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代衙门真实情况 历史上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0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代衙门真实情况历史上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衙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的古装电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衙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的古装电视剧中,多多少少都离不开衙门,特别是这些年比较火爆的《大宋提刑官》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古装电视剧,这给普通观众一个错觉,就是老百姓都要上衙门击鼓,让县太爷坐堂审案,县太爷大笔一挥,判个秋后处决什么的,这就算结了案,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县令郑板桥

  远的不说,我们就从明清两朝的官场制度说起,对于老百姓最常接触的应该是县衙,也就是古代县级政府办公所在地,根据眀朝初期太祖颁行了地方衙署建设应遵循的“范式”,洪武初王祎《义乌县兴造记》载:“今天子既正大统,务以礼制匡饬天下。乃颁法式,命凡郡县公廨,其前为听政之所如故,自长贰下逮吏胥,即其后及两傍列屋以居,同门以出入,其外则缭以周垣,使之廉贪相察,勤怠相规,政体于是而立焉。命下郡县,奉承唯谨。”以上这段文字的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就是:如今皇上继承了国家大统,必须要按礼制管理天下,颁布法令,命令国内所有州县府衙,前厅为商议政事与前朝不变,自县官开始所有在册的公职人员,必须全部在府衙内办公,县衙办公楼后面建两排房屋供公职人员居住,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外面一周修建围墙,让所有公职人员互相监督,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或懒政不为,命令所有州县,按照这个标准建设府衙。

  衙役

  大家看到没有,州县级别的府衙,所有公职人员必须住在府衙内,没有单独居住的权利,老百姓上府衙告状,开始也不是电视剧那样,县官升堂审案,不是所有案子都是县官审的,首先,在明朝时期,县衙不仅有县令,还有县丞、主簿、典史,这四个官职是有品级的,能享受朝廷的俸禄,一般来讲,县令是正七品官,主管全县所有政务;县丞是从七品,也是县衙仅次于县令的官员,好比现在常务副县长,代县令执行命令;主簿是正八品,类似于现在的县长助理或秘书长之职;典史是从八品或者九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品芝麻官,主要管理监狱和负责犯人;另外没有品级的还有六房主事,明清时期的六房是对应朝廷的六部,分为礼房(类似现在的宣传部)、户房(类似现在的财政局)、刑房(类似现在公安法院)、兵房(类似现在武装部)、工房(类似现在的水利局和国土局)、吏房(类似组织部或人事局),三班衙役等。

  县令坐堂

  我们从影视作品中看到县令审案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明清两朝,一般小案件有典史办理,或者由六房中的刑房主事办理,最终有没有罪,由县令书面裁决;审案时,对不从实招供的疑犯有的要打屁股,打屁股不是随便的,要退下裤子露出屁股打,这也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震慑百姓的一种办法,试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脱了裤子打屁股,是何等耻辱。如果案子较大,必须上呈到上一级府衙,就是州府或者知府,县令是没有判决死刑的权力,死刑必须有刑部核准才可以,刑部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如果影视现县令直接判决犯人死刑立即执行的,只能说这个编剧不懂历史或者忽悠观众,从唐宋开始,正统王朝没有这么草率处理命案的,都是刑部在每年开春的时候,严格审查地方递上来的人命案件,能判死刑的,签订判决书回复给地方衙门,然后统一秋后处决,犯人如果有重大冤屈,还要伸冤的,就要告御状,朝廷准许重审的,案子要交给三司会审,就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脱裤子打屁股

