信在军事战略方面可谓是远远超越了刘邦,尤其是在楚汉之争结束之后,众大臣更是对韩信心...
· 白起与李牧比谁厉害?白起与韩信比谁更厉害
白起戎马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夺取城池大小七十余座,不仅在秦国人尽皆知,六国将领也谈“起”色变,不敢与之交战。也就是这样,即使在名将迭出的战国,白起也是最耀眼的一位。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四人,被称为战国的四大名将。而白起与李牧都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名将,李牧为赵国效力,雁门之战、肥之战、邯郸之围都是李牧一生的辉煌战绩,而白起的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也是他傲人的作品。若将二位大将放置于一个战场上,到底又是谁输谁赢呢?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一半。白起和李牧各有千秋,白起一生精彩的战役有伊阙之战、长平之战等,他经历七十余战无一败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共歼灭三十几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六十多万,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一百六十五万,秦有了白起帝业指日可待。而他通常都能够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