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什么会死在秦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8
转发:0
评论:0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什么会死在秦国?,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非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有了商鞅推行的秦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非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有了商鞅推行的秦法,秦国才真正有了灵魂,有了横扫六国的可能。战国七雄中法制最完备的,非秦莫属,那么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何无法立足于秦国,最终身死他国呢?由商鞅到韩非,秦国有个怪现象:秦国因秦法越来越强,但推行秦法之人却大多不得善终。

  师从儒家,却成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师从当世大儒荀子,与李斯同门。荀子开儒家先河,开创了“性恶论”,认为人生下来不是善的,而是恶的,需要通过后天接受教育,规范言行。但荀子并没有超脱儒家思想范畴,对于所谓的恶,荀子主张通过道德约束、教化。

  韩非子不同,他认同荀子的“性恶论”,但对于人性之恶,他主张通过法制约束。韩非子师从儒家,却成为了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法、势、术”相结合。《韩子》一书中,韩非子总结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的主张,灌输新的理念,将法家思想推到了顶峰。

  韩国不喜,而秦王思之如狂

  韩非子作为韩国贵族,对于故国多有庇佑之心,奈何韩王并不看好他的法家学说。善于著书、辩解义理,连李斯都甘拜下风的韩非子,在自己的母国却无伸展抱负的良机。韩王对韩非子弃而不用,尊而不崇,认可他有学问的同时,并不推行他的学说。

  直到秦王嬴政,偶然间读到《孤愤》一书时,感叹道:世间竟有如此人物!询问李斯后,嬴政才知道《孤愤》出自韩非子之手,也就是李斯的同门师兄弟。

  秦军兵临城下,韩王畏之如虎,启用了以“辩才”闻名列国的韩非子,出使强秦。其实,韩非子不仅不是巧辩之士,还患有严重的口吃,也就是结巴。那么结巴的韩非子,为何会以善辩闻名列国呢?

  其实韩非子自己并不善辩,但他教别人怎么善辩。在他撰写的《说难》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向君主谏言的理论,可以说是培养辩才的教科书。

  因此口吃的韩非子,成为了列国盛传的善辩之士,以韩使的身份出使了秦国。

  存韩灭赵,服毒自尽于秦

  嬴政朝思暮想的韩非子终于到了,于秦廷之上,口吃的韩非子慷慨陈词,诉说自己的治国理念。慢吞吞的语速中,传播的是振聋发聩的法家思想,嬴政渐渐地醉了,沉醉在了韩非子描述的法制世界里。

  面对秦廷众臣们的质疑,嬴政力排众议,选择征用韩非子为秦国大员,哪怕他是一个韩人。韩非子和嬴政洽谈颇为愉快,对于韩非子集“法、势、术”为一体的法家思想,他十分赞赏,也不吝夸赞。

  但直到一件事改变了嬴政、韩非子和睦的君臣关系——李斯提出覆灭六国。雄才大略的嬴政,和李斯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先灭掉最弱、也是最近的韩国,然后步步蚕食。韩非子则提出了“存韩灭赵”的不同建议,先留下韩国,出兵征伐赵国,打开东进之路。

  听完韩非子的建议,嬴政十分不悦,灭韩有益于秦,而韩非子过不了故国这一关。“存韩灭赵”之策,韩非子私心极重,他在试图保留韩国,哪怕如此有损秦国利益。

  李斯此人,深谙权谋之术,而且功利心极强。虽然他和韩非子同为荀子高徒,但对于到来不久,却深受嬴政青睐的韩非子,十分愤恨。于是李斯向嬴政进言:韩非子作为韩国公子,来到秦国本就是迫不得已,他不会尽心尽力为大王筹算的。“存韩灭赵”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韩国,他不会在意秦国的切身利益的。

  嬴政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对于韩非子他很喜欢,但秦国的基业重于一切。最终嬴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派人捉拿韩非子。在阴冷的监狱内,韩非子试图通过书信,请求嬴政赦免自己的罪行。但面对大权在握的李斯,韩非小小的要求,也难以实现。

  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地韩非子,眼见在劫难逃,最终服毒自尽,身死秦国。等到嬴政原谅韩非子,决定释放他时,韩非子早已不在人世。

  世间无韩非,法制传万代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在同门李斯陷害,秦王嬴政默许之下,结束了韩国公子的一生。但韩非子是韩国的公子,“法、势、术”的思想却不是韩国之法。

  嬴政很清醒地认识到了韩非子,在法家学术思想上独一无二的造诣。韩非子在秦国没有获得立足之地,但《韩子》中的法家思想却在秦国扎下了根。“法、势、术”等理论,成为了秦国新时期的治国理念。

  嬴政能够成为“千古一帝”,荀子的两位高徒功不可没,凭借韩非子的法家理论思想,李斯亲手塑造了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由于韩非子早早遇害,许多人认为大秦帝国的设计师是李斯,其实李斯更像是韩非子理论的实践者。

