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玄宗晚年的时候为什么会宠信奸臣呢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0
转发:0
评论:0
唐玄宗晚年的时候为什么会宠信奸臣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通过两场政变(唐隆政变、先天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通过两场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成功夺得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之后,他又励精图治,重用贤臣,让国家逐步走上正轨,并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到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他却开始沉迷酒色,荒淫无度,而且“远君子,亲小人”,特别宠信奸臣。在他的影响下,大唐王朝吏治败坏,朝政混乱,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那么,唐玄宗在位后期为什么那么宠信奸臣呢?难道是因为他老糊涂了吗?事实上,唐玄宗越来越重用奸臣和他的年龄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奸臣更好用。

  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了一帮贤良之臣,比如著名的姚崇、宋璟、张九龄,在这些人的悉心辅佐下,大唐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在盛世的背后,有一个严重问题却没有被人提及,那就是唐朝的中央财政问题。

  在唐朝之前的隋朝,由于隋炀帝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最终使得民变四起,推翻了隋炀帝的统治。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借鉴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按理说,国家藏富于民是一件好事。正是在这些仁政的影响下,才使得唐朝前期统治集团频繁动荡,但基层百姓这边却安如磐石。

  但是,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以及整体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唐朝的中央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变大。虽然财政收入也有相应提高,但却赶不上财政支出的速度。到了唐玄宗执政时期,这个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一个国家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发动战争去掠夺外,就只能通过加税来搞增收了。不过,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显然是不支持以加重百姓负担作为前提,来给国家解决财政困境的。他们认为统治集团应该厉行节俭,减少支出,来解决入不敷出的问题,而不是让百姓来买单。但是,唐玄宗作为一个盛世的帝王,他想要的是最精彩的人生,而不是节衣缩食的生活。既然贤臣们不愿去干给百姓加赋的事情,那皇帝就去找愿意干的人。李林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他担任宰相十九年,期间,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唐玄宗就是因为重用李林甫而被后世评价老眼昏花。但事实上,李林甫之所以能得到重用并非是他善于溜须拍马,而是他精通财技,善于敛财。唐玄宗当时正愁钱不够花,突然冒出了个李林甫能帮他大幅增加收入,唐玄宗不重用他还重用谁?

  李林甫一生干的最大一件错事就是他建议皇帝将原本属于中央控制的地方军事、财政大权下放给节度使。这样做的初衷原本是为了减轻中央财政负担,让地方节度使自行经营,自负盈亏。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安禄山、史思明等节度使利用这个权限趁机壮大,最后发动了“安史之乱”。

  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继任了宰相之职。后人普遍认为杨国忠之所以能升到这个位置,主要就是依靠自己妹妹受宠。而事实上,杨国忠也是一个理财(敛财)的好手。唐玄宗之所以重用杨国忠,最主要就是因为他擅长搞钱。

