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徐骏一句诗为何引得被亲人杀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7
转发:0
评论:0
徐骏一句诗为何引得被亲人杀害?,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徐骏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江州,浔阳楼上。

  一名黑脸的汉子墙上题了一首《西江月》。

  写罢,那黑脸汉子又书下五个大字:郓城宋江作。原来此人就是《水浒传》中的男一号及时雨宋公明。

  然而,宋江即兴而作的这首诗却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宋江不仅因此引来了牢狱之灾,还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小说的桥段是虚构的,但古代像宋江这样因诗倒霉的人可不少。

  一,白居易的小心眼

  和宋江一样去过浔阳江畔的还有个叫白居易的人,不过白居易比宋江聪明多了。

  同样是写诗,宋江遇到的就是“浔阳楼题反诗”这种倒霉事,而白居易却对着江上小舟里的姑娘淡淡一笑,朱唇轻启说一句:“姑娘,我这里有酒,你有故事吗?”于是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不过,白居易自己虽然风流倜傥,但他对女性的婚姻观却要求很严格。徐州有位才女名叫关盼盼,这位关小姐不仅才华横溢,而是貌美如花,妥妥的美貌与智慧并重。

  后来,关盼盼嫁给了白居易的好友徐州守帅张愔做妾室,婚后,张愔对关盼盼宠爱有加,两人恩爱异常。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张愔因病早逝,在张愔死后,他的妻妾也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唯独关盼盼念着张愔的情谊,决定为张愔守寡终身。

  这一守就是十年,张愔过世后,关盼盼十年不下燕子楼,期间陪伴她的只有一名老仆,生活艰难不问可知。

  如果没有意外,关盼盼今后的生活或许就是这样隐居终身不问世事了吧,可惜在元和十四年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当时张愔生前的下属张仲素去拜访白居易,考虑到张愔和白居易曾是好友,张仲素便把关盼盼的情况告诉了白居易,还带给了白居易几首关盼盼的新诗,希望白居易给指点指点。

  白居易打开诗笺,只见上面写道: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诗中尽是爱人离去后的凄凉之意,任谁看了都要感动。但或许白居易的脑回路和正常人不一样,他竟然想的是既然关盼盼这么难过,为什么不死节殉夫呢?关盼盼这十年守寡是不是呢?

  于是白居易回诗写道: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收到这首诗后,不禁万般委屈。她对带诗给她的张仲素说:“先夫过世后,我早已想过随他而去,但又怕旁人误会先夫重色,玷污了先夫的清名”。

  说完后,关盼盼就此,十日后逝于燕子楼。或许临终前关盼盼对于白居易的误解仍难以释怀,留下了“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的泣血绝笔。

  二,刘希夷之死

  如果说关盼盼因诗而亡还算是一场误会的话,那么另一位唐代诗人刘希夷之死就完全是因为一首好诗了。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名叫《代悲白头翁》的诗,这首诗中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谓是刘希夷的得意之笔。

  诗写好后,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很喜欢这首诗,他打听到刘希夷的诗还没有公开发表后,就和刘希夷商量希望能够把版权让给自己。

  到底是自己的长辈,刘希夷一开始勉强同意了,但是事后他不禁越想越后悔,实在舍不得自己的佳作,于是他找到宋之问说要取消授权。

  这下可惹恼了宋之问,他一看刘希夷不肯把诗让给自己,就决定强抢刘希夷的诗。

  宋之问伙同了几个家丁,趁刘希夷不注意的时候将他抓住,然后就土袋压死了刘希夷。而后,宋之问将此诗名改为《有所思》,声称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就此据为己有。

  可怜刘希夷就因为这首好诗送了命,一代才子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三,清风明月不识字

  刘希夷因诗而亡后,诗人和诗词的故事还在继续。清代有位叫徐骏的翰林,他也很不幸的因为一句诗倒了霉。

  有一次,徐骏在家中晒书,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徐骏的书被风吹的翻过去了一页。

  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却激发了徐骏诗兴,于是徐骏一面把书摆好,一面随口吟道:“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原本这只是徐骏的即兴之作,但等到了乾隆年间后,文字狱肆掠。

