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赶考都怎么去的 他们一般都坐什么工具
你们知道书生赶考都坐什么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今有国考,古有科举。我们从电视剧里经常看到书生进京赶考大都是背着书箱,风餐露宿步行好几个月才能到京城,如果是从偏远等地,比如云贵,那样岂不是要走上一年。
差不多就是这样,条件好的,可能“打的”:雇佣骡马车辆走一段,也有租船的。有的可能还带着书童等服务人员,也有结伴而行的,条件差的,只有跋山涉水了。
明清科举三年一轮:第一年乡试;第二年会试;第三年殿试。进京赶考那是在会试阶段才有的事情,也就是说举人才有的资格。
全国各地举人进京赶考,首先得看所在地到京城的距离。
隋唐时都城在长安,各地人到长安考试,但是有时候皇帝也会临时让人到洛阳考试,唐玄宗时期曾在长安洛阳八次面试科举应试者。考生主要走驿道,因为隋唐的驿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很强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最好的证明。隋炀帝开通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至此南北方考生又多了一条便捷的进京路线:坐船。
北宋,由于五代十国的战乱,运河堵了,洛阳失去了航运中心的地位,于是就定都开封。河南考生顺其自然沾了光,南方人又得划船过江,同样被黄河拦截住的北方考生也不怎么好过,也得转过头,收拾好包袱乘坐木排先渡过黄河在说。
直到南宋,迁都临安,江浙人捡了个大便宜,而河南人就得跨淮过江,四川人只能顺长江飞流直下,沿路山高峡深,浪高礁,危机四伏,稍差片刻,一船的学子就会“拍在沙滩上”。
而金国,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科举重视程度远比辽元,金国一共迁了3次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东南),中都燕京(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形成一条狭窄的地带,好在都是北方考生,距离还可以接受,再说了南方考生也不归金国管。
元朝的科举就显得格格不入了,自忽必烈废科举之后40年(1313年),才恢复科举制度。但是元朝疆土太大,各地考生离大都(今北京)太远,尤其是南宋旧地的考生,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也就算了,更让人凉凉的是元朝科举还带有严重的民族歧视。好在1293年,元代挖通了京杭大运河,为以后明清两代的考生多了一条进京捷径。
明清定都北京,有了京杭大运河加持,南方考生一般先是步行或者水道找到长江,然后坐船到南京通过运河坐船到北京。如果水道不方便的,那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去考了,所以明清两代,参加科举的以江浙湖广一带最多,状元也基本产自这些地方。
到了清朝后期,正好赶上了工业近代化,有了洋务运动加持,铁路、轮船瞬间拉近了考生与京城的距离。比如江宁(今南京)到京师(今北京),需要坐船一个多月,陆路(骑马或坐马车)二十天。后来津浦铁路通车,只需要两天时间就可以了。
总之,古人进京赶考路途遥远,时间至少以月累记,像广西、云南等地确实偏僻点,路比较长,估计乡试放榜就要开始赶路了。所以进京赶考开支非常大,好在朝廷有交通补贴。
北宋太祖开始,凡进京赶考的士子,皆"往来给券,券,即驿券。就是说可以在官府开办的沿路驿馆里免费住宿。交通工具之类也很多元,车船马都可以,清末有件事叫做“公车上书”,公车的意思就是公家的车马,当然朝廷也搞公车改革,所以后期都是折算成路费直接发放的。
比如清代的“会试盘费银”就是清政府资助会试士子的旅费,顺治二年“举人公车由布政使司给予盘费,各按其省份至京之道里远近以为差。”其中规定:“安徽二十两,江西、湖北皆十七两,福建十五两,......直隶、四川皆四两,山东一两,广东二十两,惟琼州府增十两,每名三十两,于领咨日给发。”这里有一点搞不懂,四川离北京还远些,才4两银子。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其实有些考生进京赶考就再也没有回来,不是因为名落孙山,而是交通意外。进京路途太过遥远,无论走路、骑马、坐车、乘船,有时也会发生事故。如道光二年(1822年),昆明举人尹尚廉上京城会试,走到距京城不远的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时,这哥们却突发奇想坐船走捷径,没想到到京城的小船说翻就翻,可怜这位饱读诗书的尹尚廉竟溺死他乡。
进京赶考、登科及第是改变古代文人命运几乎唯一的捷径,纵然有千辛万苦,也要轰轰轰烈、荡气回肠。对比过去,现在有汽车、高铁、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公务员考试也不用追云逐月、跋山涉水好几月。
我想古人会羡慕现在的我们,但是倘若他们看到现在成千上万的国考、省考大军卡在独木桥,也没什么好羡慕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