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明君呢 这个是最终统一天下的关键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6
转发:0
评论:0
秦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明君呢这个是最终统一天下的关键吗,起始于西北边缘的老秦人,之所以能战胜中原诸侯各国,统一六国,究其原因,自然有

  起始于西北边缘的老秦人,之所以能战胜中原诸侯各国,统一六国,究其原因,自然有很多,秦国多明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秦国一共经历了近七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共有三十三代君王,并且,在这些君主中有数位明君,而且,大多数君主都是治国有方的好统治者,昏君就只有秦出子、秦厉共公、秦躁公、秦灵公等五六人而已。这个比例,对比中原诸侯已经很低了。

  那么,秦国为何有这么多明君呢?

  秦国曾发生短暂的“三父之乱”,这场变乱发生于秦第十一任君主秦武公时期。三父把持朝政,辅佐幼主登基,可以说,几乎把大秦带到了崩溃边缘。最终,秦武公韬光养晦静待三载,才将大秦势态拨乱反正,送回到了正常的轨道里。

  所以说,也正因“三父之乱”给秦人带去了太深刻的印象,自秦武公后,秦国延续“立贤”这一方式。也是中原王朝从未敢想的制度:选择品德贤良且有本事之人做族长。

  秦武公一生功业伟大,以“文治武功”给秦国带去繁荣富强,可是,人到了暮年提倡了一项制度至今被人诟病——活人殉。生性害怕冷清的秦武公害怕死后寂寞,于是,决定“选拔”六十六位殉葬者。可是,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而是能为秦国建功立业的人才。

  这六十多人在为秦国发展筹谋的时候,只因这项制度而被残忍的终结了生命。而且,这一制度沿袭久远,也为大秦以后的羸弱埋下了罪恶的种子。秦国在夹缝处生存,后有西戎,前有中原,面对恶劣的环境,秦国决定立有才华之人担任大家长。

  自秦武公去世后,没有把大位传给嬴白,而是传给了亲弟弟秦德公。德公在位两年后,传位给自己的长子秦宣公。宣公在位十二载,有九子,去世后也未曾传给儿子,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亲弟弟秦成公,之后,这位君主也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嬴任好。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也是带领秦国走向西方霸主地位的明君,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穆公。

  从上述秦国传位的人选里,我们不难发现,秦国不像中原国那样执行嫡传制度,秦国是把大统之位给有才能的人,甚至,还很多秦国君主把皇位继承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兄终弟及”。最终,在这个优良的传统下,并没有夺嫡厮杀的情况出现。

  为了秦国未来的发展,上代君王心甘情愿的将君主大位礼让给有才华的弟弟,可以说,就是在这个制度的沿袭之下,秦国才走向了繁荣,广为人知的是秦国五位贤君。秦孝公时期所面临的是秦国要变法图强,当时,秦国并不是七国里最强的,孝公启用商鞅实施变法,秦国迅速崛。

  并且,自秦孝公起在后续所有秦王的心目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东出”。出哪?就是出函谷关,然后,逐鹿中原。这是他们几世子孙一直在坚持的国策。由于,实行了“商鞅变法”,秦国人打仗立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显露出来。

  等到秦惠文王时期,此时的秦国势力强大了不少,六国找到苏秦实施六国合纵术,抵御秦国。秦惠文王使用连横术打破了六国合纵术,从而,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秦昭襄王是武王的弟弟,也是太后和魏冉联手推举上来的君王。当时,他正在秦国做人质,能当君王是一个偶然。

  这个人甚至熬死了自己的儿子,做了近六十年的皇帝,可以说,他的在位则为最后秦统一六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其在位期间启用魏冉、范雎为丞相,在对战韩、魏联军的时候斩首二十四万人。秦昭襄王时重用人才,白起将军一身武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智慧。

  在秦统一战争之时,共计杀了百万人,白起一人就杀了九十多万。秦昭襄王不断起兵,基本上摧毁了六国基础,为最后的秦统一天下做足了充分准备。之后,秦庄襄王在吕不韦的包装下登上了大统之位。否则,凭借当时他的处境,压根儿没有机会继承大统。

  登上大位后,启用人才也是秦庄襄王的本事,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一件大事:建立东郡。东郡地处黄金地带,切断了六国南北合纵的通道;另外,他利用赵国和燕国的矛盾,不费兵将之力占据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进一步削弱了赵国势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在秦始皇嬴政即位时,已经具备了天、地、人三方优势,他不失时机的发动了六国统一的战争。西汉曾有著名学者贾谊,他就写过一句评论嬴政的名言:“奋六世之余烈。”

  由于,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杀伐四起,儒家思想可以守成,不可以吞并,当时,谁信奉儒家那一套,谁就是愚夫,非失败不可。可以说,也正因为秦国的君主没有拘泥于儒家忠君思想和狭隘的国家观,最终,国家的发展才按照既定的霸业目标奋进。