  于是徐骏的这句诗被人翻出来告发,告密者说清风指代的是满清,这诗的意思分明是讽刺大清没文化,有思念前明之嫌。

  徐骏是否真的心怀前朝我们不得而知,但单就以诗中写了“清风”就有罪来说,或许王安石真该庆幸他出生得早,不让那句“清风又绿江南岸”分分钟让他惹上一身麻烦。

  乾隆四十三年,这位没事乱写诗的徐骏被清廷以大逆不道罪开棺锉尸,枭首示众,还连累了学生亲友。

  老话说:祸从口出,这是老祖宗总结的生存智慧。对于古代的诗人们来说,只是不要乱说话还不够,乱写诗更加不行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诗词中的一句指的是什么一句诗词
古诗词中的一句指的是什么一句诗词一句是现代人用标点隔开的短句(古代没有标点),无论是逗号还是句号之类的,好比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四句,奇数位置称为出句,偶数位称为对句,合称一联。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颔联、颈联对仗)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组成:词牌名、题目。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风格:婉约派、豪放派曲:组成:宫调(曲...
· 徐华福的贺诗
虎踞龙盘今胜昔,山光水影彩云依;七间三进乾坤大,九族五支忠孝期;古色古香道壮美,徽风徽韵称精奇;江淮耸立媲天柱,万代留芳伴世遗。――徐华福为祝贺潜山徐氏宗祠竣工而作注:徐华福,现任江西南昌某大型软件公司的经理。系皖西南徐氏联谊会副秘书长,多年热衷于参加徐氏家族活动,埋头实干,广为宗亲们称赞。
· 仲骏
仲骏,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WayneState大学和Michigan大学以及Arkansas大学医学中心进修颅底和功能以及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多年,并到意大利罗马Cattolica大学Gemelli医院作学术交流。2005年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做博士后课题研究。现任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上海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组组员。回国后,开展了疼痛的外科治疗及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擅长颅神经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在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和上海科委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并参与编写一部英文专著。与多个国家的神经外科建立了友好科室,参加并组织承办了多项国际交流及重大国际学术会议。擅长:擅长...
· 杨骏
生平以后父超居重位,自镇军将军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杨骏为人小器,大臣奏请晋武帝不可以社稷之重任交给杨骏。武帝不从。晋武帝自太康以后,天下无事,不复留心万机,耽于酒色,开始宠信后党,请谒公行。而杨骏及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人有“三杨”之号。到了武帝疾笃,未有下诏顾命大臣,佐命功臣都相继已死去,朝臣惶惑,计无所从。武帝乃诏中书,以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辅王室。杨骏惧怕失势,曾经从中书省借出诏书,看后不归还。当时的中书监华廙恐惧,还亲自向杨骏索取诏书,但杨骏始终不还。晋武帝病情加重时,杨骏要求晋武帝让他单独辅政,晋武帝点头默许。杨骏招来中书监华暠、中书令何劭,口宣帝旨作遗诏,让杨骏单独辅政。诏成后华廙、何劭二人拿给晋武帝看,晋武帝视而无言,两日后就驾崩了。晋惠帝即位,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杨骏辅政时期,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交于杨太后;然后直接下发执行。杨骏知贾南风难以控制,为防贾南风碍其擅权
· 清朝有一句诗成为禁语,有人读了被满门抄斩
导读: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由来自中国北方的满族建立,清朝统治者进入中原之后,面对人口是自己无数被的汉人,他们只能一面采取招抚的办法,一面进行残酷的行动。清朝入主中原,在武力上他们可以所向披靡,但是在文化方面却十分落后,所以清朝统治者对于明朝遗留下来的文人,采取了更加严密的监视。康熙皇帝继位的第二年,一位负责监察的官员告发,说浙江湖州的文人庄廷鑨,不听朝廷旨令,竟然在家中招募前明文人,私自编纂《明史》,在书中有很多对朝廷不利的话,最重要的是书中竟然用的是南明年号。朝廷立刻下令,将庄廷鑨捉拿归案,严加审讯。可等到官差赶到之后,发现庄廷鑨已经死了。朝廷就下令将庄廷鑨开棺戮尸,并将他满门抄斩。不仅如此,凡是参与写书的文人全部处死,就连帮忙写序言、刻字、印刷、卖书的所有人,全部被抓起来,经过一番审讯,有人被处死,有人被发配边疆。这个案件最终牵连到七十多人。因为此案是由写文章而引起的,所以历史上称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