  到了清朝,特别是晚清时期,中国的衙门制度其实也挺科学的,管诉讼的管诉讼,管钱粮的管钱粮,从上至下已经初步有了现代官府的雏形,只是眀朝除了朝廷任命的官职之外,所有公职人员都需要在吏部造册登记,而清朝除了县令、县丞、主簿以外,所有衙门办事人员由县令聘请,或者花钱买个职位,主官喜欢把职位给谁,谁就是这个部门的领导,这个在胡雪岩传中写的很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喝茶是什么样的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关于古人怎么喝茶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中国人喜欢喝茶,现在没事的时候就会泡一杯茶,看看手机或者看看报纸什么的,要知道即便是现在的英国,那也是都非常喜欢的,喝个下午茶什么的,当然他们并不是喝了咖啡而就是喝的茶叶,看来中国的茶叶,那在世界的人们生活习惯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说啥呢?当然要喝出点儿惬意的生活来了,在中国古代这个茶叶的饮品已经是非常的有名了,那是从南到北,一般人都喜欢来那么一碗茶喝一喝的。比如说在四川这个土地如此好用的地方,种的粮食都不说,那一家人其实也喜欢喝茶。不管是说这茶叶是不是上当了茶叶,但是就是用一个大碗泡的一壶茶在里面,没事的时候坐那喝几口,我自己周围的人说你说话这种感觉就在当地人的生活当中,那也是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可以看出在茶馆儿即便是到现在,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高级了起来,在那时候如果说是一个大排档式的茶馆,其实,也就这么回事儿,但是人们就是图个开心快...
· 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样的难道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朱国治在吴三桂叛乱的时候,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让别人八抬大轿抬着他去质问吴三桂为什么反叛清廷,感觉这人很有正气感。其实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一个酷吏,而且他品行也不好,江南三大案(奏销案,哭庙案,通海案)都有他参与。朱国治,字平寰,辽东抚顺人,隶属清朝汉军正黄旗。顺治四年(1647年)被选为贡生,贡生出来后被封为固安知县,一直被提拔到大理寺卿,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任命为江苏巡抚。顺治十八年,清朝对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朝是还要严厉的催科,地主豪绅必须交齐所有苛捐杂税,要不然就会被处罚。由于清朝刚建立不久,这些地主豪绅依托明朝以前的降官拖欠钱税,造成拖欠税务的额差在几十万。当时朱国治是江宁巡抚,他上书给皇上无论是谁只要是拖欠了税款,不管是探花,进士,举人一律革除功名。当时有个探花叫叶方靍的,他只欠了一钱,也被革除了功名。所以民间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说法,当...
· 古代三宫六院体系是怎么样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形成于秦,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但大体仍不离周制。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谓后,在宫闱中其地位如同天子,三夫人则如同三公,九嫔如同九卿,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后及三夫人乃为天下母仪,制定妇礼。九嫔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归功;世妇主管丧祭礼宾之事,御妻则侍奉天子之宴寝。除此还有女史、女况、典妇等多种名目,分掌内闱各种杂事。后妃们的行动必须按照严格的礼制规定,听从祖辈的训戒,不得白由行动或随意言笑。所谓后妃,“妃”字,其本义即指配偶,古音即读“配”。“后”字,其原义曾是国主,国君。古代的后王就是指的天子。后来天子的配偶称为后,[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谓之后.何后.君也。天下尊之.故谓之后。”然而这里所谓天下尊之,其尊者仍为天子其人,而不是后妃其人。尊后妃的实质.仍是尊天子。...
· 古代上朝的大臣都是要跪着的吗真的和电视剧的一样吗
说起大臣上朝,我们看到的清宫剧就是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一直在下面跪着,有的好一点就是站着。那么,古代上朝的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封建社会建立之前是奴隶社会,在这之前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刚开始的时候人类绝对的平等的。只不过后来有了财产的概念之后才变得不平等。所以人是慢慢变得不平等的。进而也会慢慢变得平等。所以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面上朝都是跪着的肯定不是全对的。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皇帝上朝是坐着的,大臣上朝也是坐着的。但是必须得拖鞋进宫殿。而且不能带并且。所以有种说法叫坐而论道。当时曹操专权的时候汉献帝赐给他一项特权就是上朝不可以不用拖鞋。其实和现在的上班族差不多。我相当于来你这上班的,不可能你坐着我跪着,我又不是你家的奴隶。而且之前的皇帝还是很尊重大臣的,或者说大臣还是非常有尊严的。因为他们也是这种心理,我自己有自己的地盘,来你这给你打工,你要是不待见我我就回去,为什么要巴结你。总的...
· 古代圣旨都是怎么开头的真的和电视剧一样的吗
古代圣旨都是怎么开头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古代的圣旨,相信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太监在读圣旨的时候,无论圣旨的内容是什么,开头的那句话都是一样的,而且太监读起来都是一样的,不过,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圣旨开头并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这到底是怎么说的呢?看了古装剧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圣旨开头都会有这么一句,内容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先来说说这句话的由来吧,这句话其实是从明朝的时候出现的,在明朝之前,圣旨上并没有那句话,后来,连清朝的政府也延续了这个制度,在圣旨的开头也说这么一句话,所以,我们在清朝宫廷剧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这句话。不过我们在影视剧里面听到的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就是断句的问题,只不过,因为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