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泰山封禅真的始于上古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6
转发:0
评论:0
揭秘:泰山封禅真的始于上古吗?,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泰山封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泰山封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泰山封禅意义重大,那么泰山封禅源于何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单独的一篇《封禅书》,其中就提及了泰山封禅的起源。

  在这一篇《封禅书》中,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即《管子·封禅篇》,谈到了“七十二帝王泰山封禅”,最初源于“无怀氏封泰山”。当然,司马迁明确列出的是十二个,从无怀氏、伏羲、神农、黄帝……到周成王。

  其实,《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史料文献都记载了“七十二王封泰山”之事。既然如此,泰山封禅果真源于上古?然而秦始皇泰山封禅的遭遇,却又让人质疑泰山封禅的起源,甚至泰山封禅的历史可能会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这时出现了一个治国路线之争,即儒法之争。在儒生的支持下,秦始皇决定泰山封禅。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从以上用词中,不难看出是在齐鲁儒生的推动之下,“刻石颂秦德”,然后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大臣和儒生博士70人,浩浩荡荡的准备泰山封禅,以表明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然而,到了泰山脚下之后,却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即: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秦始皇清退所有儒生,采用秦国祭祀仪式泰山封禅。

  这里有一个疑问,既然儒生知道“泰山封禅”,为何对封禅仪式却“议论各不相同”?即便《史记·封禅书》中说,“故其仪(仪式)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但也不至于一头乱麻。如果真有“七十二王封泰山”,那么怎么也不至于仪式全部堙灭吧!

  孔子在向弟子传艺时说,“其俎豆(祭祀用的礼器,泛指祭祀)之礼不章,盖难言之”。显然,孔子认为没有泰山封禅礼仪保持下来,可能“难言之”。

  从这一细节上得见端倪,所谓意义重大、仪式隆重的“古来有之”泰山封禅,的确可能存在很多不实之处。

  从史料上看,泰山封禅最早出自于《管子》,如何知道几千年之前的无怀氏、黄帝之类的泰山封禅?而且,从现代考古来看,甲骨文记载中的商汤、司马迁记载的周成王等,并没有泰山封禅的记载。

  《管子》中记载,“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但被管仲反驳说齐桓公功劳德行不够,这就说明泰山封禅的意义重大。如果确有“七十二王封泰山”,将泰山封禅和君王德政联系起来,那么就属于超级大事,又如何不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夏朝之前很难说,但甲骨文以及周朝文献中怎么也得说一说吧!

  其实,古人对泰山封禅的起源早有怀疑,比如南宋马端临,就驳斥“七十二家”封禅之说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

  从“四岳”来历来看,周天子令人考制于四岳,但泰山只是四岳之一,并无特殊之处,又何来无怀氏、黄帝等人泰山封禅?

  而且,远古之时,黄帝等人活动范围在于陕西、河南等地,当地的华山就比泰山要高,西北的昆仑比泰山更庞大。东岳泰山海拔只有1532.7米,西岳华山有2154.9米,北约恒山有2016.1米,从山的高度来说,远古之人封禅也不必寻找泰山吧!

  至于齐鲁大地,在商朝时还属于“东夷”之地,属于臣服的部落,或敌国的疆域。既然如此,为何伏羲、黄帝等人,偏偏不寻找自己领地里的山川封禅,而跑到别人领地里封禅?这也不合逻辑吧!

  显然,所谓泰山封禅“古来有之”,最大的可能是齐鲁儒生创造的一个谎言,真正的泰山封禅并非从上古无怀氏开始,而是从秦始皇开始。如果确定了这一事实,无疑将颠覆很多传统认知。在秦始皇之前,或有人于泰山小祭,但绝非后世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知道不知道这是谎言?毫无疑问的知道,但泰山封禅一是彰显功绩,一是安抚关东六国,这一次封禅是含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秦始皇并非没有做融合关东六国的努力,但最终却失败了。