  不过,当唐玄宗把搞钱作为官员业绩考核目标后,虽然解决了财政问题,但却产生了更多新问题。唐玄宗宠信奸臣虽然并非是因为老糊涂,但他执政后期安于享乐,怠慢朝政,没有及时发现国家的隐患。结果使得地方节度使权力不断扩大,终于以一场长达八年的兵变,让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自己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玄宗在晚年为什么会那么宠信奸臣?是老糊涂了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为什么宠信奸臣?和老糊涂无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通过两场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成功夺得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之后,他又励精图治,重用贤臣,让国家逐步走上正轨,并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到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他却开始沉迷酒色,荒淫无度,而且“远君子,亲小人”,特别宠信奸臣。在他的影响下,大唐王朝吏治败坏,朝政混乱,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那么,唐玄宗在位后期为什么那么宠信奸臣呢?难道是因为他老糊涂了吗?事实上,唐玄宗越来越重用奸臣和他的年龄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奸臣更好用。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了一帮贤良之臣,比如著名的姚崇、宋璟、张九龄,在这些人的悉心辅佐下,大唐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在盛世的背后,有一个严重问题却没有被人提及,那...
· 玄奘晚年为什么会被被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麟德元年(664年)春天,玄奘圆寂。"京城道俗哭泣,日数百千",送葬时,"京邑及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万余人"。与民间相比,官方的表示却是寥寥。唐高宗李治的神情尽管哀伤,但真正给出的待遇并不高。只是报销丧葬经费,允许僧尼吊丧,妥善保护经书。相比于以前去世的其他高僧,玄奘未获追赠、追谥,更没有一个官员参加他的葬礼。如果李治真的很认可玄奘,这些荣誉应该一项不少。而且他的长子李显也应该去参加葬礼,因为李显名义上是玄奘的弟子。玄奘作为一个得道高僧,又是有"留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取经归来后,曾经得到唐太宗的优待与支持。唐太宗甚至两次请求玄奘还俗,帮自己分忧朝政,都被婉言谢绝。李治曾经为玄奘写过《述圣记》,慈恩寺落成后他还下令以玄奘为上座。李治既然对玄奘如此礼遇,为什么玄奘死后他却是这番态度?唐太宗第一次见玄奘后便对他大加点赞。长孙无忌、褚遂良也紧跟唐太宗的脚步,推崇玄奘,表达了对玄奘的高度认可。为安置玄...
· 为什么汉元帝会特别宠信宦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史家大都认为:“汉室盛衰,当以宣、元为界。”也就是说,宣帝在位及以前,朝政运行较好,处于兴盛状态;自元帝以后,宦官外戚竞相专权,纲纪紊乱,国势渐衰。汉元帝刘奭为西汉第八任皇帝,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十月即位,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二岁。一般人认为,导致王朝走向衰败的君主绝非良善,要么昏庸,要么残暴。然而,汉元帝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班固在《汉书·元帝纪》有一段赞语:“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客观地说,汉元帝不失为一位多才多艺、品行不错的好人。但是好人不一定成为好君。作为君主,汉元帝谈不上优秀,主要是性格与能力问题。史书说他:“柔仁好儒。”其实,这也并非弱点,一个君主胸...
· 为什么在运送奴隶的时候都要扒光衣服呢原因是什么
司马迁《史记》中曾有过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不管是在当时,还是放在现在,都是最真实的,是能反映社会现状的一句话。世界上多数的人都是为了利益才会去做一件事的,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呢?现在有一定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如果一旦做了就会受到惩罚。但是在之前,还没有到现在的文明程度之前,法律制度还没有这么完善之前,其实世界上是很乱的。大部分人都为利益驱使,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这篇文章要说的黑奴贩卖。在新航线开辟以后不久,贩卖黑奴的事情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哥伦布为了建设海外的殖民地,就有很多欧洲人把很多的黑人奴隶装在船上运到了美洲。奴隶贸易也由此开启,这些黑奴被贩卖以后,不仅仅是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还不拥有任何的权利,甚至不知道哪件事情做错了就会死在主人的手里,或者是再被转手卖出去。在那段时间里,暴露了太多的人心险恶...
· 曹操南征的时候为什么会想起刘表的儿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曹操南征这个故事吗?曹操一生都在打仗,快死了还在惦记着荆州的防务。长江自古是天险,从前好歹是孙刘共治之地,而今被东吴控制,想着也头疼。当年曹操为了突破这道防线,没少花过心思,可是最终都是失败。所以多年来,即使是当年南下遭遇了少见的惨败,但他还是在几年后,再次挥师出击。这次征战的背景是,北方夏侯渊军团失利,过于沉重的粮草供应,让中原地区几乎无法发展,所以综合考虑一番之后,暂定防守北方,而从南方找到突破。不过这个二次南征并不顺利,僵持一段时间以后他就犯了愁,而且此时他还突然想到了刘表的儿子,这是为何?当时他号称自己带了40万大军,但是在面对对面7万人马的时候,却再次被难住了,因为不管他怎么做,总是感觉突破不了敌人的封锁。在双放僵持的日子里,他看见对面的船只分布周密,时时透着一个凌厉的杀气。此时曹操已经老迈,自己膝下儿子虽多,但是却没有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