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经历安史之乱的诗人们,后来结局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5
转发:0
评论:0
经历安史之乱的诗人们,后来结局如何?,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诗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历史上,将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诗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历史上,将盛字加在一个朝代前面,盛唐是唯一的。而盛唐也确实对得起这个盛字,国力之盛,人才之盛,一时空前绝后,还国际范儿爆棚。

  文化领域,盛唐诗人是最璀璨的,在那个高度张扬个性的时代,他们尽情挥洒着才华,憧憬着美梦,将短暂的人生活成了后世眼中的永恒。

  然而,就在之时,安禄山的铁蹄踏碎了所有人的美梦,也改变了盛唐诗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里,他们不得不与之浮沉,甚至被拍碎在风浪里。

  盛唐成名诗人中,孟浩然、崔颢、王之涣、王翰等人在安史之乱前过世,我们重点聊聊以下几位。

  王昌龄——沉沦下僚,无辜惨死

  王昌龄的前半生是励志的,出身农民家庭的他,不得不依靠农耕维持生活。他没有放弃,耕读传家的儒家士大夫传统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三十岁那年,王昌龄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一举进士及第。长安十年,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他见识了盛唐的繁华,开阔了眼界,在长安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公元738年,王昌龄贬往岭南。第二年,遇赦南归的他在湖南邂逅了李白。这是两位大诗人的第一次见面,却一见如故,分别之时,留下了依依不舍的诗篇。

  告别了李白,王昌龄又前往襄阳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兴奋莫名,不顾自己的身体,执意陪他吃水产品。不料,孟浩然竟因此痈疽复发而死。

  回到长安后,王昌龄依然是不入流的低级官吏,终其一生,不是县丞,就是县尉,连个县令都没混上。尽管如此,他的诗名还是传遍了天下。

  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被迫离开龙标,返回故乡。路过亳州时,丧心病跨的刺史闾丘晓竟然把他杀了,诗家天子就此陨落,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年,安史叛军围攻睢阳,闾丘晓按兵不动,宰相张镐大怒,杖杀了他。行刑前,闾丘晓求情道:“有亲,乞贷余命。”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王维——接受伪职,因祸得福

  相比王昌龄,王维是个幸运儿。

  王维堪称神童,从小光芒万丈,是无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十五岁时,王维去京城应试,由于写得一首好诗,工书善画,还精通音律,很快成为长安达官贵人的座上宾。

  在京城风光了十几年后,王维三十岁时状元及第,被授予太乐丞。行事不拘细节的他,不久就闹出了幺蛾子,因触犯皇家忌讳,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公元735年,张九龄执政,王维时来运转,回朝担任右拾遗,后调任监察御史。之后的二十余年里,王维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成了终南山的闲云野鹤。

  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没来得及逃跑,被迫接受伪职,这可是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唐肃宗收复长安后,王维有叛国之嫌,按律当斩,下狱审讯。

  关键时刻,他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缙站出来了,王缙平叛有功,愿意削籍为哥哥赎罪。王维就此保住了一条命,被降授太子中允。

  或许是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变得务实,王维在经历风波后因祸得福,先是升任中书舍人,最后官至尚书右丞,副宰相级别的高官。

  也许晚年的王维并不喜欢那样的自己,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他是幸运的。

  李白——站错队,潦倒而终

  盛唐诗人中,李白是最潇洒的那个,一生不是在旅游,就是在旅游的路上喝醉了酒。

  他也曾风光过,被贺知章惊为天人,成为唐玄宗的御用诗人。在长安的日子里,他笑傲王侯,接受着万千粉丝的仰视。那一刻,他是大唐的象征。

  李白是不合群的,也不是俗世中人。仅仅两年时间,他几乎把达官贵人得罪光了,唐玄宗也受够了他的臭脾气,他被迫离开了长安。

  离开长安后,他在洛阳偶遇杜甫,两人一见如故,“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火星撞地球般的相会,失意中的相知更显珍贵。

  第二次相约,高适也加入了这个高端讨论组。分手后,李白在杜甫心里生下了根。

  数年之后,安史之乱的消息传来,已年过半百的李白慨然而起,投笔从戎。这是他最后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他要证明自己。

  然而,李白站错了队,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军队。不久,李璘被定性为谋反,而平定李璘的正是他曾经的老朋友——高适。

  最终,李白被判流放夜郎,带着复杂的心情,他踏上了贬谪之路。尽管没过多久他就被赦免,但此时的李白已然是人之暮年,仕途无望,身体江河日下。

  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李白连生计都是问题,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投靠族叔李阳冰,于安徽当涂潦倒而终。