  秦国很独特,这个国家自孝公时期,推行商鞅变法起,就和法家思想有了不解之缘。法家使秦国由衰弱,一步步走向了富强,甚至在华夏大地上首次建立了大一统政权。但由商鞅到韩非子,秦国的变法者居功至伟,却不得善终。

  归根结底,在于秦人仰慕的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变法者本人。“画龙画虎难画骨”,秦人学到了法家的真谛——法制非人治,人治不言法。因此,商鞅、韩非子亡故后,他们的法家思想都顺利地传承了下去,融入了秦国的血脉之中,不可剥离。

  “行其法而毁其人,秦也”,嬴政在韩非子亡故之后,并没有过多的感伤,而是推行了“法、势、术”的法家思想。将有限的精力,用到了横扫六合的征途之中。最终,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大秦出现了。韩非子没能在秦国生还,但他的思想融入了大秦帝国,并且流传到了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口吃,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作为韩国贵族,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的情况,多次上书韩王,用法治国,但他的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退而著书,写出了十万余字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治国思想。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赢(ying)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要求韩王让韩非到秦国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他的同学李斯的妒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先把他投入监狱,后逼他自杀。但韩非死后,秦始皇、李斯却把他的思想付诸实施。韩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所以他被称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两人学说的最大...
· 法家代表韩非子生平简介韩非子的死因之谜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史料可证中最后一位子家思想人物。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作为客居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韩非子生平简介关于韩非生平,因目前留存史料有限,未能清楚述之。韩非为韩国的宗室公子。在韩非的年代,韩国为战国七雄中最弱小者。韩非有口吃之毛病。约前255年至前247年间,与同学李斯(后来为秦始皇丞相)一同拜儒家大师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李斯自觉才学不如韩非。韩非将自己的学说,追本溯源于道家黄老之术,他对老子《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著有《解老》、《喻老》等篇。约前247年至前234年间,韩非多次上书韩王游说,皆不为所用。《孤愤》、《五蠹》、《显学》、《难言》等篇著于此时期。之后《韩非子》一书传到秦国,书中《孤愤》、《五蠹...
· 秦国将领桓齮的死为什么会变得扑朔迷离?
桓齮在史书中的记载非常的少,关于他死亡的记载更是扑朔迷离,一直以来对于他到底怎么死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那么桓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流传的他其实就是樊於期的传言是不是真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说到桓齮的死因就不得不提到樊於期了,或许有的读者看到这里会疑惑,不是说桓齮吗?怎么提到樊於期了呢?其实一直一来就有不少学者认为桓齮就是樊於期,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桓齮的死因就很明白了,那他就是为了荆轲取信于秦而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为什么会觉得桓齮是樊於期呢?首先历史上关于他们的记载就很少,樊於期作为一个叛逃的秦将,在秦朝的诸多史料记载之中都不见这个人的名字,最早是出现在始皇15年,而桓齮则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始皇14年,当时他很有可能败于李牧之手,然后逃遁到其他的国家,事件上恰好吻合。然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当时桓齮真的是败于李牧之手,然后逃亡了吗?虽然听起来很合情合理,但是其实未必,一来《战国策》有记载,桓齮是李牧...
· 文化-秦国攻韩只为韩非子
非子,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思想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礼坏乐崩,韩非子提出治国之道――法。这是怎样的治国之道?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韩望喜博士,对韩非子及其法家思想进行了深入解构。对此,深圳晚报今起推出独家策划《法家新说――韩望喜解读韩非子》,分12期,周一至周五连续报道。敬请关注。韩非子韩非子,又称韩非或韩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韩王歇(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融为一炉,是先秦诸子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君主要统治天下,必须依据人性人情。人性饥而食,寒而衣,渴而饮,自私自利,趋利避害,这正是法制可立、赏罚可施的人性基础。其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余万字。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突然下令发兵攻打韩国。一时间,战马嘶鸣,烟尘滚滚,大地震动,韩国告急。韩王安也懵了...
· 费祎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在宴会中被人杀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蜀国的执政大臣费祎,最后他是因为什么才死的?这里跟谁有关系?我们都知道蜀汉国在刘备时期的时候便设立了丞相位置,以至于在后来刘备去世,刘禅继位。可就是因为刘禅威望能力不是很高,后来才有了执政大臣变成大将军一职。很多人也都清楚,当时继承诸葛亮地位的蒋琬,而在蒋琬之后则是费祎。虽然说蒋琬跟费祎的能力跟诸葛亮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最起码他们是继承了诸葛亮一系列的执政方针,就像是有一点“萧规曹随”意蕴。但是费祎的死让人很难以想象,作为一个国家的丞相,最后却是在宴会当中被人给杀死的,而且费祎也是三国时期唯一被被地方杀死的执政大臣。费祎是江夏郡鄳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罗山一带。在小的时候费祎便成为了孤儿,之后便去投靠了自己的族父伯仁。而且伯仁的姑姑还是当时益州牧刘璋的亲生母亲,也就是因为这一层关系,费祎便早早的到了蜀郡进行游学。然后刘备把蜀郡给平定了之后,费祎自然也就是留在了益州。就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