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战场上的战鼓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真的是鼓舞士兵的士气所用的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08
转发:0
评论:0
古代战场上的战鼓到底是用来干嘛的真的是鼓舞士兵的士气所用的吗,古装影视剧作品里打仗时总会有士兵在部队后方镭战鼓,配合战场的肃杀气氛和战鼓的

  古装影视剧作品里打仗时总会有士兵在部队后方镭战鼓,配合战场的肃杀气氛和战鼓的闷雷声,给予士兵很大的士气,让士兵勇敢的向前战斗厮杀,给大家呈现出古代战场上的辉煌惨烈,那么古代战场上的战鼓真的是用来配合战场的气氛和鼓舞士兵的士气所用的吗?

  今天带大家看一下古代的战鼓。先说下战鼓怎么来的,《帝王世纪》记述中黄帝与蚩尤大战前命令应龙和大鸿去抓两只神兽,它们分别是雷兽和夔牛,用这两只神兽的皮和骨头在五十天内做成了八十面战鼓,一百六十根鼓槌,在逐鹿大战的时候,黄帝指挥八十面战鼓一起擂动,黄帝的士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士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于是蚩尤的军队在还没有交战就已经被震得没有了战力,黄帝趁机发起了攻击,一举打败了蚩尤,这是战鼓的传说。

  战鼓的声音犹如闷雷一样,在战场的士兵能从这声音中稳定自己的心神,提高士气!《曹刿论战》里提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翻译过来就是: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所以战鼓对军队的士气提升很重要,但是战鼓提升的士气是有时间效应的,在战场上你死我亡的情况下,士兵不可能只靠战鼓就能士气长盛不衰。虽然提升士气有时间限制,战鼓提升士气还是很重要的,三国里不是也有张飞擂鼓的场面吗?可见战鼓对军队的重要性。

  战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指挥。《荀子·议兵》中提到:“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思就是,听到鼓声就前进,鸣金后退,比喻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大家都知道战场上军队要如臂使指,才能战胜敌军,怎么样才能做到如臂使指呢?这就需要很多的军令传达系统,在古代时候没有电子通讯设备,信息出传达会很慢,但是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发明了很多指挥军队的器具。一般古代战场上两军对垒,准备进攻响起的是战鼓,战鼓要传达给军队的意思是鼓起勇气冲锋陷阵,如果听到鼓声没有前进者,是要被斩杀的。还有一个情况是需要响起鼓声的,那就是追击,开头《曹刿论战》里提到:“公将鼓之”,意思就是击鼓追击,在敌军溃败的情况下敌军士气低下,四散逃跑,在这种情况下,击鼓给军队传达到我军即将胜利,我军士兵就会鼓起士气英勇作战,敌军听到我军的鼓声就会被削减士气,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就可以扩大战果。

