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如果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反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2
转发:0
评论:0
如果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反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安史之乱,许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对于安史之乱,许多人都有一种看法:若有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造反。可惜的是,王忠嗣过早地死了。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王忠嗣骁勇善战,甚至是大唐第一猛将,而且他掌管的军队也很多,有近30万精兵,凭这些,完全可以吊打安禄山。那么王忠嗣是谁?唐玄宗的养子;而叛乱的安禄山却是唐玄宗的干儿子。那么是不是若王忠嗣在,安禄山就真的不敢反吗?唐玄宗的养子和干儿子究竟谁更强呢?详情请看本期分解。鉴于大家对安禄山都比较熟悉,咱们先说王忠嗣。

  一、名将遗孤,被唐玄宗收养。王忠嗣(706-749年),初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人。为唐玄宗假子,即养子或义子。他父亲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生前也是一位骁勇善战之将。在开元二年(714年)与吐蕃的战斗中,王海滨为国捐躯。玄宗皇帝战后追赠他为金吾大将军。

  父亲去世时,王忠嗣才9岁,他入宫拜见皇帝时,伏地大哭,唐玄宗怜惜他说:“此去病之孤也,须壮而将之。”玄宗把他当做霍去病的遗孤一样看待,于是收养他于宫中,并赐名“忠嗣”。王忠嗣就这样在宫中长大,习武读书,并与玄宗之子忠王李亨十分交好。

  二、王忠嗣英勇善战,为大唐屡立战功。在宫中长大的王忠嗣,性格刚强勇毅,不仅武艺超群,而且熟读兵法,唐玄宗与他谈论兵法时,他都能对答如流,颇受玄宗器重。

  河西节度使、宰相萧嵩很早就看中了王忠嗣的才能,多次引荐王忠嗣做自己的部下。唐玄宗因他年轻,不让他担任重将之位。730年,24岁的王忠嗣终于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出任兵马使。在玉川战役中,他表现英勇,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使吐蕃赞普仓皇逃走。从此王忠嗣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

  733年,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王忠嗣请求率精兵数百袭击敌人。他提刀冲入敌阵,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萧嵩向朝廷奏报他的战功,唐玄宗非常高兴,自己没有白养这个儿子,遂升任王忠嗣为左威卫将军等职。

  之后,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他奏请朝廷下诏让王忠嗣赶赴河西,王忠嗣不辱使命,率军一举攻取了吐蕃新城;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他们在一天早晨突然大军逼近唐军阵地,唐军见对方势众,全军惊惧。这时,王忠嗣单枪匹马,挺进敌阵,他手挥长枪左冲右突,一连杀死数百人,直如天神。吐蕃军在慌乱中相互践踏,唐军趁机从侧翼冲击,吐蕃军大败。此战王忠嗣战功显赫,唐玄宗下诏授予其左金吾卫将军,不久又升任河东节度副使等职,此时的王忠嗣已经是威震边疆了。

  此后王忠嗣接连建功。738年,王忠嗣率十万骑兵,讨伐契丹,他北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打得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740年,王忠嗣充河东节度,又加云麾将军。741年,他又出任朔方节度使。血气方刚的王忠嗣可谓威风八面。

  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兼任灵州都督。此时叶护部落发生内乱,王忠嗣率军震慑,乌苏米施可汗惧怕唐军,请求投降,王忠嗣应允;但他又想变卦,故意拖延时间不来请降。玩我不是?王忠嗣大怒,遂率军伐之。此战他用上了自己的兵法谋略,使用反间计,令乌苏米施可汗大败而逃。

  744年米施可汗再次叛乱,王忠嗣联合拔悉密等九家姓叶护部落联合攻打他,战而胜之,并取其首级送到京师长安。

  三、王忠嗣任职四镇节度使,唐朝唯一。746年正月,王忠嗣又被朝廷委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至此,40岁的王忠嗣已经是担任四镇节度使,佩带四种将印,手握重兵将近30万众,控制万里边疆,威风赫赫,自唐朝建国以来,唯其一人也!之后,王忠嗣又主导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使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接着又在墨离讨伐吐谷浑,大败之,迫使吐谷浑投降唐朝。

  王忠嗣不仅个人勇猛善战,他部下的名将也大有人在,比如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李晟等都曾受其提拔,并被重用。

