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愚忠误国是怎么回事?苟且求生以振兴国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2
转发:0
评论:0
愚忠误国是怎么回事?苟且求生以振兴国运,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聊聊:愚忠误国,不如苟且求生以振兴国运。要聊愚忠误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聊聊:愚忠误国,不如苟且求生以振兴国运。

  要聊愚忠误国这件事,还要从秦始皇因为病重去世说起。当时他去国土的东边巡视,回程的时候就病倒了,居住在位于沙丘的行宫中,也就是如今的河北。很多重要的国事交代不下去,因为身边带的随性的臣子不多,在其中只有李斯堪当大任,他的大儿子还在戍边防务,心怀叵测的赵高反而在这时候紧紧地跟在皇帝身旁,形影不离。

  原本秦始皇写好了诏书,打算把自己最器重的儿子扶苏立为太子,让他将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但是皇帝又很担心自己这个儿子。因为扶苏这个人匡扶正义、直言不讳,总是为了维持他信奉的正义而损害了很多官员的利益,这其中为首的就是大奸大恶的赵高,下面还有一些贪图蝇头小利的小官,所以这个朝堂之上很多的官员其实都不太待见扶苏。

  秦始皇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能力和宽厚的性子是认可的,但是对他的率直又很担心,所以他决定对奸臣赵高施行族诛的重刑。当秦始皇还在位的时候,他的手段残暴、雷厉风行,能够震得住赵高,所以尚且可以把他留在朝堂上,用来平衡复杂交错的权势,但是儿子做不到,所以他得在把皇位交到儿子手上的时候,帮助他铲除这个最大的障碍。

  但是造化弄人,秦始皇的诏书都已经写好了,就差把玺印盖上去了,他却在这个时刻撒手人寰了。在一旁等待的赵高可松了一口气,还没盖上玺印,那这份诏书就没有权效,做不得数,所以他大手一挥,把诏书丢进了火炉。赵高差手下的人把丞相叫来商议,不一会儿李斯匆忙赶来了,两个人对扶苏都有诸多不满,所以一拍即合,决定伪造诏书对扶苏不利。

  就这样,快马加鞭给扶苏送去的诏书上面写着要赐死他的催命帝命,同时也把跟着他戎马一生的将军蒙恬一并赐死。而诏书上写着要立的新帝是胡亥,也就是年纪幼小的一位皇子,他的老师正是李斯。扶苏接到诏书当然难过的不行,但是他非常耿直,想着自己作为儿子应该服从父亲的命令,于是当即自杀了。这份愚忠真的是让人唏嘘又心疼。

  与此同时,蒙恬并没能及时赶来劝阻,因为他接到诏书之后心存疑虑,于是拒绝自杀,所以使者把他擒住,关押到了当地的牢里。同时为了防止蒙恬手下的兵士发生骚动,李斯还派遣了自己手下的一个亲信到军中担任护军,实则是为了安抚哄骗军士们,顺便监控军中的动向。就这样,蒙恬也没能阻止扶苏的自杀。

  总结:通过这个沉重的故事,我们可能都能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愚忠有多么令人惋惜。它会使一个花费了十几年、二十几年苦读磨练自己能力的人一朝放弃思考,在对父亲的孝和对君主的忠之中毫不犹豫地选择用服从证明自己的忠心。信仰真的会让一个人把忠孝的名声看得比强国富民的理想还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平天国运动胡以晃简介胡以晃是怎么死的?
胡以晃,清朝末年人氏,约1816年出生,1856年去世,为太平天国将领,早年跟随洪秀全和冯云山起义,此后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胡以晃在广西平南罗文村出生没护甲早期大多数都是江西临府人,家族渊源不错,大多数都是些官宦富绅出生。等迁到广西之后,更是成为广西一带少见的巨富。特别是到了胡以晃父亲一带,因为心狠手辣,极尽剥削之能事,聚揽了万金家财,号称“创粮租四千八百石”。山场田地,横跨平南、藤县和金秀瑶山三个县区,房屋富丽堂皇,幢幢矗立。所以如果真要给太平天国的人物列个贫富表格的话,胡以晃绝对会位居第一。说实话,有这样的身家,胡以晃竟然还会选择起义,很让人难以理解。放着好好的大富翁不做,餐风露宿,还要时刻面临要不战死,要不被清廷俘虏凌迟的危险参加起义的确很少见。但要是他家道中落,过的不好,最后会选择起义博一个出路,就说的过去了。胡以晃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他...
· 苟且偷生
【成语】苟且偷生【成语】苟且偷生【拼音】gǒuqiětōushēng【释义】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指将就着活下去不顾将来的祸患。【出处】《荀子·荣辱》:“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同义词】苟全性命、苟延残喘、因循苟且.、苟且偷安【反义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铮铮铁骨
· 苟且偷安
苟且偷安苟且偷安苟且偷安的意思苟且偷安是什么意思苟且偷安什么意思苟且偷安的近义词苟且偷安的反义词苟且偷安的拼音【成语意思】: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用法分析】:苟且偷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成语来源】:宋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褒贬解析】:贬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ǒuqiětōuān【英语翻译】:becontentwithtemporaryeaseandcomfort【成语声母】:GQTA【成语分辨】:苟且偷安和“苟且偷生”、“苟延残喘”、“得过且过”;都有“只顾眼前;混日子”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苟且偷生”和“苟延残喘”还偏重指“勉强维持生存”的意思;苟且偷安和“得过且过”不含此意。...
· 苟且之心
苟且之心苟且之心苟且之心的意思苟且之心是什么意思苟且之心什么意思苟且之心的近义词苟且之心的反义词苟且之心的拼音【成语意思】: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用法分析】:苟且之心作宾语;一般多指男女关系。【成语来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ǒuqiězhīxīn【成语声母】:GQZX【近似成语】: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心灵手巧: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
· 一误再误
一误再误【成语意思】: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用法分析】:一误再误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成语来源】:《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yīwùzàiwù【成语声母】:YWZW【成语分辨】:一误再误和“将错就错”;都有不接受教训;不改悔的意思。但一误再误指没有好的发展;错误加深了;“将错就错”指有依据错而反成一件好事的意思。【一误再误的近义词】:知错不改【一误再误的反义词】:知错改错【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遵守母命传位给三弟赵光义,即宋太宗。魏王赵廷美则是下一个接位的人选。他显得有些急不可待,宋太宗问宰相赵普如何处理。赵普说如果传位不传子而传弟就是一误再误了。宋太宗接机把赵廷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