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北魏的很多皇帝生下来就没有亲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7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北魏的很多皇帝生下来就没有亲娘?,你们知道北魏的很多皇帝一生下来为什么都没有亲娘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在

  你们知道北魏的很多皇帝一生下来为什么都没有亲娘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特殊时期,儿子一旦被立为了太子,那么他的生母就得立即去死。这就是“立子杀母”的政治制度,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确实长期存在过。这个制度起源于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西汉初年,从刘邦的老婆吕后,到文帝的老娘薄太后、老婆窦太后,再到汉武帝的老娘王太后,多次出现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汉武帝对此有着切肤之痛。汉武帝晚年生下爱子刘弗陵,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现象,刘彻痛下杀手,在宣布册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

  汉武帝刘彻虽然开了“立子杀母”的先河,但他的子孙后代却没有一个肯效仿。于是前后两汉,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甚至西汉末年,外戚王莽连刘家的江山都给夺了,建立了短命的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倒是鲜卑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从汉朝的历史教训中得到启发,从北魏太祖拓跋珪开始,就开始义无反顾地奉行“立子杀母”的“国策”,于是北魏的很多皇帝一生下来都没有亲娘。由于北魏的皇帝们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祖训,一度后宫的女人们都怕生儿子,更怕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因为一旦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那么不管自己如何受宠爱,身份如何高贵,都难逃一死的命运。儿子当了太子,母亲被赐死,做儿子的不仅不能救母亲,而且连哭的权利都没有。北魏太祖拓跋珪将太子的生母刘皇后赐死后,太子拓跋嗣是个大孝子,在东宫里昼夜哭嚎,惹得拓跋珪龙颜大怒,命令太监把太子叫来问罪。太子要去见老爹领罪,东宫的官员给阻止了,他们说:“皇上正在气头上,你一去说不定连小命都保不住。这样就会陷皇上于不义,这不是一个孝子应该做的,儒家的圣人都说,‘小杖受之,大杖避之’,你还是避避吧!”太子认为大臣们说的有道理,就没敢去见老爸,一溜儿小跑逃之夭夭了,直到老爸死了,他才敢回来继承皇位。

  拓跋嗣当了皇帝后,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忘记了当初的丧母之痛,把“子贵母死”的祖训,最终无条件继承和沿袭下来,他在立自己的儿子拓跋焘为太子后,赐死了太子的母亲杜皇后。从拓跋珪开始,“子贵母死”已经成为北魏皇帝处理后事的铁律,任何人都不敢擅改,包括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改革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的林皇后生了儿子拓跋恂,被立为太子,林皇后被依例赐死,可后来拓跋恂没等到即位就死了,害得他的母亲白白丢了一条命。后来孝文帝的另一个皇后高氏,生了儿子拓跋恪,也被杀掉,拓跋恪成功即位后,史称宣武帝,宣武帝痛定思痛,最终废除了这项残忍的制度,成了北魏历史上最后一个没亲娘的皇帝。

  “立子杀母”这种做法虽然丧失人性,但在北魏前期,对于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对于稳定内部和维护皇位传承秩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北魏一朝,在父死子立的传位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争斗。但是,这种制度本身也有缺陷。如,拓跋晃和拓跋恂,这两位太子都死在了老爸前边;儿子没当上皇帝,他们的生母岂不白死了。再如,生母被赐死后,不少幼年的太子往往由保姆来抚育。太子即位后,念其呵护养育之恩,都尊她们为“保太后”,甚至皇太后,她们的子侄也被封为高官,甚至封公封王。这就造成了生母没能专权,保太后们反倒干预朝政。随着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北魏后宫几乎成了汉女的天下。她们自身无法干预朝政,也没有强大的“外家”影响朝局,“子贵母死”已经失去存在的理由。但是,它却一直被捍卫着、僵化着,并演变成为后宫铲除异己和争权夺利的最好武器。文成帝拓跋濬的贵妃李氏之死,就是个例子。常太后就是文成帝的奶妈,皇帝没亲娘,奶妈就成了娘,她先被尊为保太后,后被封为皇太后。

  李氏怀孕时,常太后这个做奶妈的很关心,竟然亲自去“验问”,鉴定是不是龙种。生下拓跋弘后,李氏从普通妇人直接封为贵人,仅次于皇后,这让皇后冯氏感到恐慌。怎么办呢?冯皇后从保太后身上得到启发:亲自抚养皇储,以控制将来的皇帝。如此,不做皇帝的亲娘,既无性命之忧,又能把持朝政。于是冯皇后就说动常太后,下令赐死太子拓跋弘的母亲李贵人。后来,冯皇后成为皇太后,又利用“子贵母死”的祖训先后害死了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李氏和孝文帝拓跋宏的皇后林氏。通过这种卑鄙手段,冯氏先后控制了拓跋弘和拓跋宏两位皇帝,长期临朝听政,并把拓跋弘逼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随后将其杀害。前边有车,后边有辙。冯氏的侄女入宫后,其行止与冯氏无异。自己没有儿子或者生不出儿子,就“杀其母,而养其子”,强抢未来皇帝的抚养权,以便将来参与朝政。从冯氏开始,“子贵母死”制度变得更加灭绝人性,北魏宫廷已经被阴毒恐怖的气氛所笼罩。

