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什么是“射雕手”?他们有多厉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4
转发:0
评论:0
什么是“射雕手”?他们有多厉害?,射雕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射雕英雄传》

  射雕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射雕英雄传》火遍大江南北,男主郭靖武功高强,侠义为怀,尤其是一手射雕神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们都称郭靖为“射雕英雄”,其实,像郭靖这样的“射雕英雄”,蒙古还有许多,只不过,他们的名字都普通一些,叫着“射雕手”。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射雕手”这类特殊的射手。

  何谓“射雕手”?“射雕手”是指北方少数民族中那些射箭技术极为高超,高超到可以射中天上的雕的箭手。不过蒙古的射雕手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是秦汉时期匈奴族的射雕手,那时候,匈奴横行于我国北方草原,匈奴士兵的厉害处,除了马术,就是箭术。《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首领冒顿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万,冒顿特别重视将士们的箭术训练,他制成“鸣镝”,下令:“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要求所有射手无条件服从于他。在此基础之上,匈奴人千挑万选,在射手中选出人来培养成“射雕手”。

  那么,射雕手为什么一定要射雕呢?

  古语说得好:“空中飞鸟,唯雕难射。”草原上的大雕,要想射中它的身体有两大难点:

  1、它的两翼粗壮结实,油油的发亮,伸展开来足有3米长,两翼对身体形成天然的保护,它一拍打,箭便飘飞、滑落;而箭射到两翼上是没有用的,那伤不了雕,必须直直的射入身体之中。

  2、草原上的雕都飞得很高,一般在250至300米的高空上,寻常弓箭手,没有气力把箭射到这么高;好一点的弓箭手,射到了这么高,却又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缟素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练习自已的臂力。

  最后,当射手的臂力足够大,准头也足够准的时候,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射雕手”了。由于射雕手远距离制敌的能力很强,他们常常充当“狙击手”,承担诸如暗杀、侦探、袭击等任务,令人防不胜防。

  草原上有射雕手,中原有神箭手,谁更厉害?

  中原汉族子弟中,也有射箭射得好的,但不叫射雕手,叫神箭手。比如春秋时期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战国策西周策》记载,养由基有“百步穿杨”的能力,并且一箭可以射穿7层铠甲。再比如与匈奴射雕手同时代的西汉神箭手李广,《史记》里讲述了他的故事。他在夜间看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老虎,一箭射中,结果次日发现,射中的只是一块石头,而箭已没入石棱之中。能一箭射入石头之中,试问除了李广,谁还有如此神技?

  那么,匈奴的射雕手与李广相比,谁更厉害呢?巧的是,他们还真的有过一次较量:

  据《史记李广列传》载,有一次,匈奴兵南下侵入汉朝北部边境,沿路抢劫财物、马匹,最后到达上郡,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绥德县。当时上郡守将是远近闻名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将情况告知当时的皇帝汉景帝,请求派兵支援,汉景帝派兵支援后还不放心,派了一名宦官去李广的营地监督和帮助李广训练士兵。

  那宦官喜欢到处游逛,有一次他带了几十名骑兵外出,纵马在广袤无限的大漠上驰骋,中途偶遇三个匈奴人,三个匈奴人没有骑马,是徒步的。那宦官欺它人少,又没有骑马,命令身边骑士纵马斩杀。三个匈奴人转身就跑,然而他们一边跑,一边回身射箭,箭无虚发,力道强劲。不一会儿,三十多名骑兵被射杀的只剩下一二个了,那宦官也中了箭,一路狂奔,回到李广的营地。

  李广很认真的听完那宦官的讲述,作出判断:“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因为一般的箭手,是没有这样的远距离伤敌的能力的。李广取下自己的弓箭,就要上马追赶,他忽然又停下来——追击射雕手可不是开玩笑的,于是他调集了整整一百名骑兵,策马急追。

  那三个匈奴人没有马,走得慢,李广很快就追上了,然而那三人又开始边跑边回身射箭了。李广早有准备,他命100骑分两队散开,每队50人,保持一箭之远的距离一左一右,将那三人纳入包围圈之内,不让他们逃走。然后,李广一个人弯弓搭箭,纵马奔驰,在运动箭,其中二人被射死,一人受伤被俘。《史记》记载如下: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此次遭遇战,李广有两大优势,一是人数众多,二是自己这边都有马匹,三个匈奴手则没有马匹。这是一次力量完全不对等的“比试”,三个匈奴手虽败犹荣。不过,三个匈奴手二死一伤,都是李广射的箭,而匈奴射雕手未伤到李广及其部属,也显示出匈奴射雕手的个人实力还是不如李广。

  然而,李广只有一个,匈奴射雕手则是一个群体,实在很难对付。这也就是北方匈奴族很难征服的一个原因。

  那么,明明李广箭术远超匈奴人,为什么他要用一百人来对付匈奴“射雕手”三人呢?因为,匈奴“射雕手”除了精于进攻之外,逃跑功夫也是一流,很不好对付的,李广用一百人应对,就是想百分百的杀掉此三人,不让逃脱,为死去的骑兵兄弟们报得大仇。另外,在大漠里长驱追敌,很容易落入敌包围之中,人多一点,也好脱身。