  总之,王忠嗣是大唐的一位不折不扣的猛将,他一人就任四镇节度使(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而且麾下人才济济,他战功显赫,而且几无败绩。似乎凭这些就完全可以吊打安禄山。然而,果真如此吗?咱们再看安禄山。

  四、安禄山相比王忠嗣的优势和劣势。既然敢对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唐王朝造反,安禄山也绝非浪得虚名。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其父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族巫婆。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轧荦山上祈祷,遂于703年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取名轧荦山。轧荦山,汉语发音为“Yaluoshan”,很容易令人想到一句老电影中的口头禅“巴嘎轧路”。轧荦山在意思是战斗之神,所以轧荦山三字含有“战斗”的意思,这也许就意味着安禄山的好斗性格。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部族生活,所以自幼形成凶猛彪悍的个性。后其母改嫁于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改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同王忠嗣基本是同龄人,还比王忠嗣大3岁。王忠嗣做为唐玄宗养子,是在宫里长大的,其勇猛的个性显系遗传,他多读兵书则是跟教育分不开的。而安禄山的血管里流的就是胡人的血液,并且是在塞外从小打拼出来的,应该比王忠嗣更加猛悍。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时,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准备把他乱棍打死时,他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他意思是,你要消灭两个强敌,我来助你!这句豪言立马把张守珪给震了,于是就放了他。

  能从屠刀之下逃生,就证明这人很不简单,这需要勇气、霸气和智慧的,历史上记载类似情况下逃生的名人还有韩信、李靖等,可都是大神级人物。安禄山被张守珪放了之后,就开始为节度使效力了,他跟同乡史思明一块都很受上级赏识,当时这哥俩一起为张守珪抓俘虏,是一抓一个准。他很快被提拔为偏将,还被张守珪收为义子。

  安禄山成为大人物节度使的义子,他的人生之路就顺了。所以,他后来就想方设法成为更大的人物唐玄宗的义子。可毕竟当皇帝的义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他就先找机会拜杨贵妃为干娘(因为杨贵妃这人并不嚣张跋扈,还是比较容易接近的),生米做成熟饭,唐玄宗也不好推辞,这样他也就顺理成章当了皇帝的干儿子。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有人说安禄山是唐玄宗的养子,这是不对的,应该是干儿子。因为养子或者义子是从小被收养过来的,养父对养子有养育之恩的;而安禄山是成年之后才跟皇帝拉“亲戚”的,皇帝对他没有任何养育之恩,所以只能是干儿子。但是,这对安禄山来说,已经很牛了,你王忠嗣是皇帝的养子,我也不差,是皇帝的干儿子,呵呵。也许很早,安禄山就想要跟王忠嗣一拼高低了。

  不过鉴于王忠嗣的勇猛,安禄山应该是比较忌惮他的。安禄山尽管生性凶悍骁勇,但是他有一缺陷,就是年纪轻轻就发福了,而且胖得很离谱,史载他的体重最高时达到330多斤,身高没有明确记载,顶多1米85吧。这样不管他武功多高,都会大打折扣。一个大胖子上战场肯定不占优势,估计还没有开打,战马先被压爬下了。所以安禄山忌惮王忠嗣应该是肯定的,不过安禄山的特点是特别滑头,他才不会弱智到跟王忠嗣单挑。所以就得玩脑子。

  安禄山应是历史上最会玩脑子的人物之一了。他凭着张守珪的关系当上官以后,就开始向朝廷示好,经常用厚礼贿赂朝廷官员,让他们在皇帝面前给他说好话,所以昏聩的玄宗皇帝就很喜欢他。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在平卢设置节度,任命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此后安禄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到朝廷上奏议事,开始跟皇帝套近乎了。

  安禄山很会拉拢人,经营人脉。744年,安禄山又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时任采访使的张利贞经常接受他的贿赂;几年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说他公正无私;李林甫又一味迎合唐玄宗,都一齐说安禄山的好话。这几位都是唐玄宗信赖的朝臣,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好感更加坚定不移了。

  安禄山看时机成熟了,干脆请求当了杨贵妃的干儿子。他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表面憨厚的安禄山说的这句话更让皇帝觉得他实在,所以干爹听了自然高兴了,于是命令杨銛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这下安禄山可是赚大了。可以说安禄山是靠拍马屁上去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安禄山越来越肥胖,后来他肚子都坠到了膝头下边,体重三百三十斤,每当走路只有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动脚。就这,他在唐玄宗、杨贵妃面前跳胡旋舞,动作还快得像旋风一样。天宝十载(751年),安禄山进宫朝拜唐玄宗,又请求担任河东节度,唐玄宗就授给了他。这样安禄山就成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尽管比王忠嗣少了一镇,但安禄山可是大权在握,他在这三镇就跟土皇帝一样,啥事都是他说了算的。

