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武帝时期的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1
转发:0
评论:0
汉武帝时期的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燕王、齐王的案子,固然很残酷,但这并不是政治斗争的极限。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

  燕王、齐王的案子,固然很残酷,但这并不是政治斗争的极限。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更残酷的是哪个呢?汉武帝时期有一桩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和这件案子的离奇、残酷比起来,燕王和齐王这样的案子就根本不算什么。

  淮南王刘安谋反这件事,可以追溯到上两代人的恩怨。刘安的父亲刘长,是刘邦的儿子,历史上称为准南厉王。刘长的母亲原先是赵王张敖的侍妾,被张敖献给刘邦。后来受张敖谋反案的牵连,投进监狱,当时正怀着刘长。主管官吏当然就把这事报告给刘邦。结果“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史记》卷百十八《准南衡山列传》),刘邦正在气头上,没搭理这件事。

  大家注意,同一句话,《史记》里是“未理厉王母”,《汉书》加了一个字“未及理厉王母”,刘邦不是不理,而是没来得及理。班固又用这么一个字,替刘邦辩护。刘邦对这事没有正面回复,刘长的扇扇又去托辟阳侯审食其,想通过审食其走吕后的门路,把这娘俩救下来。结果呢,吕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嫉妒,又是个怀了刘邦孩子的,不肯援手。审食其看吕后是这态度,也就没再坚持。后来刘长的母亲在监狱里把他生下来以后,就自杀了。

  人间慘剧呀。长大以后的刘长非常恨审食其。他认为审食其要是肯在当时多求求情说不定他母亲就不会死。到汉文帝时,刘长就趁着一次到长安朝现的机会,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刘长上门去找审食其,审食其当然得见。一见到审食其,刘长就把藏在袖子里面的铁锤拿出来,冲着审食其就是一锤子。史书上说刘长“力能扛期”,好家伙,这一锤子下去,审食其那是准死不能活。光天化日之下,刺杀朝廷勋臣,是死罪。

  但一来汉文帝怜悯他的身世,杀人是为自己屈死的母亲讨说法,其志可哀。二来,汉文帝觉得他毕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到这时侯,就只剩他们哥俩了。念在这个情分上,汉文帝也不忍心治他,最终故免了他。但刘长回到封国以后越来越跋扈,所有仪制气派,都比拟天子。杀审食其,汉文帝能容,现在处处要眼天子别苗头,汉文帝能不能容,这就很微妙了果然,没过几年,刘长就因谋反罪被告发。

  汉文帝把刘长召到长安,让大臣们讨论怎么处置。大臣们的结论是要处死。汉文帝说,我还是不忍心杀他,但要惩戒他一下。于是废了刘长的王位,把他发配到地势偏远、查夷杂处的蜀郡严道县。一路上,可不能再用诸侯王的排场,而是用有雄盖的小车,一个具一个具依次传送。刘长这么骄贵的人,哪受得了这个委屈,就在路上而死了。关于这件事,(史记》记载了一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楽尚可春,兄弟二入不能相容。"

  《史记》卷一百十八《准南衡山列传》从“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句话里,大家能辩出什么味道?汉文帝真的像官方记载所描述的那么宽厚仁吗?刘长的死真的完全是由于他骄纵不法,答由自取吗?更关键的是刘长的谋反罪名真的成立吗?即便刘长谋反罪名真的成立,他当年系审食其,这么大的错,汉文帝为什么不及时处罚以示警戒,而是一味宽容、放纵?这使得刘长胆子越来越大,直到不可收拾。至少汉文帝作为哥哥,没有尽到教导的义务。

  如果我们再猜得险一点,当时刘邦的儿子,除汉文帝外,刘长是唯一在世的。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长是汉文帝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汉文帝是不是久有除掉列长之心,故意放纵他犯错,等他恶贯满盈之际,名正言顺地拿掉他?这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春秋时期的郑庄公,灭他的弟弟太叔段,用的就是这种欲摘故纵的手法。郑庄公放纵太叔段为所欲为,直到所有人都厌恶太叔段,然后一举消灭他。不是我跟你过不去,而是你自己找死。

  其实郑庄公的手段非常阴险。汉文帝是不是在学郑庄公?司马迁对这件事一定有看法,虽然没明说,但他在《史记》里记载了这,让我们浮想联。很显然班固也意识到这点。《汉书》在写到刘长这件事时,就比《史记》多出一个情节,花很长的篇幅保留了将军薄昭写给刘长的一封信。信里面,薄昭苦口婆心,千言万语,劝告刘长要该虚谨慎,痛改非。薄昭是谁?汉文帝的同。为什么给刘长写这封信?是汉文帝让他写的。

