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代清朝进京告御状有多难?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4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代清朝进京告御状有多难?,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视剧或者小说戏文之中,经常看到有人进京告御状,也就是直接向天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视剧或者小说戏文之中,经常看到有人进京告御状,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状,最后得以申冤,是皆大欢喜。

  那么古代社会中,进京告御状真的那么简单吗,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个庞大帝国的建立是很困难的,开国皇帝是需要历经各种苦难加上大气运,才可以打下这片天下。而帝国建立以后的治世其实也很难,毕竟要维系一个如此之大的帝国。

  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模式之中,虽然皇帝个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与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会之中,庞大的官僚机构在治理帝国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贪官污吏,总是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冤案发生。而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决,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毕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里,就是最后的仲裁,就是最后的“青天”。

  对于这一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许平民百姓或冤案当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诉冤屈,一般称之为叩阍制度。说白了皇帝本人为人民树立了一个最后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于对于朝廷失去信心,以这种制度来弥补庞大官僚机构的弊端。

  但制度虽好,但不一定落实的好,现实中可不像影视剧亦或小说戏文中那般进京告御状,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状,其实是困难重重的,有时候皇帝甚至会置之不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来说说。

  一般来说直接向皇帝告御状,称之为叩阍。虽然皇帝是最后的“青天”,但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劳国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时期开始形成定制,朝廷根据申冤地点的不同对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区别,直接跪拜宫门或是叩谒皇帝车驾为“叩阍”,在都察院、步军统领衙门、通政司等处投递呈词者,被称之为“京控”。

  说白了京控脱胎于直接向皇帝告御状的“叩阍”制度,两者的本意差不多,但无疑京控减轻了皇帝的负担,使人进京告御状的对象不只是皇帝一人,还可以通过诸如都察院、步军统领衙门、通政司等处来间接的告御状。

  为了使申冤人员更多选择京控,所以叩阍的成本很高,一般获罪的几率很大,别说申冤不实惩罚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么也有很大可能性获罪。

  而京控就不一样了,只要得实就可以得到“免议”也就是无罪的结果,即使是诬告,有时候获罪也较轻。

  这样一来,大众自然多是选择京控这种折中方式来进行告御状,而不是叩阍了。

  为什么朝廷会这样安排呢,因为不只是皇帝操劳国事,过度繁忙,申冤太浪费时间。而且是为了皇帝安全考虑,一般像叩阍需要选择在皇帝出巡的时候,大家想想,皇帝出巡,虽然护卫重重,但肯定没有宫廷之中安全,有人叩阍申冤,会造成三个不好的原因,一是这类人叩阍,很少有老老实实跪边上等着的,往往会冲入仪仗之中,马匹一旦受惊,甚至会造成在行舆中皇帝等人受伤;二是叩阍门槛太低了,那么皇帝出巡会被打扰甚多,甚至一些别有用心多人会谎报冤情的;三是这种情况多了,那么不法分子还可以伪装成为申冤者,来刺杀皇帝的。

  所以朝廷是鼓励大众京控,而非叩阍。

  而且康熙和乾隆爷孙两个皇帝,为了避免叩阍多了会出现不良情况,分别做了不少措施。

  像康熙帝比较宽仁,所以没在惩罚方面下手,而是很多时候视而不见。

  康熙帝一生之中六下江南,还经常北至热河狩猎,借此叩阍的老百姓很多,但康熙是怎么做的呢,是大多视而不见。

  像康熙帝有次路过宿迁县时,看见夹道叩阍者甚多,对侍卫说的一番至为透彻:“此断不可收览!民人果有冤抑,地方督抚等官尽可申诉;今因联巡幸,纷纷,不过希图幸准,快其私怨。若一经发审,其中事理未必皆真,地方官奉为钦件,转转驳讯,则被告与原告之人皆致拖累。以小忿而破身家,后悔无及矣”。意思是自己要是一一受理,以后这种事情会更多,而且要是都受理,肯定有些人申冤不实,到时候就要惩罚他们,这样一来就不好了,所以干脆视而不见了。

  同样事情,康熙帝大多是视而不见,虽然不利于司法公平,但以康熙说的来看,也是一个不错方法,而乾隆帝就不一样了。

  按照清朝制度来看,叩阍与京控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叩阍是皇帝直接受理,京控是其他朝廷机构受理。而是如果叩阍者所告为虚,一般不是反坐诬告的罪行,而是按照冲突仪仗律问拟杖一百,然后流放三千里。

  当然如果叩阍者申冤得实的话,是可以免罪的。但乾隆帝为了避免叩阍者过多,于是对于叩阍的惩罚开始转严。

  像皇帝出巡各地,有时候未必大备仪仗,大学士傅恒建议,日后“圣驾临幸地方,虽未陈设卤簿,如有民人具呈妄行控诉者,照冲突仪杖例,杖一百,发近边充军”。

  由此在乾隆时期开始形成,叩阍者无论有冤屈或者没有冤屈,经常是被治以冲突仪仗重罪,也就是说即使你申冤是真的,也有很大可能会被惩罚的,所以申冤者开始选择京控上诉的模式。

  当然不论是叩阍还是京控,其实是有着诸多困难的,像《大清律例》载:“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也就是进京申冤者,一般都要受到笞五十的惩罚,毕竟上申冤意味着地方官不作为,这些官员怎么说也代表着朝廷的脸面,所以申冤者要受到惩罚。

  叩阍来说,风险更大,先要忍受诸多折磨,等待皇帝路过时大枉,皇帝不一定会受理你的事情,即使受理了,也是先经刑部审问以后再回到老家,慢慢等待,案件审结以后,者必须要照例充军,成本太高了。