  而反观王忠嗣,他可不是全当家,他得听皇帝的。并且王忠嗣性格耿直,不会向朝廷献媚,不会向养父讨好,所以晚年的唐玄宗并不是很喜欢他。后来还差点杀了他。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打吐蕃的石堡城。王忠嗣却说,石堡城不仅十分坚固,而且易守难攻,吐蕃以举国之力守之,不宜轻举妄动;况且攻下此城对大唐没有多大益处,会白白死去好多人。所以他不主张这场战事。事实上,他的建议是对的,后来有战神之称的哥舒翰攻下此城就是花费了数万人的代价的。可当时玄宗根本听不进去,又命令另一将军董延光攻打石堡城,并让王忠嗣派兵协助。

  王忠嗣尽管也派兵协助了董延光,但表现并不积极,当然董延光就没有攻下城堡。结果嫉妒王忠嗣的李林甫以此为借口诬陷他,说他消极怠工,是想谋反。他利用王忠嗣跟太子李亨关系好这点理由,说他要伙同李亨谋反,于是唐玄宗大怒,召见王忠嗣入朝,命令三司详细审讯,要叛王忠嗣死刑。

  后来幸亏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拼死为他辩解,玄宗才免他一死。因为哥舒翰也是唐玄宗很喜欢的猛将,哥舒翰当时辞语非常恳切,甚至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来替王忠嗣赎罪。唐玄宗不得已才放过了自己的养子,但还是罢免了他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汉阳太守。不久王忠嗣就郁郁而终,也有说是暴死的,总之是英年早逝,才活了45岁。而此时48岁的安禄山正在磨刀霍霍,准备造反了。

  安禄山是在王忠嗣死后才反的,但不一定就是他怕王忠嗣才不敢提前造反,而是时机不成熟。做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唐的根基还是很强的,所以安禄山要进行长期的准备。

  安禄山很早就开始准备叛乱了,比如他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的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的,实际上是为了储藏兵器、粮食,为以后起事做准备,他在这里储蓄养的战马就有15000匹,牛羊更是无数。他把张通儒、李庭坚等人罗致在自己的身边,让刘骆谷潜伏在长安当情报人员;还提拔了大批将才,比如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崔乾祐、尹子奇、田承嗣等,都是当时的名将,当然还有英勇善战的史思明。

  安禄山的部下不仅英勇善战,而且他对部下有绝对的指挥权。而王忠嗣则没有,他必须受命于皇帝。而玄宗皇帝晚年昏聩,不相信他,其实他多次提醒过皇帝,安禄山会反的,可是玄宗哪里听得进去?玄宗和儿子李亨即便对后来的郭子仪等人也多有猜忌。而且玄宗还动不动就听信宦官谗言,又是杀封常清,杀高仙芝的。所以即便王忠嗣活着,安禄山该反照反,只要时机成熟,他不会顾忌王忠嗣的。

  结语:若论个人武力,王忠嗣当然比安禄山强,完全可以吊打他,尽管二人没有单挑过;即便二人单独来个大会战,各率10万大军对战,就凭王忠嗣的骁勇和谋略,还有手下的李光弼、哥舒翰等大将,安禄山也不可能是王忠嗣的对手。但是安禄山这人狡猾,他不可能跟王忠嗣单挑。

  他只要控制好部下就可以了,而且他的部下也确实是人才济济,事实上他在安史之乱刚开始一年就死了,他的部下还不是坚持了6年多?为何安史之乱那么难以平定?就因为唐朝朝廷内部的问题,皇帝不信任属下的名将,却信任不懂军事的宦官,比如数次担任监军的鱼朝恩等。而叛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狡猾的安禄山似乎早已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朝廷内部的问题,所以就很有底气起来造反,而完全不会忌惮王忠嗣。