  高适——因缘际会,功成名就

  高适的前半生和王昌龄一样,一面躬耕,一面苦读,寄希望于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惜的是,他没有王维那样的天才,多次应试落第,四十多岁还是一介布衣,奔波于达官贵人的幕府。讨生活的不易,让他无比珍惜每一个机会。

  公元744年的秋天,高适偶遇李白和杜甫。当时的李白已是名满天下,而杜甫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共同的爱好和抱负,让他们相谈甚欢。

  五年后,高适时来运转,在张九皋的举荐下,应有道科中第,被授予封丘尉。

  这一年,高适已经四十六岁,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的做好每件事,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三年任满,高适进入哥舒翰的幕府担任掌书记,收获良多。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亲历了哥舒翰的失败,之后一直跟随在唐肃宗身边。

  永王李璘擅自东巡时,高适等来了自己的机会,他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参与讨伐李璘。讨平李璘后,高适又参与了解围睢阳。

  安史之乱中的出现表现,为高适赢得了后半生的政治资本,先后担任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盛唐诗人中,他是最励志的那一位,真正实现了封侯拜将的人生理想。

  杜甫——流落江湖,以诗为史

  杜甫出身官宦世家,青少年时代过着人人羡慕的官二代生活。

  二十岁前,他见过很多大世面,公孙大娘的剑舞,岐王府上李龟年的歌声,玄元皇帝庙里吴道子的真迹,都开阔了他的眼界。年少成名,连李邕、王翰这样的前辈都来屈尊拜访。

  二十岁那年,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过了五六年裘马轻狂的日子。

  公元741年,父亲杜闲的去世,让杜甫不得不承担起家庭重担。他忽然发现,除了满腔抱负和满腹才情,自己竟别无它物。

  和李白相遇之时,杜甫正处于苦闷之中,他立刻被李白的光芒万丈所吸引,分别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这位老朋友的一举一动。

  为了谋得一官半职,杜甫长期寄居长安。科举失败后,他开始走起了后门,到处奔走献赋,十年时间一无所获,差不多成了个废人。

  直到安史之乱的前夕,杜甫才不得不接受河西尉这种小官。当他风尘仆仆的赶回家时,却发现小儿子已被饿死。

  安史之乱中,杜甫抛妻别子追赶唐肃宗,半路上被抓获。因为官小,没人把他当回事,杜甫得以逃出叛军,成功投奔了唐肃宗。

  唐肃宗念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将其任命为右拾遗。不过,杜甫很快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因挽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贬到华州,担任司户参军。

  之后的日子里,杜甫再也没能回到中央。地方上乱成一锅粥,他所担任的官职有名无实,被迫流落至四川,投靠了严武。

  严武死后,杜甫离开成都,曾在夔州过了一段安定的日子。之后,杜甫思乡心切,想回到河南老家。不料,一路上战火不断,再加上囊中羞涩,终究没有成行。

  公元770年的冬天,在一条潭州前往岳阳的船上,杜甫闭上了那疲惫的双眼。

  杜甫的后半生是悲剧的,流落江湖如丧家之犬。但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下,他没有停下自己的笔,记录着那个时代的苦痛,顽强的追求着艺术上的自我突破。