  至于泰山,因为泰山封禅的加持,变成了“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相貌平平的泰山最终成了五岳之首。可见,古往今来,包装是多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皇帝封禅为何独尊泰山?泰山封禅之始末
导读:论海拔,泰山不如西岳华山高耸巍峨;论景致,泰山不如南岳衡山秀丽多姿;论险要,泰山不如北岳恒山横跨塞外;论位置,泰山不如中岳嵩山巍巍居中。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秦至清,除了武则天曾独树一帜的封禅嵩山外,历代其他那些具备完成统一、发现祥瑞、功德显赫、国泰民安等条件的有德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等皇帝,均把东岳泰山尊为封禅的圣地,并前仆后继的率众跋涉,大张旗鼓的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据《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为了能够促成封禅,甚至不惜贿赂当时的宰相王旦,才踏上了通往泰山的道路。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也是皇帝与天沟通的一种迷信方式。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名山,而是热衷于到泰山祭祀呢?笔者认为这是由泰山的特殊位置和悠久文化所决定的。其一,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而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
· 哪些皇帝进行过泰山封禅?
在中国历史上,泰山封禅是一项极其隆重的祭天仪式,象征着帝王对天命的认可与尊崇。那么,究竟有哪些皇帝曾经进行过泰山封禅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秦以来正式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帝王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共历五代九家。一、封禅的起源封禅起源于古代,是帝王向上天报告功绩、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仪式。其中,“封”指的是在泰山顶上筑土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上祭地。这一仪式不仅展现了帝王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也是国家统一与繁荣的象征。二、秦始皇的开创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次登上泰山进行封禅,标志着这一仪式正式成为帝王的重要活动。秦始皇的封禅,不仅是对他统一功绩的肯定,也是对新朝代的宣告。三、汉武帝的延续汉武帝刘彻继秦始皇后,于公元前110年进行了封禅仪式。汉...
· 古代皇帝“封禅”为何选择去泰山?
论海拔,泰山不如西岳华山高耸巍峨;论景致,泰山不如南岳衡山秀丽多姿;论险要,泰山不如北岳恒山横跨塞外;论位置,泰山不如中岳嵩山巍巍居中。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秦至清,除了武则天曾独树一帜的封禅嵩山外,历代其他那些具备完成统一、发现祥瑞、功德显赫、国泰民安等条件的有德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等皇帝,均把东岳泰山尊为封禅的圣地,并前仆后继的率众跋涉,大张旗鼓的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据《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为了能够促成封禅,甚至不惜贿赂当时的宰相王旦,才踏上了通往泰山的道路。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也是皇帝与天沟通的一种迷信方式。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名山,而是热衷于到泰山祭祀呢?笔者认为这是由泰山的特殊位置和悠久文化所决定的。其一,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而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
· 为何古代皇帝热衷于举办泰山封禅大典?
在中国古代,泰山封禅是一项极为隆重的祭天仪式,被历代帝王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耀。那么,为何古代皇帝如此热衷于举办泰山封禅大典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揭开这一历史谜题。一、天命所归封禅起源于古代,是帝王向上天报告功绩、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仪式。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被认为是天地交汇之处,封禅泰山象征着君权神授,受命于天,帝王得天命所归。二、权威象征古代皇帝通过封禅泰山,不仅能够昭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还能加强中央集权,彰显国家的统一与强大。这对于稳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三、文化传承封禅仪式不仅是对天命的认可,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它融合了儒家思想与古代礼仪,成为展示帝王仁德、弘扬儒家伦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封禅,皇帝向天下昭示自己的文治武功,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四、祈福国泰古代皇帝希望通过封禅泰山,祈求上天保佑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一仪式不仅表达了帝王对国...
· 古代皇帝“封禅”为何都选择去泰山?
泰山在古人眼中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中国境内名山大川不少,为什么只有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网络配图论海拔,泰山不如西岳华山高耸巍峨;论景致,泰山不如南岳衡山秀丽多姿;论险要,泰山不如北岳恒山横跨塞外;论位置,泰山不如中岳嵩山巍巍居中。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秦至清,除了武则天曾独树一帜的封禅嵩山外,历代其他那些具备完成统一、发现祥瑞、功德显赫、国泰民安等条件的有德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等皇帝,均把东岳泰山尊为封禅的圣地,并前仆后继的率众跋涉,大张旗鼓的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据《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为了能够促成封禅,甚至不惜贿赂当时的宰相王旦,才踏上了通往泰山的道路。封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