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公车上书里面的公车是什么 是公交车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93
转发:0
评论:0
清朝公车上书里面的公车是什么是公交车吗,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公车上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公车上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康有为公车上书,“公车”是指什么?难道是坐公交车去上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决定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同时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

  消息传出来后,此时正在京城应试的举人群情激奋,康有为组织了一千多名举人进行公车上书。

  那么,这个公车是什么?难道是指公交车?一千多名举人追着公交车去给皇帝上书,这场面确实挺浩大的。

  不过,脑补一下就够了,这个公车是有具体含义的。

  公车上书,这个词来源于汉朝,《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公车,在汉朝是指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也就是说,公车其实是指一个单位,一个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单位,公车的负责人叫做公车令。

  至于为什么要叫公车,可能是因为上书的时候,公家有专门的马车或者牛车接送吧!

  公车上书,其实就是康有为这些人通过公车这个机构,向皇帝上书而已。

  估计很多人以为,康有为公车上书,光绪帝看了内容后大加赞赏,然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

  其实不是的。这次的上书行为是失败的。在康有为的自述中,督察院拒收了他的上书。但是,按照翁同酥的日记等材料来看,当日督察院并没有收到康有为的这份带有一千多人签字的上书文件。

  在当时,督察院每日都会把收到的举人上书登记上传,康有为的上书他们也收到过一次,不过是在这之前,当时只有60人左右签名。

  后面这次一千多人签名的上书,康有为并没有把文书交到督察院,因为当时《马关条约》几乎已成定局。他虽然联合了一千多人准备上书,可是时间太晚了,他最终放弃,并没有走入督察院的大门。

  不过,这一次,因为组织人员比较多,声势也比较浩大,慢慢地也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了,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康有为等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也迫使慈禧暂退前台,让权给光绪帝。光绪帝召见了康有为等人,这才开始了我们所了解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公车
另见公车(消歧义)公车上书
· 清朝官员最高奖励是什么?是金银珠宝吗
清朝官员最高奖励,并不是金银财宝,“抬旗改籍”才是最高的赏赐,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的皇帝们对于有功劳的大臣或者妃子们都会进行特别大方的赏赐,一般来说,都会是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如果比较特殊一点的话,就会给他们像黄马褂这样荣誉级别特别高的赏赐,当然,这样的赏赐也是数量非常有限的。除了这些东西以外,如果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够给一个人的,皇帝就会搬出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他们抬旗,而这个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是有很大的用处的。清朝的八旗制度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存在,在后金的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努尔哈赤按照这样的一个制度来给人们归类,刚开始的时候,八旗制度还是特别简陋的,只有正白旗,正黄旗,正红旗和正蓝旗,慢慢的,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有增加了一些,不仅仅是在民族方面有差异,在八旗的本身也是有很明显的阶级之分的,只有出身是属于上三旗的人口才算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其他的就都不值...
· 是谁毁了中国的近代文明?是清朝吗
是清朝统治者,毁了中国的近代文明?并不是,而是这个朝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近代时期的中国,是一个黑暗的时期,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思想文化,都远远落后于世界。但这场灾难真正的开始,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众人眼里,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都是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是清朝的统治者,毁了中国的近代文明。满清时期,文人士大夫毫无个人尊严,对着统治者自称奴才;科举采取八股制,毫无个人观点,过于强调圣人之言;整个王朝闭关锁国,不愿意去看外面的世界。清朝统治者的愚昧落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不能说明在它之前的明朝统治者就是进步的。汉承秦制,清承明制,所以,清朝的实际上是沿袭明朝的,从文明的本质而言,明清两代其实是相同的。要追溯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各国的时间,那就要以明朝建国为开端。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驱除了蒙古政权,恢复了华夏统治,可是却并没有真正实现华夏文明的复兴。...
· 清朝皇宫内到处是井为什么没人敢喝里面的水?
一般来说,打井就是为了饮水或者灌溉之用,有一句古话都是“饮水不忘掘井人”。但是在故宫里面,有70多口井,却没有人敢喝里面的水,这又是为何?是否是井水有问题,才导致宫内人不敢饮用?网络配图还真是这样,首先,皇宫里面不安全。大家都知道,皇宫之中为了权势、财富、地位和宠爱,皇子公主、后宫嫔妃、王公大臣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后宫中的三千佳丽,勾心斗角,心狠手辣,做着在井水中下药,让人不能怀孕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网络配图此外,井水除了会被下药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污染,比如一些自杀或者他杀的事件。像故宫中的一口“珍妃井”,便是光绪宠妃珍妃的葬身之所,慈禧不喜欢珍妃,便命人将她投入井中淹死。在小小的紫禁城里,地下水都是相通的,这样的水,又有谁敢喝呢?既然宫中的这些井不能提供引用水,那皇宫中那么多人喝的水从哪里来?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皇宫内的饮水全部从玉泉山取得,每天来来往往的运水车络绎不绝...
· 朱元璋是美是丑现在流传的相貌是清朝丑化吗?
有人说朱元璋长的很丑,也有人说朱元璋实际上根本不丑,后人说朱元璋丑是清朝的污蔑。但实际上清朝对明朝的态度并非是抹黑,在清朝修的明史中反而对明朝多有粉饰。网络配图那么朱元璋到底长啥样呢?现在流传的这么多画像里,哪幅才是真相?根据查到的资料,现存的宫廷版本朱元璋画像(也就是当时朝廷认可的,并由皇宫收藏的)一共有13幅,目前,有12幅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幅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13幅中,有两幅是美的,一幅为坐像立轴,描绘的是盛年皇帝,着龙袍,紫脸膛,黑短须,圆脸蛋;一幅为半身册页,为老年状,长髯皆白。有11幅是丑的,模样大同小异,都是额头、下巴、两颊突出,立眉深目,蒜鼻、猪嘴。此外,南京、合肥、凤阳龙兴寺,也都有遗留下来的朱元璋画像,几乎是清一色的丑像。不光是画像,关于朱元璋的相貌文字上也有记载。《明太祖实录》里说“状貌奇伟,异常人”,“龙资凤质,非常人也”,卷28里说“项肉隐起,后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