  而且想进京告御状,可不一定能进了京师。

  像道光十三年,直隶广平府肥乡县民人常守金和张宗启等呈控常守银与张宗明赴县完粮,因见张小妮被诬为贼,其父张祥与捕役发生口角,被刘勃等喝令殴打,门丁捏禀该县,即行责押。捕役复诈赃京钱三百吊,不给就被杖一百,先后因伤残命,后来府控,该府委员验明多伤。两人要去京控时,该县竟然“派差截拿”,不欲其进京。

  所以最后总结来说,以清代的京控来看,古代的进京告御状,压根没有影视剧亦或戏文小说中那么简单,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最高统治者皇帝以京控和叩阍这种申冤模式,只不过是为了弥补庞大官僚机构的弊端所在,给人民心中树立一个底线,一个“青天”罢了,不要想着进了京城就可以直达天听,那是很难的,而且见了不一定有结果,即使是有结果,往往自身还要收到充军的惩罚,成本太高了。

  所以说那些梦想着穿越回古代,到京城找皇帝告御状,由此结识皇帝,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小伙伴们,还是醒醒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是怎样“告御状”的?“告御状”有什么风险吗?
大清律规定:民告官如子杀父,先坐笞五十,虽胜亦判徙二千里。看看,这就是封建社会。一个无所依靠的老百姓蒙冤,想要去“告官”,还要先苔五十。即便是胜了,也要判徙二千里。假如败了呢?轻则翻不了案,遭仗刑;重则性命都要丢掉。这些还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找人写一纸诉状,还要有足够的盘缠到达京城。到了京城之后,直接击鼓鸣冤还好,假如要拦驾,那还要等待机会。告御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轻描淡写,敲一通鼓就行。真正的告御状就是上面那样。很惨,但也无可奈何。告御状,或称京控,是我们通常的说法。在清朝,它有一个官方司法名“叩阍”。一个门,一个昏,念什么?就念hun,也就是扣击宫门的意思,以此来表示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类似于现在上访的一种制度。“叩阍”之后,问题在哪里解决呢?多数情况下,回到下面的省里解决。回去的费用是官家担负的。“叩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击鼓申冤,另一种是拦驾。击鼓申冤者经通政司讯供,迎驾申诉者...
· 古代考上状元究竟有多难?
金榜题名是旧时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十年寒窗就为那一朝。状元作为全国科举第一名,其得主不少官至丞相、尚书,成为传奇佳话。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成为科举状元到底有多难。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内的一次考试,也是最后一次考试。最早出现于武则天时代,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作为制度正式确立下来。殿试状元由皇帝,讲究运气。“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讲的就是古代科举殿试前后考生身份突变的历史现象。放下锄头,奔向皇帝殿堂,一场殿试之后,实力加运气,田舍郎一秒钟变状元郎。689年,武则天亲自在洛城殿策问贡人,这就是最早的殿试。武氏政权之后,朝臣极力反对殿试,他们认为殿试与会试冲突,降低了会试地位。天子殿堂前开考场这一形式未能延续下去。973年殿试制度正式确立,应归功于宋太祖赵匡胤。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第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式,第二级是礼部举行的会试。赵匡胤首开先河——“天子策于廷”,只要考生在殿试及第就可以直接授...
· 古代想考个状元有多难?一举成名天下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为进士。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在1282年间,历史有名有姓记载的,历代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金榜题名、独占鳌头是每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但你可知道,想要考取状元郎究竟有多难?首先,你至少得出生在一个中产之家(古代供一个人读书也是很花钱的好吧~);只有家境尚可才有余钱、余粮供孩子读书,如果真的饔飧不继,全家挨...
· 槐里县令为什么要告汉成帝老师的御状?究竟发生了什么
自古以来,无论是正史野史,亦或是传闻逸事,都记载了不少“位卑不忘国,忠臣不畏死”的故事,忠臣义士从来都是国人所推崇的对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中,也记载了这样一则小小县令直言不畏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曾做过槐里(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县令的朱云上书求见皇帝,汉成帝刘骜在朝堂上接见了他。在朝堂上,当着众公卿大臣的面,朱云对汉成帝说:“当今的朝廷大臣,上不能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急难的大事,对皇上的过错也不能指出来;下不能做一些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他们不说真话,不办实事,都是一些占着位子,领取俸禄,而不干实事的人(尸位素餐)。正如孔子所说:‘卑鄙的人不可以在君王身边做事,因为他害怕失去官位,因此会无所不为的。’正因为如此,臣请求皇上赐予臣尚方斩马宝剑,以立斩一个佞臣的人头来警告其他人。”汉成帝问:“这个人是谁?”朱云回答:“安昌侯张禹。”汉成帝闻言大怒,道:...
· 揭秘清朝科举有哪些等级当初的考试程度到底有多难呢
清朝科举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个读书人,当官晋升的唯一道路,那么一个人考试到了什么程度才能当官。一句话,想要在清朝当官,要比现在高考难多了,清朝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是没有考试当官的可能的。因为努尔哈赤十分憎恨明朝的知识分子,俘虏中凡是知识分子的,有功名在身的,一经查出,尽量处死。直到清朝顺治之后,才有正式的科举制度,可以通过科举来当官。下面看看清朝科举有哪些等级。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童试,第二是正试。童试十分的难,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考不过。童试一共分为三场,分别是县试和府试,最后是院试,院试考完之后,一般只录取四十个人左右,这四十个人才被称为是秀才。所以在古代,秀才十分的受尊敬,也是十分难考的原因。秀才之后才能参加正试。正试也分为三场,第一场是乡试,考中之后被称为是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但一般是比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