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太穷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殉国,大明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关于这个话题,从明朝灭亡开始直至今日都有许多人在争论不休,而且各方的观点都有理有据。夜读史书认为,明朝之所以会在崇祯皇帝手里灭亡,并非崇祯帝太无能,主要是有一个死结无人可解,那就是:太穷了!
一个王朝走到末路,往往都是多种原因叠加造成的结果,明朝也不例外。在大明王朝最后的几年时间里,各种亡国之象接踵而来,比如外有建虏(明朝人对满清的蔑称),内有流寇,天灾不断……而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朝廷没有钱。
以明朝对抗满清为例,大明王朝即使到了亡国那一刻,仍然拥有超过百万的军队。而满清军队人数仅仅十多万。在武器方面,明朝军队装备着大量火器,满清八旗军却仍是以冷兵器为主。从兵力和武器方面来看,双方军事实力显然不在一个量级。按理说,就算满清八旗军单兵作战能力再强,明军从人数优势上也能将其彻底碾压。可事实上却是明军在同八旗军的交战中屡战屡败,被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为什么明军会这么没用?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太穷了。
明朝因为长期承受双线作战的压力,财政支出非常巨大,国库早就空空如也。朝廷没钱,就只好给前线将士们“打白条”,拖欠工资。刚开始,将领们还能用忠君爱国思想激励大家无条件为国捐躯,可是时间一久,这招的效果就越来越差了。明军士兵长期拿不到军饷,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谁还愿意真正出来卖命?这就好比大家去一个公司打工,刚开始个个热血沸腾,可一旦老板发不出工资,员工们轻则打横幅向老板施加压力,重则直接将老板告上法庭。士兵们没法将皇帝告上法庭,所以就只好出工不出力。一些军纪较差的士兵甚至组团去抢劫老百姓,官兵反而变成了官匪。这样的军队时刻徘徊在哗变边缘,想指望他们保家卫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么,朝廷既然没钱,为什么不想办法增加收入来解决困境呢?其实我们能想到的办法,崇祯皇帝全都想过,而且都用过了。明朝后期为了应对战争,加征了著名的“三饷”,即辽饷﹑剿饷、练饷。可这一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在短期内,朝廷可以收到更多的银子,可是大批百姓却因此被逼上绝路。结果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朝廷为了维持战争开销只好多征税,苛捐杂税繁重导致揭竿而起的农民越来越多,要日渐壮大的起义军,就要花更多的钱。大明王朝就这样无可奈何地走进了死循环之中。
到了1644年初,朝廷欠下的军饷已经高达数百万,而当时能收上来的税款只有区区几万两银子。当李自成的军队包围北京时,京城守军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有领到过军饷了。朝廷给每个士兵发100枚铜钱,让他们自己去买吃的。一个将领报告说:“你鞭打一个士兵,他站起来。但旁边的另一个士兵又躺下了。”军纪和士气涣散到这种地步,即便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再世,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强迫原来的明朝官员交出银子用作军饷。经过一番残酷拷打,共获得银子七千万两。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天文数字了。有人认为崇祯帝太迂腐,如果他当初用雷霆手段强迫官员们交出银子,那不正好可以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吗?何必最后便宜了李自成。其实这个想法真有点冤枉崇祯皇帝了。李自成可以这么做,因为他本身和明朝官员就不是一路人。可崇祯皇帝要统治国家,依靠的就是下面这一群官员,真要是把官员们都逼上绝路,难道皇帝要做光杆司令吗?
因此,明朝之所以最终走向灭亡,根本原因就是它的财务问题成了一个死结。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各种坏消息往往是铺天盖地而来,即便强大如大明帝国,也难以摆脱倾覆的命运。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