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李世民动手之前要对两人下手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5
转发:0
评论:0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李世民动手之前要对两人下手呢,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故事,欢迎关注哦。李世民还是秦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故事,欢迎关注哦。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便很注意收纳人才,因此他的身边能人辈出。这些人才中,最让太子李建成忌惮的,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却要尉迟恭杀掉这两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房玄龄剧照)

  说起来,早在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房玄龄便投靠了秦王李世民,一直是他不离左右的谋士。

  房玄龄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出身于世宦之家。从小就聪慧好读,年少便知天文地理,能诗善文。再加上他在书法上亦是深有造就,18岁便中了进士,入隋朝廷为官。

  李渊起兵后,有识人之才的房玄龄便投靠了李世民。房玄龄的才学很快折服了李世民,并得到了他的器重。

  房玄龄的价值很大。其一,他在军政事务上能替李世民出谋划策。其二,他写得一手好材料,每次的军事奏章都写得简约易懂,文理清晰,内容丰厚,就连李渊都对他赞叹不已。其三,他不妒贤忌才,从起兵之初,就致力于为李世民搜罗人才,“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就是他举荐的。

  杜如晦也是很有才华的人,早在隋末被征为预备官员时,便为隋朝礼部侍郎高孝基所器重。不过杜如晦心怀大志,认定隋朝败势已定,于是辞官归隐。

  李渊在平定长安后,房玄龄听说杜如晦有谋断之才,于是在他的举荐下,李世民将其召于麾下,并予以重用。

  (杜如晦剧照)

  李世民在与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等人征战时,杜如晦的谋略总是棋高一着,因此立功无数,深为时人敬服。

  房玄龄的主意多,杜如晦善于决断,二人搭档简直是黄金组合,时人称他二人为“房谋杜断”。李世民有了这两人,自然是如虎添翼。

  李世民由于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颇高,再加上有房玄龄替他网罗人才,形成了极大的政治势力。

  这让已被立为太子的李建成大为不安,于是他和弟弟李元吉抱团,决定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在得到李渊的支持下,李建成很快就找借口,将一批能人志士调离了李世民的身边。

  房玄龄是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当他看到这种情况后,第一个规劝李世民应当放手一搏。毕竟政治这玩艺,虽说是骨血兄弟,为了争权夺利,也是会置对方于死地的。

  房玄龄算是说到李世民心坎上了。

  然而,还没等李世民下定决定,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重要谋士,便被李建成调任为朝廷官员。按唐律,朝廷官员与藩王有往来,那是要被处以重刑的。所以,这就意味着李建成折断了李世民的龙虎之翼。

  (李世民剧照)

  虽然房玄龄和杜如晦被调走了,但长孙无忌、尉迟恭和侯君集等人继续说服李世民。

  李世民深知政变风险极大,若是失败就会人头落地,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公元626年,作乱,李建成趁机建议让李元吉去平定。并建议将李世民的部众调到了李元吉的麾下,打算在剪除李世民政治势力后,一举消灭李世民和他的政治小团体。

  李世民别无选择,只得同意。不过由于以往有事一向与房玄龄和杜如晦商量,所以他让长孙无忌去请这两人来议事。

  没想到长孙无忌走了一遭,却只给他带来“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这句话。

  这话让李世民好不气恼,马上把佩剑解了下来,交给尉迟恭,并对他说:“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想背叛我吗?你去把他们带来,他们若不来,你便把他们杀了。”

  不久,房玄龄和杜如晦便化妆成道士,跟着尉迟恭来到了秦王府。

  在一番谋划后,一场杀兄屠弟的政变拉开了序幕,这就是“玄武门之变”。

  那么,长孙无忌为何请不来房玄龄和杜如晦呢?

  原来,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政治高手,他们担心李世民还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他们才故意说出那话激将李世民。等尉迟恭带着佩剑前往后,他们才确定李世民是下定了决心,准备放手一搏了。这当然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所以二话不说,就跟尉迟恭去见李世民了。

  “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给他们记了首功,待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他二人官居宰相,最终成为人生大赢家。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如何评价杜如晦?杜如晦与房玄龄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李世民在大唐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毫不夸张的说大唐的天下,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虽然成为大唐皇帝,但是却在后世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因为他并不是正统的帝国继承人,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他之所以成为皇帝,赖于玄武之变。李世民凭借自己的声望,成为大唐新帝。他能够继位,与杜如晦和房玄龄离不开关系。杜如晦是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谋士,李世民在征战各地和谋夺皇位之时,杜如晦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李世民评价杜如晦:“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房玄龄说:“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杜如晦是一个眼光毒辣之辈,说他善于决断不是说这玩的。杜如晦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唐朝当官的,他最开始是大隋的预备官员。杜如晦后来没有继续在大隋工作,倒不是因为他不受重用。相反杜如晦的上司很看好他,也...
· “房谋杜断”:房玄龄与杜如晦奠定大唐盛世
唐朝在整个历史上都是非常繁华的朝代,特别是当时修建的大明宫,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号称“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在中国历史上也就数到大明宫了。无论是从面积的大小,还是建筑的设计风格,在当时都影响到了很多国家。而阿房宫因为秦二世胡亥就已经亡了,所以说,阿房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不能与当时唐朝的大明宫相比。而唐朝有个李世明,后来的唐太宗,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君王。在他的一生中,将整个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而李世明虚心纳谏,也是非常值得别人称道的一件事情,贤能自然是不必说的。但是,即使再贤明的帝王,也需要得力的臣子,将他架在皇位上,不然那些皇帝在皇帝的宝座上也做得不稳当。而唐朝在李世民时期,有两个非常有能力的大臣也就是房玄龄与杜如晦。李世民对他们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为何房玄龄与杜如晦被称房谋杜断?两人硬生生奠定大唐盛世!当时的李世民还只是一个秦王的时候,杜如晦就被房玄龄...
· 杜如晦是如何发迹的?杜如晦在玄武之变中的贡献
杜如晦是唐朝著名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的高级参谋。后世人说起杜如晦的时候,常常赞扬他的智谋决断,但是很少有人思考他到底是如何坐到后来的高位,让李世民对其信任有加,他死后还罢朝三日哀悼的。杜如晦为人聪慧,才能高卓,很早的时候就闯出了名声。隋朝大业年间,被朝廷征召入官,成为大隋预备官员的一员。当时杜如晦的上司对他十分欣赏,一心想要栽培他。但是杜如晦自己觉得在大隋没有混头,于是就辞官走了。李渊起兵攻入长安之后,杜如晦因为素来有才名,于是就被李世民看中,召入秦王府。杜如晦进入秦王府,开始辅佐李世民。李世民身边能干的人不少,所以杜如晦最开始加入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特别的青睐。让杜如晦一飞冲天,此后平步青云,还依赖于李世民另一位高级参谋房玄龄。李世民身边能人无数,加之他本身也功勋极高,因此受到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的忌惮。李建成害怕李世民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想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上奏李渊,说秦王府里...
· 房玄龄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
· 杜如晦
生平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在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雍州从事,吏部侍郎高孝基很是器重他,赞扬他有应变之才,是栋梁之才。隋炀帝前往江都游玩时,代替王使君判留守事。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经房玄龄周旋,李世民又将他调回幕府。此后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其参谋军国大事,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诸路诸侯。以功勋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不久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李世民的天策府建立后,杜如晦任从事中郎,被画像纪念的天策府十八学士中,以杜如晦为首,其画像上的赞语为:“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任太子右庶子(唐书为左庶子,杜如晦碑为右庶子),不久迁任兵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