  所以,虽然唐玄宗的养子王忠嗣的个人能力,比他的干儿子安禄山更强,可是干儿子终究还是要反的,不管王忠嗣是否活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如果王忠嗣还在,安禄山还会造反吗?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忠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说到唐朝,我们能够想到几个大的盛世,比如贞观之治,比如开元盛世,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开元盛世的主人公唐玄宗。唐玄宗是一个比较厉害的皇帝,在开元初年的时候,唐玄宗让人将宫内的一些珠宝锦绣烧掉,对天下百姓说自己不用奢华的物品。不尚奢华是唐玄宗的一个重要品格。其实,唐玄宗还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任用贤能上也是大力改革,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一朝的著名人物。在这些人的辅佐之下,中国的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进行的这一系列措施,让开元政局焕然一新,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之治。然而就在这种繁荣之下,安史之乱发生了,从此唐朝开始转为衰落,盛唐从此从历史上消失。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手策划的,这场叛乱对唐帝国形成了巨大的打击,不过有一种论调是,如果这个人存在,安禄山很...
· 唐朝名将王忠嗣是怎么死的?如果王忠嗣在可能就没有安史之乱了!
唐朝名将王忠嗣是怎么死的?如果王忠嗣在可能就没有安史之乱了!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忠嗣是唐朝名将,一生立下战功无数。他曾率军大破契丹联军、还降服契丹三十六部,此后在对阵吐蕃的战役上,击溃吐蕃主力,迫使吐谷浑降唐。王忠嗣曾多次上书,称安禄山有作乱的迹象,但没有得到重视。加上李林甫一直把王忠嗣视为眼中钉,还强行陷害王忠嗣,导致他被贬为汉阳太守,虽然留了一命但也失去了大权,最后郁郁而终。如果王忠嗣还活着的话,可能安史之乱就不会爆发了。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学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直接促使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这场历时八年的叛乱,让大唐元气大伤。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往往都大感可惜,称如果当时有一位名将在,别说八年了,可能安禄山刚起兵就被平定了。这位名将就是被冠以“盛唐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之称的王忠嗣。王忠嗣有多牛?“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佩...
· 王忠嗣
参考书目《旧唐书·卷一百零三·王忠嗣传》
· 名将王忠嗣简介王忠嗣为何被贬为汉阳太守?
王忠嗣简介指出他出生于706年,是唐朝将领,被世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曾是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的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清源县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将领典例,最终唐玄宗听宰相李林浦谗言对王忠嗣处以极刑,并贬为太守,王忠嗣第二年就死去,年仅45岁。王忠嗣简介介绍了王忠嗣的各种事例,他9岁时其父丰安军使王海滨在松州保卫战中战死,王忠嗣被送入宫中抚养,被唐玄宗收为义子。开元十八年任兵马使,开始随军征战,率300轻骑兵成功偷袭吐蕃,杀敌数千,一战成名。开元二十六年率十万大军北出雁门关征伐契丹,大败契丹使其全军覆没。又于天宝初年击败乌苏米施可汗的部落,并取其首级回到长安。在当时吐蕃对王忠嗣闻风丧胆,天宝元年王忠嗣率军与吐蕃军队战于青海湖并大败吐蕃,吐蕃也因此降唐。王忠嗣因此被称为中堂第一大将。王忠嗣简介还突出强调在成名后他与宰相李林浦不合,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决定让王忠嗣率军攻打吐蕃石堡城,王忠嗣觉得...
· 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简介王忠嗣怎么死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荣耀王朝,它繁荣昌盛、开放并举,经济、文化、军事都得到高速发展,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度之一。可惜的是,王朝发展到中期,由盛转衰,几经战乱,不复往日辉煌。唐朝中期外敌内鬼都对唐朝虎视眈眈,而在这个时间段出现,镇压牛鬼蛇神,预言安史野心的,便是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王忠嗣是丰安军使王海滨之子,王海滨颇具军事才华,能打胜仗。开元二年,吐蕃进犯陇右,王海滨立功无数。却不想因此被众将嫉妒,在吐蕃再次来犯时按兵不动,使得人少兵寡的王海滨战死。王海滨战死之时,王忠嗣年仅九岁。战事结束,王忠嗣因父功被授任尚辇奉御,入宫拜见唐玄宗,伏地大哭。唐玄宗怜惜,将他留在宫中抚养,希望他长大之后能成为像他父亲一样的大将。王忠嗣幼时与李亨交好,两人互相奋进,努力学习。长大之后,王忠嗣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唐玄宗有一次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对答如流,唐玄宗称赞:“尔后必为良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