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于禁投降之后 为什么曹操不是大怒而是哀叹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4
转发:0
评论:0
于禁投降之后为什么曹操不是大怒而是哀叹呢,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于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于禁是曹操手下资格最老的大将之一,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深受曹操信任,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给关羽,随即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哀叹了良久,说,于禁随我南征北战三十年,为什么到了危急关头,反而不如庞德呢?

  那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为何是哀叹,而不是大怒?曹操为何没有说要杀于禁之类的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仁告急,于禁受曹操之命,督七军去救援樊城,结果,遇到一场秋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都泡在水里,丧失战斗力,而关羽此时率军乘船进攻于禁,于禁只能束手就擒,毫无还手之力。

  于禁被擒后,随即投降了关羽,而庞德被擒后,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于禁的变节,和庞德的宁死不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于禁的污点之一,一生的功绩和声誉,毁于一旦。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曹操听说庞德被杀之后,非常伤悲,为庞德流泪。而听说于禁投降,曹操哀叹了良久,但是,没有说一句要把于禁杀了,或者要把于禁怎么样的话。

  曹操对背叛他的人,非常痛恨,他手下有一个叫魏种的人,曾背叛了曹操,曹操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大怒说,你魏种除非逃到南越或者北胡去,否则,被我抓到,一定不会放过你!

  《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初,公举种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这意思是就是要杀魏种,可见对背叛他的人的痛恨。不过,后来曹操抓住魏种,因为爱才,也没杀魏种。

  而于禁投降,背叛了曹操,曹操却只是哀叹了几句,说于禁怎么在危难时刻,反而不如庞德呢?

  曹操这么说,其实,没有责怪于禁,只是对于禁没有在危急时刻继续对自己忠心感到意外和失望,感到痛心,但是,因为想到于禁以往的战功,他也不忍心对于禁再继续落井下石。

  曹操是很念旧情的,就像当初抓住背叛他的陈宫,曹操不想杀陈宫,一直劝陈宫一样。所以,就算于禁回来,相信曹操也不会杀了于禁,也会安慰于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于禁投降之后受世人诟病,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于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时期,有很多的降将,因为那个时代非常的纷乱,所以改换阵营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令人疑惑的是,于禁在投降之后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这和于禁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于禁平时给自己树立的人设就是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他经常训导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忠诚于自己。但尴尬的是,在对阵的时候于禁本人却最先选择了叛变。如果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形容他,于禁就是人设崩塌,而且还是非常彻底的那种。于禁的言行不一致,这是人们主要谴责他的地方。如果之前的时候于禁不是喜欢给自己标榜忠诚,人们也不会如此批判他。其次,这和于禁叛变的人有关系。曹操是那种锱铢必较的人,于禁在背叛他之后,曹操是想尽办法诋毁他。如果他背叛的人不是曹操,而是刘备,那么于禁的境遇会有很大的差别。刘备对孟德非常的好,但是他最后选择了叛变。面对这种情况,刘备不但没有责怪他,...
· 于禁投降关羽后,曹操为什么不生气?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于禁投降关羽,曹操为何是哀叹,而不是大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于禁是曹操手下资格最老的大将之一,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深受曹操信任,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给关羽,随即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哀叹了良久,说,于禁随我南征北战三十年,为什么到了危急关头,反而不如庞德呢?那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为何是哀叹,而不是大怒?曹操为何没有说要杀于禁之类的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仁告急,于禁受曹操之命,督七军去救援樊城,结果,遇到一场秋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都泡在水里,丧失战斗力,而关羽此时率军乘船进攻于禁,于禁只能束手就擒,毫无还手之力。于禁被擒后,随即投降了关羽,而庞德被擒后,宁死不降,被关羽斩杀。于禁的变节,和庞德的宁死不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于禁的污点之一,一生的功绩和声誉,毁于一旦。《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建安二十...
· 于禁为什么会投降三国中于禁怎么死的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有次和孙权同骑马出行。虞翻见二人并排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更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孙权立刻喝止。随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演乐曲时伤心流泪,虞翻又指于禁是装可怜。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曹丕即位,孙权称臣。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
· 关羽真的是刘备的兄弟吗为什么被杀之后不是先报仇而是称帝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三国刘备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然而,占领汉中不久,关羽孤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但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于公元220年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由此,对于刘备势力来说,公元220年前后既是一个巅峰,也是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众所周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的感情深厚。在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应该第一时间为关羽报仇。不过,在关羽被杀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在成都称帝,从而建立蜀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关羽被杀后,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是称帝?为何不先替兄弟关羽报仇呢?一首先,刘备之所以第一时间称帝,而不是为关羽报仇,愿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
· 揭秘害死庞德的竟然不是于禁而是另有其人!
三国曹魏名将庞德,为曹操效力,樊城被围,于禁率领七军救援,庞德为先锋,抬棺大战关羽,曾一箭射中关羽的前额,但最终因为天降大雨,汉水暴涨,军营被淹而兵败,于禁投降,庞德誓死不降,被关羽所杀。害死庞德的是于禁吗?不是,而是另有其人,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小说《三国演义》中说,是于禁害怕庞德抢了头功,抢了自己的风头,不让庞德进攻,下令在樊城北十里,依山下寨,并故意让庞德所部屯扎在自己后面的山谷里,导致整个大军被水淹没。《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庞德累欲动兵,于禁只不允,乃移七军转过山口,离樊城北十里,依山下寨,禁自领兵截断大路,令庞德屯兵于谷后,使德不能进兵成功。但小说是小说,不是正史,不能相信。那究竟是谁下的命令,让兵士驻扎在山谷里呢?在正史《三国志》里,有明确答案,下命令的不是于禁。《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