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成语“前倨后恭”中,是何人倨,何事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2
转发:0
评论:0
成语“前倨后恭”中,是何人倨,何事恭?,前倨后恭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倨是傲慢的意思,恭是恭敬的意思。说的是战国

  前倨后恭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倨是傲慢的意思,恭是恭敬的意思。

  说的是战国时,苏秦的故事。东周人苏秦,到齐国拜入鬼谷子门下学习。游历多年以后,穷困潦倒的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和他自己的妻妾们都私下嘲讽他说:“周国人的习惯都是打理产业,从事工商贸易,追求获利为营生。如今那些传统行业你不做,去做耍嘴皮子的事,穷困潦倒,不是活该嘛。”苏秦大囧,闭门不出,把自己的所有藏书又读了一遍,感慨到:“读书不能换来荣华富贵,读在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正准备放弃,这个时候突然找到一本叫做《周书阴符》的书,仔细研读了一年,揣摩出合纵连横的方法,离开了所有人都瞧不起的他的家庭,去游说各国君王。

  经过几年的努力,苏秦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对付秦国。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东方六国都任命苏秦为国相,苏秦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一次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老家,诸侯各自派使者送来的很多礼物给苏秦,车辆马匹行李物资排出去很长的一路,气派得跟帝王出巡差不多。当地官员也派人为他清除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劳。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都不敢抬头看他,非常恭敬趴在路边地上。

  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苏秦笑着问他的嫂子:“为什么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这么恭敬呢”,嫂子趴跪在地上,把脸贴着地面请罪:“因为小叔现在地位显贵,富贵了”。苏秦感叹到:“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的时候连亲戚都怕我,贫贱时,亲戚都嫌弃我,何况其他人呢,当年我要是在雒阳(老家)有两顷良田,不被你们挖苦,也做不到现在佩戴六国相印的地位了”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世人的势利眼,遇到比自己条件差的,瞧不上,讥讽挖苦。等到对方发迹以后,条件比自己条件好了又热情攀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时期典故——前倨后恭简介
前倨后恭:我们谈论一个势利眼的时候,通常会说到前倨后恭。倨,即傲慢;恭,即恭敬。前倨后恭,就是指先傲慢无礼,后来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对同一个人十分恭敬。原因通常在于一开始认为这个人对自己影响不大,可以冷淡对待,井水不犯河水;但后来发现他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升官发财,是自己的上司或老板眼中的红人,赶紧改变态度,假装恭敬。所以这种人称为“势利眼”。成语典故原文1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
· 成语中“过午不食”原来一直被误读
按现在的时间计算,“午”为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通常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棍子,当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时分。持午的人,从当天正午到次日早上明相现时才能进食。所谓明相,并没有具体时间,以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的掌纹为准。八关并未要求不倒单,可正常休息。受持八戒,必须了解戒相,才能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二:一是不,一是不非时食。五戒要求是“不邪淫”,允许夫妻间正当的。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夜内,则须严格戒除一切两。第六条“不著香华蔓,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及第七条“不坐高广大床”,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守护“不”这条戒。至于“不非时食”,也是五戒所无,须严格持守。
· 刘秀为什么是“成语皇帝”?哪些成语和刘秀有关?
刘秀为什么是“成语皇帝”?哪些成语和刘秀有关?说起汉朝皇帝,好像西汉的皇帝要比东汉皇帝更广为人知一些,不过东汉皇帝中也有一位文武双全之人,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要不是刘秀起兵将王莽击败,可能汉朝就要提前结束了,刘秀通过长达12年的统一战争,最后彻底结束全国的割据势力。刘秀继位后,推行了不少良政,慢慢恢复经济民生,迎来光武中兴时期。刘秀还被称为是“成语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开国皇帝大都奋发有为,在风卷如画的历史长廊里熠熠生辉,自带光芒地引领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其雄才大略不亚于秦皇汉武。他于公元前5年出生于济阳,公元57年驾崩于洛阳,卒年62岁,创下哪些巅峰纪录?(一)从起兵到称帝只用了3年时间刘秀原本是皇室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辈,已递降为济阳县县令了。刘钦在刘秀9岁时,便死于南...
· 成语
来源成语之主要来源如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黄粱一梦、女娲补天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愚公移山、故弄玄虚等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如:刮目相看、破釜沉舟、完璧归赵、乐不思蜀、莫须有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囫囵吞枣、筚路蓝缕等佛教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等语法成语的语法较为复杂,按照现代汉语语法,将成语分为以下几类。主谓关系成语中有主语和谓语(动词),并构成关系。如:人定胜天、脚踏实地、天花乱坠、螳螂捕蝉。并列关系成语中的两个部分相互关联,或者语意地位相同。如:情投意合、三番五次、国泰民安、集思广益。动宾关系成语中有动词和宾语,并且在逻辑上构成关系。如:平分秋色、大显身手、顾全大局、崭露头角偏正关系成语中的一部分用来限定或修饰另一部分,常见的偏正结构为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默默不语、擦肩而过。补充关系成语中的一部...
· 成语:师直为壮
成语解释词目:师直为壮释义: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成语故事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发兵进攻晋国。晋文公兑现当年“退避三舍”的承诺,命令部队后撤避敌锋芒。将领们非常有意见,大臣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战斗力也强,理屈气则短、战斗力也弱,怎么能论出兵时间的长久呢?”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后撤是守信用,敌人如果还不罢休就输了理,到时候再痛击也不迟。果然,楚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被打败,晋国一举确立了新的霸主地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