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没有床,古人晚上是怎么休息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5
转发:0
评论:0
古代没有床,古人晚上是怎么休息的?,汉代以前,地处中原的汉人家庭是没有床的,现代意义上的床,直到汉代以后才由北方

  汉代以前,地处中原的汉人家庭是没有床的,现代意义上的床,直到汉代以后才由北方流传进来的。上古时期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桌椅、床榻这些家具的,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吃饭、工作、歌舞、祭祀、睡觉……一切活动,都在地上进行。中国古人这种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方式称为“席居”。

  所谓“席地而坐”,就是将草席铺在地上以供坐卧。中原地区的草资源丰富,所以,聪明的古人就以草织“席”,以草席为坐卧之具,是谓“席居”。

  而中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他们又因地制宜地发明了“”。又称“筵”,富裕讲究的人家,“筵”上再铺“席”,故“席居”又被称为“筵席”。现在有个常用字语叫“筵席”,就是脱胎于此的。

  席居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一种以“地面”为重心的平面起居方式形成的生活文化制度,是中国的原生文化;而现代与以椅、凳作为支撑工具的“立体”起居方式,如稍后的榻与现代的床,则是西方的起居方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中国的席居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据有据可考的文献资料说明,西周时已有详尽的席居制度体系。这种文化一直延续两汉时期,席居制度发展到巅峰。其后,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对峙,再到杨隋李唐两家胡化汉人相继为帝,席居才逐渐没落。

  但是,这种在中国逐渐消失的文化,却在此后的几千年间继续影响着包括朝鲜、日本乃至澳洲等地的文明。

  比如,现在被日本人称之为自己起居文化的榻榻米,其实就是源自中国的席居制度,只是它们在日本保留的相当完整罢了——直到现代,日本住宅也保留着一间“和室”,只是,席居则由筵(竹制)上铺席变化成日本现今的榻榻米。

  另外,韩国也长期保存了席居制度,直到中国宋朝,几乎原封未动,相当完整。 随着时代变迁,韩国的席居制度在局部进行了细微调整,在保留总体席居大框架的基础上具备了民族的特殊性。直到现代,韩国仍将其传统房屋称之为“韩室”。

  再者,因为远离中原的文化中心,在我们云南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家庭,在保留大量干栏建筑的基础上,现在仍可寻觅到席居文化的痕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晚上没有电灯,古人晚上除了睡觉还能干些什么?
古代晚上没有电灯,古人晚上除了睡觉还能干些什么?现代人的生活似乎到了晚上才是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不过这可要好好感谢发明电以及发明灯的人,不然天一黑就什么都做不了了。那古代既没电,也没灯,那他们在天黑以后又能干嘛呢?有些朝代有宵禁的规定,一到晚上是不能随意出门的,所以基本都是早睡早起。宵禁取消后古人的夜生活也精彩了很多,娱乐方式也逐渐多了起来,其实和现代人一样,晚上都想好好放松一下,只是方式不同摆了。我们都知道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到了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再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便利条件,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出现,我们也能够享受资讯快捷的便捷,很难想象在过去古代,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我们当时的人是怎样生活的。电灯,这样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是有爱迪生在19世纪中期发明的,电灯的出现也是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从此以后夜晚不再是漆黑一片,现在我们的大街上也是灯火通明,...
·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年?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年三十,放爆竹。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
· 古代没有冰箱,古人是怎么制冰的?
周朝之前的年代里有没有人在夏天用过冰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已经可以在夏天的时候用上冰了,在当时周天子所用的冰是夏天的时候从结冰的河里面挑选出一些水质良好的地段凿出的一块块寒冰,然后储藏在专门的冰窖里面,这样来年的夏天就可以使用了。古人的冰窖以及冰的保存古人的冰窖都是寻找一些非常阴凉的地方挖掘建造的,这些地方要常年不能见到阳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太阳所带来的温度将冰窖中的冰迅速融化,之后他们会在冰窖的最底层铺上很多桔梗类或者芦苇类的植物,在铺垫完这些植物之后,他们才会将一块块的冰放入冰窖中,然后在上面再铺垫上一些桔梗植物,这样就能将冰保存到来年了。当然,并不是说通过这种方法保存的冰不会融化,冰还是会融化的,而且融化的还是大部分,随着冰的慢慢融化,在来年的夏天能保存下来的冰就只剩下了三成左右,所以一般在储存冰的时候古人都会准备数量非常庞大的冰,以备融化后留下的冰可堪使用。...
·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新年?
正值正月,新年的热闹还未远去。不知道大家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带我们回味那遥远的年味。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宋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
· 古代没有银行,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呢?
《钱神论》有载:“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表述西晋时期金钱的社会崇拜之高,内包乾坤,外囊天地。中国古代钱币经历由贝壳到铜钱金银再到纸币银票的发展过程,储存也逐渐便利,但古代其实是没有银行的概念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图源于网络根据《人类简史》记载,古人最开始的货币主要是贝壳,它轻便、稀少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古人交换的便利性。后来,随着交易数额的增大,贝壳无法满足需求,逐渐衍生了铜钱、金银珠宝等的货币体系。到宋代,纸质货币--交子出现,更利于货币的统一管理和集散。钱币存在形式的变化也连带着促进了货币储存方式的改进。一、隐藏式存钱。主要表现形式是将钱币通过各种手段藏起来。(1)窖藏。古人多用铜钱,他们会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钱币放在罐子里,埋于地下,需要时再挖出取用。富人资产较多,过多的铜钱不利于保存,他们就会将铜钱兑换成金银珠宝,在地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