  始于道武帝天赐六年(409),止于宣武帝延昌元年(512),“子贵母死”在北魏沿袭七代,历经百年,见证了拓跋鲜卑的兴衰。这一制度,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人干政问题。事实上北魏出现了很多女强人,如窦太后、常太后、冯太后、高皇后、胡太后等。细细数来,这一时期的妇人干政现象,要比北魏建国前还要严重。而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不顾制度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将其变成“妇人参与国政”的工具,这不仅违背了拓跋珪的初衷,同时也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衰败和分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旗人生下来就有俸禄吗?能领多少
都误以为旗人就是满人,其实是不对的。所谓旗人并非单指满人,而是指八旗所属之人。是指满人和早期投靠满人的部分蒙古人、汉人和高丽人。这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不完全是按照民族来确立的,而是按照军事建制来确立。是清初入关的满洲军队、他们的家属以及后代。这是清廷赖以存在的基本武装力量和拥趸。旗人的待遇和人口增长,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八旗的优待政策。首先规定,旗人不能从事任何生产活动或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谋生活动。因为旗人的男人生下来是要打仗的,而女人则是要为旗人生孩子的。除了打仗和生孩子,旗人干别的事情都是丢祖宗的脸。这是把旗人的生存方式道德化了,这对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来旗人哪怕是从事很高雅的戏剧和书画等艺术活动的时候都要特别强调:这是闹着玩的,当不得真,给祖宗丢脸了。族的待遇最好。皇族统称为宗室。由于历代皇帝的子嗣很多,他们开枝散叶,所生的后代形成了庞大的宗室族群。宗室分两种,皇帝...
· 为什么皇帝很多时候也会拿地方豪强没有办法
“九锡”的说法来自于《周礼》——当时称为《周官》的一本书——是传说中周朝王室给大臣的九种封赐,从“一命”到“九命”。其中“一命”等级最低,“九命”等级最高王莽位极人臣之时,除了受封土地,又有九百零二名官员联名上书请求给王莽加“九锡”的称号。封王莽为最高等级的“九锡”,相当于承认他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大臣,而是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终身荣誉。王莽代汉,就只差一步了。而这一步,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网络配图在现代,儒家被批评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它是“统治者维持政权的工具”,董仲舒之所以成为学术权威,则是因为他为君主的独裁统治背书。但其实儒家对君王并不是没有要求,恰恰相反,要求还非常苛刻。在儒家看来,君王必须以身作则,遵守儒家的各种规则。如果君王不遵守,会导致国家灭亡,这样的君王必须下台。支持这种论断的人里,也包括董仲舒本人。王莽之前的几位汉朝皇帝全部品行不端,因为他们的无能,让成千上百万的百姓饿死。
· 师爷的地位高不高?为什么发展到后来就没有了
师爷这个行当大家都不陌生,往往跟在官员身旁为他兼办各类事情。但受电视剧形象的影响,师爷往往就被刻画成为一种奸诈狡猾的模样。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师爷的故事。师爷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处已不可考,但是按照源流可以追溯到周朝,在周朝被称作幕人,是周天子身边出谋划策的人,负责的事还挺多,军事、农活、觐见都有涉猎,连重要的祭祀之事是有幕人负责张幕、设案。再后来将军在外打仗,也会有为其出谋划策的智囊团,负责写文书等等的人,也称为幕人。随后汉至宋的岁月中幕僚制度持续发展并完善,北宋初年,幕僚的权力被削弱,从以往可以自行决策转变为协助长官行事。发展到明代,虽未师爷这个行业虽未兴起,但已出现了绍兴胥吏帮,那些科举没考上的绍兴人大多去衙门做了县官的书吏。这也是为后来绍兴师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据传当时全天下州县的书吏有一半都出自绍兴。后来发展到清代,这是师爷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从总督到州县长官都需要自己征集幕僚,也...
· 刘协生下来就是俘虏,为自家江山续命20年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政局动荡,汉王室失去统治地位,任用宦官当政,朝廷大权旁落,百姓生活疾苦,此时天下群雄并起,想要在乱世当中建功立业,随着时间推移,曾经风头正劲的董卓、袁绍等人皆化为尘土,只剩下三方势力问鼎中原。这三人当中刘备以汉室后裔自居,生性仁义广交好友,身边聚集了大批忠义之士,从一个表草鞋出身的穷苦百姓,一跃成为能与曹操等人抗衡的诸侯,尤其是占据蜀地,易守难攻,安心休养总有一天能逐鹿中原。反观孙权世代守卫江南,父兄多年经营积攒下来的基业还在,加上江东弟子骁勇善战,占据地利之便,也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曹操的发家史则更具有传奇色彩,作为宦官义子,曹操家境还算不错,年轻时也想着做一番大事业,不然也不会冒险动手去刺杀董卓,虽然行动失败,却也让曹操在江湖中打响了名声。此后群雄争锋,在曹老爷子家财的帮助下,曹操拉拢了一支队伍,开始四处征战,在当时的环境来看...
· 为什么北魏有一段时间官吏是没有俸禄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北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北魏的官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是没有俸禄的,特别是北魏建都平城(大同)前期,官吏的俸禄主要是靠战争掠夺来的财富,分赏官兵。故而,战争中大肆掠夺以成为常态。我们先通过一组数据,看看北魏掠夺的财产有多少。登国三年即公元388年道武帝拓跋珪北征库莫奚,(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大破之,俘获其四部十余万。五年(390年)拓跋珪西征高车袁纥部,大破之,虏获生口,马牛羊二十余万;六年(391年),大破直立鞮军于铁岐山,获其器械辎重,牛羊二十余万;灭匈奴刘卫辰后,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都分赐于各级官吏。登高十年(395年)大破燕军参合坡,获器械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天兴二年(399年)破高车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不计其数;同年,破其遗拼七部,获人口二万,马五万余匹,牛羊二十余万,高车二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