  结语:冷兵器时代,射雕手是非常凶狠的存在,令人防不胜防,只不过这样的勇士很难培养,不易形成规模。而且随着武器的进步,特别是射程更远的弩的出现,比如唐宋时期的三弓床弩的出现,使射雕手这样的“远程射手”作用降低,射雕手也便衰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吴十二虎臣都有谁?他们有多厉害?
X被蜀汉五虎、曹魏五子掩盖光芒的东吴十二虎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们都知道蜀汉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对他们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同时,这让人觉得,东吴在整个三国的历史进展中,除了早死的周瑜,自愿挨打的黄盖,并没有什么可以拿的上台面的猛将。事实上,身为三国鼎立的一方,东吴无论是将才亦或者是相才,其实都是不缺少的;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被誉为“东吴四英杰”的将领相信大将并不陌生,但相对于其他的将领可能就了解甚少了!谁说江东无虎将?今天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东吴的十二虎臣!程普,字德谋,为孙坚最早的部下,跟随孙坚南征北战,攻城野战,数有战功,更是在汜水关下斩杀华雄部将胡珍。后随孙策东渡长江,一路上攻城拔寨,助孙策平定江东,为东吴奠定了基础。辅佐孙权时,与周瑜一起分任左右都督,在乌林大败曹操,后又在南...
· 三国时期的黑山军的来历是什么?他们有多厉害?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各地农民土匪纷纷起义响应,黑山军就是就是冀州黑山地区最大的一支队伍。黑山是太行山的南端,地势错综复杂,非常适合打伏击。这个地方出现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支的武装势力,号称是“黑山军”,黑山军首领是张燕。张燕是常山真定人,原叫褚燕,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张燕也组织了一群人占山为王,人数慢慢发展到了上万人,后来和博陵人张牛角联合到一起,张燕推张牛角做老大,有一次在攻打瘿陶时,张牛角被流箭射死了,临死前交代让张燕做老大,于是褚燕就改叫张燕了。后来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周围的一些头目孙轻、王当等人也都投奔了张燕,队伍发展到了百万,号称黑山军。在汉灵帝时期,黑山军攻打过河北很多郡县,此时天下大乱,朝廷根本顾不过就招降了张燕,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张燕也曾帮助公孙瓒打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公孙瓒大败,黑山军也就逃散一些。后来黑山军中的于毒、白绕、眭固等攻打魏郡、东郡等地,这地方属于兖州,当时兖州...
· 西夏到底有多厉害吗他们的装备到底有多强
还不知道:西夏王朝真的很厉害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些喜欢军事的朋友,对于我国古代的军事战备情况,以及行军打仗的将军的策略乃至武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多的兴趣。今天就一夏朝的一支部队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朝代的军队的配置情况和装备情况。这个时候的下场经常被一些不懂历史的朋友们认为技术非常的不发达,因为这个时候只是军事部队形成的初期。但其实夏朝从开国的时候,就由于有非常多能力很强的工匠以及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具有非常深厚的军工技术。像是一些洞里面的壁画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朝代的人们的军事实力和制造武器时候的场景。这个夏朝的时候,已经有工匠能够用冷锻造技术,制作出了各种强大而且坚硬耐用的盔甲类武器了。就像那些骑兵所穿戴的盔甲是非常的坚硬的,而且深受这些骑兵还有将军们的喜爱,因为这种盔甲的防砍防暴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就连一些威力巨大的弓箭也无法穿透这些盔甲,大大降低...
· 大内高手宫宝田有多厉害?武功有多强?
你真的了解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武功到底有多厉害,结果怎么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宫宝田是个传奇。1870年12月,他出生于现山东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小时候家里穷,勉强读了几年私塾,到了13岁就外出打工了。宫宝田被介绍到了北京元亨利米行当学徒,工作很简单,就是捣米和送米。那时候的元亨利米行了不得,专门给北京城的各个王府送米。所以,宫宝田小小年纪,就能借着送米的机会,出入王府。当时五王府有一位教官,名叫尹福,他是清廷大内总管董海川的大弟子,功夫了得,当时正好是五王府的护院总管。话说宫宝田小小年龄,经常去五王府送米,偶尔也会遇到尹福操练府兵。宫宝田就在旁边看着,很感兴趣。一来二往,尹福就注意到他了。很多练武之人都是慧眼识珠,尹福看到宫宝田虽然年龄不大,身材小巧,样貌平凡,但是很机灵,有练武的潜质。再加上经常捣米送米,也有两膀子力气。就这么时间久了,尹福决定收这个徒弟。于是,他...
· 晚清最后一位大内高手有多厉害
大内高手是指在皇宫里武功高强的人,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危。今天要来讲述的是晚清时期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宫宝田,咋一听这名字还以为是日本人,当然不是,人家可是铁骨铮铮的中国人,晚期大内高手。生于1870年死于1943年,宫宝田是晚清十大高手董大川之徒尹福的徒弟。宫宝田年轻的时候就被招入到宫里,因一身武术得到光绪帝的赞赏,被封为四品带刀护卫。曾经多次为光绪帝出生入死,最出名的一次就是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把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安全的护送了除去,此后便十分受光绪帝的青睐。宫宝田23岁时就练就了一身好功夫,特别是他来无影去无踪的轻功,更是让人连连称赞,所以才有了宫猴子这么一个称呼,比喻他身体灵活的就跟猴子一样。从小就受到了师傅尹福的影响,习武之人刚正不阿,精忠报国。然而晚清腐败无能,一身热血却心灰意冷的宫宝田在1905年选择了辞官隐退,此后的17年间宫宝田在民间广传武艺,慕名前来拜师的也是难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