  嬴政则很好的继承了前六代君王的伟业,但能拿下六国离不开几代君王的共同努力,只有代代都出明君的前提下,最终,才能获得天下大统。

  然而,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国一共经历了近七百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明君呢
起始于西北边缘的老秦人,之所以能战胜中原诸侯各国,统一六国,究其原因,自然有很多,秦国多明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秦国一共经历了近七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共有三十三代君王,并且,在这些君主中有数位明君,而且,大多数君主都是治国有方的好统治者,昏君就只有秦出子、秦厉共公、秦躁公、秦灵公等五六人而已。这个比例,对比中原诸侯已经很低了。那么,秦国为何有这么多明君呢?秦国曾发生短暂的“三父之乱”,这场变乱发生于秦第十一任君主秦武公时期。三父把持朝政,辅佐幼主登基,可以说,几乎把大秦带到了崩溃边缘。最终,秦武公韬光养晦静待三载,才将大秦势态拨乱反正,送回到了正常的轨道里。所以说,也正因“三父之乱”给秦人带去了太深刻的印象,自秦武公后,秦国延续“立贤”这一方式。也是中原王朝从未敢想的制度:选择品德贤良且有本事之人做族长。秦武公一生功业伟大,以“文治武功”给秦国带去繁荣富强,可是,人到了暮年提倡了一项...
· 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大明每年农税二百万两白银,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万历天子每年都要免除大量的农税并赈灾,他先是下令赈灾款从内库出,然后就是战争特别费从内库出,接着是修河治水钱也要内库出,还有军屯歉收也要内库补助等。为了应付各种开支,万历就挖空心思地挣钱。他除去收了近三百万两海税银和上千万两的工商盐茶银以处,还下令开放书局给内库挣银子,只要能卖出去的书一律刊印,或者只要肯交钱就给你印。所以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书籍刊印得最多的时代,闻香教教主徐鸿儒的经书都是皇家书局刊印的,闻香教的作乱宣传单也是皇家书局印的--就因为徐鸿儒付钱了……北京的路人穿的衣服也是五颜六色,这一切也是为了税收上的考虑。曾经有言官痛心疾首地谈到大明的百姓穿的比官员还漂亮,更有人开始穿明黄色的衣料了。文臣要皇帝整肃朝纲,不许百姓僭越,一开始万历也曾犹豫过,但收绢税和花布税的太监问他:"如果不许小民穿绫罗绸缎,那万岁爷找谁收税去呢?"最...
· 明朝的外戚为什么从来没有专权过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外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外戚”也叫“外家”、“戚畹”,专指古代帝王的母族、妻族。这些人活跃在历史舞台,往往是与“干政”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通常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朝政大权,一些外戚不但干政擅权,有的甚至改朝篡位,比较典型的有西汉末年的王莽、隋朝的杨坚。据《汉书·外戚传》:“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乌噱!鉴兹行事,亦已备矣。”由此可见,外戚干政不是什么好事。这种现象不独汉朝有,之后的唐朝、宋朝,都出现过外戚干政的现象,不但令皇帝头痛不已,那些干政的外戚,多半又是些坏蛋,好事不做,专干坏事,仿佛天生就是为了的。鉴于历史教训,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就开始制定相关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外戚干政现象的出现。据《...
· 秦献公是如何让秦国变强的?他是个明君吗
秦献公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怎么选择继承人?又如何让秦国变强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不得不说,秦国的几位皇帝都非常的厉害,可以说真的是有谋略,又有胆识。比如历史上的秦献公这个人,不仅在带兵打仗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对国家的治理上也是非常的有智慧。特别是他对自己的身后事的安排,对秦国未来发展的预期,更是传为佳话。在大秦帝国这部电视剧中就有对秦献公如何选择自己的继位者的详细的描写。秦献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大儿子秦虔,一个是二儿子秦渠梁。不同于历史上的很多皇子的故事,秦献公之所以对于接班人的选择这么苦恼,是因为他的这两个儿子都非常的优秀,而当时的秦献公又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候,所以也是想了很多办法。不得不说秦献公真的是一个很有头脑和心机的人。秦献公在少梁战役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四岁的年纪,照理说这个年纪在古代算是非常大的年纪了,换做别的国家早就该选好继位的人选了,但是秦献公却迟迟没有选定继...
· 明朝的嘉靖皇帝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嘉靖是明代一个绕不过去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5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在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革除先朝蠢政,使朝政为之一新。嘉靖的资质被认为是非凡的。他爱学习,好动脑,博览群书,联对敏捷。稍懂事时,就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还被带到北京的皇宫和朝廷去,熟悉了宫廷仪式和典礼的规矩。他是过早成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熏陶,使他逐渐养成了自我感觉良好、旁若无人、自命不凡的习性。网络配图他的父亲1519年7月去世后,年仅13岁的他,就接手管理王府,表现出了极高的管理才能。他15岁进京登皇帝位时,其思想体系和世界观已初具雏形。他的治国方略就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得到几个所信赖的大臣的帮助而逐渐形成的。嘉靖皇帝的治国方略,可以从他一生的作为中梳理出以下几条:用老臣,明孝纲,除旧弊,振朝堂等。他的治国方略,是采纳解一贯条陈“十事”的结果,嘉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的。正是这一治国方略才使得他年纪轻轻就站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