  如果没有诗歌,杜甫终究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但他用诗歌完成了自我救赎。于个人,是不幸;于历史,是大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的诗人们都在干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有很多时候,在说起历史上某单一事件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要把这些事件串联到一块儿呢?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比如说唐朝时著名的安史之乱,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和安史之乱有牵连,大家也知道;那除了他们,唐朝的诗人圈其他人都在干啥呢?下面就详解一下,在安史之乱这段时间,那些被牵连的诗人们,究竟都发生了什么!看完会发现,高适最让人唏嘘,李白的处境,相对还算好的了。首先看下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755年12月。爆发之后,唐玄宗就派大将封常清驻守洛阳,高仙芝领兵东征。但叛军攻势很猛,没多久洛阳就被攻陷,封常清、高仙芝没办法,退守到潼关坚守。可这时,唐玄宗听信谗言,杀了封、高两人,起用老将哥舒翰出马,镇守潼关。然后,咱们的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就出场了。高适是3年前来到哥舒翰手下任职的,当了一个“掌书记”,哥舒翰被调到潼关后,高适也跟着去了。没多久,哥舒翰...
· 公孙瓒手下的三大名将,后来结局分别如何?
公孙瓒手下的三大名将,后来结局分别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公孙瓒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话把三国时期有实力而且名气大的将领列举了出来。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们的名气很大,实力也很强,但是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很多高手是不为人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曹操,刘备,孙权是无可争议的三大霸主。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公孙瓒这个人物,作为曾经北方傲视群雄的霸主,他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从基层做起,凭借着自己的领导才能步步高升,最后成为一方霸主。他凭借的不仅仅是他的实力,优秀的部下同样重要,他手下有三大名将,个个英勇善战,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这三名将领就是田豫,赵云和严纲。最终这三位将领分别效力于不同的霸主。赵云在这三位将领之中算是名气比较大的,一方面是实力,另一方面也是他效力于刘备的原因。赵云可以说是倾尽全身的力量来辅佐刘备,当曹...
· 晋灵公最宠信的大臣是谁?他后来结局如何?
晋灵公是个无道的昏君,他的宠臣一定不是什么好人,俗话说蛇鼠一窝,能和晋灵公志趣相投的只能是那些宵小之辈了。《史记》中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人,他叫做屠岸贾,是晋灵公身边的第一宠臣,至于受宠的程度嘛,就要用比较法来看待了。晋灵公喜欢养狗,这些狗可不是乖乖的宠物犬,而是大型犬科动物凶恶的恶犬。晋灵公尤其喜欢他的恶犬,可能他还给它们取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只要有人不像尊敬他那般的尊敬他的狗狗们,他就会杀掉那个人。也就是说,他将自己和狗相比了。有的人不信邪,惹怒了晋灵公的狗狗们,晋灵公果真就下令将其处死了。此后国家的臣民见到这群狗只想绕着走。说来也奇怪,这些狗很排斥其他人,见到了晋灵公以外的人就会不停的叫,好像随时要冲过来咬你一口的模样。但是这些狗和屠岸贾尤其的亲近,它们能够大摇大摆的穿过街道,甚至将肉摊老板的肉给叼走,将老百姓家中的家禽叼走。它们吃不完的肉,就会自动的送到屠岸贾的家门口去。据说每天屠...
· 晋灵公最宠信的大臣是谁?他后来结局如何?
晋灵公是个无道的昏君,他的宠臣一定不是什么好人,俗话说蛇鼠一窝,能和晋灵公志趣相投的只能是那些宵小之辈了。《史记》中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人,他叫做屠岸贾,是晋灵公身边的第一宠臣,至于受宠的程度嘛,就要用比较法来看待了。晋灵公喜欢养狗,这些狗可不是乖乖的宠物犬,而是大型犬科动物凶恶的恶犬。晋灵公尤其喜欢他的恶犬,可能他还给它们取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只要有人不像尊敬他那般的尊敬他的狗狗们,他就会杀掉那个人。也就是说,他将自己和狗相比了。有的人不信邪,惹怒了晋灵公的狗狗们,晋灵公果真就下令将其处死了。此后国家的臣民见到这群狗只想绕着走。说来也奇怪,这些狗很排斥其他人,见到了晋灵公以外的人就会不停的叫,好像随时要冲过来咬你一口的模样。但是这些狗和屠岸贾尤其的亲近,它们能够大摇大摆的穿过街道,甚至将肉摊老板的肉给叼走,将老百姓家中的家禽叼走。它们吃不完的肉,就会自动的送到屠岸贾的家门口去。据说每天屠...
· 晋灵公最宠信的大臣是谁?他后来结局如何?
晋灵公是个无道的昏君,他的宠臣一定不是什么好人,俗话说蛇鼠一窝,能和晋灵公志趣相投的只能是那些宵小之辈了。《史记》中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人,他叫做屠岸贾,是晋灵公身边的第一宠臣,至于受宠的程度嘛,就要用比较法来看待了。晋灵公喜欢养狗,这些狗可不是乖乖的宠物犬,而是大型犬科动物凶恶的恶犬。晋灵公尤其喜欢他的恶犬,可能他还给它们取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只要有人不像尊敬他那般的尊敬他的狗狗们,他就会杀掉那个人。也就是说,他将自己和狗相比了。有的人不信邪,惹怒了晋灵公的狗狗们,晋灵公果真就下令将其处死了。此后国家的臣民见到这群狗只想绕着走。说来也奇怪,这些狗很排斥其他人,见到了晋灵公以外的人就会不停的叫,好像随时要冲过来咬你一口的模样。但是这些狗和屠岸贾尤其的亲近,它们能够大摇大摆的穿过街道,甚至将肉摊老板的肉给叼走,将老百姓家中的家禽叼走。它们吃不完的肉,就会自动的送到屠岸贾的家门口去。据说每天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