  好了,古代战场上的战鼓作用就介绍到这里,如今科技的高度发展,各种高科技在不带的飞速发展,但是战鼓这种精神文化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像先辈一样勇往无前,敢于在战场上厮杀的勇气,东风吹,战鼓擂 ,美人醉盼君回捷报飞壮士归,为后世的人民拼下一个美好的未来。古代战场上要击鼓,为什么古代打仗还要带个乐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始皇铜车上的伞到底是用来干嘛的真的只是遮风挡雨这么简单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铜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现代人得益于科技的力量,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还能做出很多古人办不到的事情,不过当我们仔细的研究历史,会发现其实古人的智慧远超我们的想象。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的皇陵也一直没有揭开神秘面纱,那个时候帝王出行或者是打仗,都会乘坐铜车,由四匹马拉动车辆行驶。而“秦始皇铜车”上会有一把很大的伞,我们以为它就是遮风挡雨用的,其实把它拆开竟是一套武器,这是什么黑科技?秦始皇铜车上面的那把伞来历不一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打造的,这位鲁班可不要想成是王者荣耀里的小短腿,人家可是实实在在的机关大师。这把伞是秦始皇出行时候的必备物,它撑开时候的遮挡范围很大,能够遮风挡雨,这只是表面上大家看到的基本功能,实际上这把伞暗藏玄机。鲁班大师出手自然不会是凡品,这把伞的每一个接口都有机关,可以很快速的拆卸下来,这上面还设计了自动闭锁...
· 古代官场上的“天人大战”
政府是由官员构成的,官员们可以分作两类,不顾百姓死活甚至坑民害民者是一类,他们是隐藏在政府内部的敌人。心中只有长官而没有百姓,这样的“人”只配做官不配做人人在官场,很难不顺应官场规则,否则很容易遭受淘汰。凡人都会有良心,或来自家庭熏陶,或来自读书教育。即使人在官场,也时刻受到良心的监督。人生总会有几个特殊时刻,在良心和规则之间煎熬。现在有一个说法叫做天人大战,其中的天是天地良心,人是官场规则和个人利益。唐高宗时,在武陟县发生的一个故事,再次证明古今同理。河南武陟县,隶属焦作市。唐时,武陟也是一个县,隶属怀州。而怀州,有时属于河北道,有时属于都畿道。连续几年的天不作美,武陟县发生了旱灾,并引发饥荒。县政府是有粮仓的,要不要给饥民发放粮食,县政府的官员之间观点不一致。县尉员半千积极劝进,希望政府放粮。而县令殷子良坚决不同意。县令是长官,县尉是属下。看见饥民受苦受难,员半千虽然同情又能怎样,天人...
· 古代的女子真的足不出户吗?足不出户到底是用来形容谁的?
由于古代农业社会物资极度贫乏,平民家庭里光靠男性劳作是无法维持生计的。因此,家中妻女必须参与各类生产活动,不可能终日足不出户。能让家中女性成员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越”,往往都是相当富有的上层阶级,但也远没有后世想象中那么夸张。历代女性出行,犹以唐代贵妇出行的场面最为壮观。杜甫在其名作《丽人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初时,贵妇出行往往要披带遮掩,不能以面示人。但到开元年间,风气渐渐开放。从驾的骑马宫娥头戴胡帽,靓妆露面,民间不论士人庶民,都争相模仿。甚至还有的女性骑马时露髻驰骋,或干脆身着男装(《旧唐书·舆服志》)。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在那个时代不论阶级高低,社会风气对女性出行已没有多少束缚。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展现了当时贵妇出行时的风貌至宋代时,女性出游仍很普遍。南宋《武林旧事》...
· 牛庄战役的影响:极大的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牛庄战役简介中指出此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光绪皇帝旧照光绪二十一年,日军由海城兵分两路进攻牛庄。清军徐邦道、李光久、魏光焘等将领率部奋勇杀敌。提督谭桂林、邓敬财等壮烈牺牲,士兵伤亡惨重。平壤战役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屡遭失败,而李鸿章又避战求和,致使大连和旅顺等地先后被日军攻陷。清廷批准翁同龢主张征集湘军的建议,募军北上,并征召刘坤一督办东征军务,驻山海关,节制关内外各军。后来清军对已被日军第1军第3师团侵占的海城发起反攻。但清军误中日军诡计,再次被打败,后来日军继续向攻,兵锋直指战略要地牛庄。牛庄地处海城以西25公里,西通锦州、山海关,南联营口、田庄台的后路,是清军运送粮饷兵械的要道,而且当时各军粮草、辎重尽在牛庄。这是牛庄战役简介中突出强调的内容。史料记载当时日军兵分两路,同时向牛庄进犯。在经过一昼夜激烈的外围战和惨烈的巷战后,虽然日军每占领一座建筑物,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 沉香的碎料都用来干嘛了?
好的沉香,好的洗工,味道好,卖得好价钱那是理所当然的。沉香贵有贵的道理这个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你要接受他的品质就必须接受他的价格,最近见过的假货让我应接不暇,这个造假水平确实有厉害的。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今天的主题。洗木的用意就是去除杂质保留树脂,因为白木烧起来的味道像枯枝,如果比例大于结香树脂时就会掩盖掉芳香的沉香味,令味道变得浑浊难闻。所以说可以直接上炉烧的沉香都算是不错的级数,其内含的结油量至少要达到百分之40%,这些都算是已加工挑洗的类别,行内一般称它为阿拉伯料。这是以燃烧沉香熏香的角度来说。但是当一片沉香洗工不好又或者洗不干净怎么办呢?结果有几个。第一个可能性是会被买家挑三拣四,东扣西扣,要你拿回去再洗或者甚至拒绝交易。这是因为买卖木是以重量计算的,当白木或杂质太多的时候买家很难判断此木的真正含油量和实质净重。第二个可能性对方要求以较低的价格买入,然后自己回去再进一步进行挑洗。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