  班固在《汉书》里面加这么一段,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打消读者对汉文常的猜疑。这封信表明,汉文帝在教育刘长这个问题上,很花心思,可是刘长自己不听。他最后犯这事,能怪汉文帝吗?这是《史记》和《汉书》的又ー个重要区别。列长死后,汉文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就把刘长的几个儿子封为王,其中一个儿子刘安,继承了刘长准南王的封号。但准南王这个封号似乎是被下了魔咒。父亲刘长死在谋反这个问题上,儿子刘安在汉武帝时,又被人告发反。

  更有趣的是,对于刘安谋反这样一桩轰动一时的大案,《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的解读大不一样。刘安谋反的罪名到底实不实,这件案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三位史学家的理解差别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淮南王刘安为什么要造反?淮南王刘安造反案始末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汉武帝刘彻的叔叔。淮南王还有两件千古传世之作,那就是他召集手下编著的《淮南子》和他家发明的做豆腐之法。淮南王志大才疏,优柔寡断、终成悲剧。淮南王厌庶出长子,喜嫡出次子。废长立幼,立次子为太子。那太子乃无自知之明的人,从来不安守本份。太子学剑,亦非一日,他渐觉剑术大有长进,总觉得手痒痒的,于是整天寻思找人比剑。王府上下的门客;他一一地比了个遍。无人不败在他那下三烂的剑术之下,原来是比剑之时,门客们让着他的。他得了便宜不买乖,自以为剑术高超,无人能敌了。忽有随从告诉他:淮南剑术顶级高手是雷被。要是赢了雷被手中的剑,才可以称雄天下。于是,太子天天寻思找雷被比剑。而雷被却左右为难:赢了太子,王府里就不能再呆下去了;输给太子,自己剑道高手的名头就会丢尽脸面。在这种情况之下,雷被坚持不比。无奈太子纠缠不清,只得与之比剑。雷被起先极力退让,无奈太子其势咄咄逼人,后来只得...
· 刘安简介汉武帝时期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生平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博学善文辞,好鼓琴,才思敏捷,奉武帝命作《离骚传》。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其内容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派生他善用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说理,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喜聚书,与河间献王刘德皆以藏书知名。因深得武帝尊重,经常获得武帝的赐书。但他所藏之书,《汉书》称其“多浮辩之书,无实用者甚多。”后以谋反事发自杀。有集,已佚。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汉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而死。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
· 历史揭秘:刘安为何谋反汉武帝失败?
刘安功亏一篑全败在了伍被的嘴上,虽然淮南王刘安以及近亲九族都被灭了,在延尉张汤的提议下伍被即使主动告发也被斩了,但是这个事情,一下子牵连了多少有权有势的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先是衡山王刘赐自杀,在当初刘赐听说刘安谋反后,担心会被刘安吞掉于是自己也屯兵造武器来防备,后来因为刘赐去朝拜汉武帝途径淮南时于刘安聊得甚欢,两人不计前嫌一起商讨谋反的计策,刘安死了,伍被也只是告发了刘安,那衡山王为什么要自杀呢?还是因为家族矛盾,衡山王王后不待见太子刘爽,便在刘赐面前说刘爽的坏话,以达到废掉刘爽另立刘孝为太子的目的,当刘赐上报朝廷请求废掉刘爽时,刘爽告发了刘孝和刘赐他们的阴谋。刘孝得知后听说主动招供可以减刑,便奏请了跟自己一块同谋的人,衡山王听了以后便自杀了,而刘爽刘孝等人也是因为太子之事来了一个鱼死网破,衡山王王后以及九族,全部被处死。网络配图其次便是江都王刘建,说到这个人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
· 清十三陵惊天大案孙殿英偷走的珍宝去向如何
1928年7月,清十三陵传来一声声炮火的轰鸣,附近的人们还不知道,以军队演习的名义在行偷盗之实的孙殿英丧心病狂的打开了慈禧太后的陵墓。众所周知的,慈禧太后嘴里夜明珠,翡翠西瓜等宝物可以说是价值连城。这些不计其数的宝物最终到了哪呢?孙殿英将宝物偷走以后又干了些什么呢?孙殿英盗陵活动正式动手在7月8日,持续到7月10日,先后盗了慈禧陵寝,和乾隆的裕陵。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网络配图孙殿英于夜间派了两辆汽车,运到设在马伸桥的“盗墓临时指挥部”。7月11日凌晨,孙的部属谭温江负责将宝物装上了从司令部调来的20辆大车(一说30辆大车),大车都是事前以军需为名征用的,车夫根本就不知道所运的是宝物。当时,孙殿英召集了...
· 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指洪武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他做了7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譬如,浙江青田人刘基(字伯温),曾辅佐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与淮西朋党集团的矛盾,一直未受重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仅封为诚意伯,岁禄只有240石。而李善长则功封韩国公,岁禄4000石。翌年,刘基告老还乡。然而,由于他曾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不宜入相的话,故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