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赵惠文王为什么能在渑池之会之中全身而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96
转发:0
评论:0
赵惠文王为什么能在渑池之会之中全身而退?,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惠文王为什么能在渑池之会之中全身而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惠文王为什么能在渑池之会之中全身而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楚怀王客死于秦”和“秦赵渑池之会”因为屈原和蔺相如这两位历史名臣存在关系而流传甚广。然而不同于楚怀王前往武关会盟被扣,赵惠文王在渑池会谈时不但得以全身而退,还在宴会上取得了与秦王对等的地位,这是为何呢?

  需要说明的是,楚怀王被扣在前而秦赵渑池之会在后。秦昭襄王正是以武关扣押楚怀王为标志,向列国表明了与楚决裂的心迹。而在渑池之会所处的公元前279年,秦国正在集中全力举兵伐楚,意图将楚国的势力彻底赶出地理第二阶梯的高地,以确保秦国的地缘优势。

  此时,曾经与秦昭襄王并称东西二帝的齐湣王早已在五国伐齐的杀伐声中身败名裂,田单复齐之后因为功高震主而选择前往赵国,统帅五国伐齐的大将乐毅同样引饱受燕王猜忌而投奔赵国,齐燕两国距离秦楚太远且相互攻伐,不会影响亲昭襄王的伐楚大计。韩魏距离较近但国力弱小,其中韩国此时已沦为秦国附庸,而魏国则需看赵国脸色行事,故而赵国成为秦国能否孤立楚国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渑池会谈的原因,秦国此时急需稳住赵国,自然不会做出扣押赵王的蠢事。

  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之精骑成为战国后期秦军所面临的最具实力的对手。然而正是因为楚怀王赴会武关被扣,秦国的名声在列国之间臭了,所以最初赵王并不敢前去参加渑池之会。但廉颇和蔺相如看出了秦国忧虑之所在,所以力劝赵王赴会,以求从声势和心理上压倒秦国。

  以防意外,赵国朝臣分工明确。一方面陈兵秦赵边境,做出一副随时开展的战略压迫。另一方面则做出约定,一旦赵惠文王如同楚怀王一般被扣则另立新君,以确保赵国国内政局的稳定,期限约定为三十天。并且有忠勇果敢的蔺相如随赵王一同前往渑池,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较于赵国上下所做的充分准备,楚怀王当年亲赴秦国时,筹备工作就太过简陋了。当时的秦昭襄王刚刚上位不久,正准备更换邦交国策拿楚国开刀,以讹诈土地。当秦王许以重利之后,没有强大国力支撑的楚怀王被扣为人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即使楚怀王在武关之会前做出充足的准备,恐怕依旧难逃厄运。相较于渑池之会前赵国的外交处境,楚怀王武关赴会前的邦交政策混乱无比,得罪了不少诸侯。当年六国合纵伐秦,楚国贪图上庸之地而撕毁合纵条约且与齐断交。此后齐魏韩三国以楚毁约为由伐楚,却被秦国出兵干涉。而武关会盟之前,正是齐魏韩再度伐楚之时,面对秦国的趁火打劫,楚国所做的联秦策略。换言之,楚怀王被扣之后秦国伐楚,并不会受到列国干涉。

  自秦昭襄王的父亲秦惠文王时期,从魏国手中夺回了当年被吴起占据的河西之地后,就只剩下秦、赵两国与秦共处于地理第二阶梯。在秦赵渑池之会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了楚国郢都后,楚国被迫迁都,被彻底赶出了第二阶梯。随后秦国的战略目标就转向了赵国。

  所以说,秦赵渑池之会,赵惠文王没有步楚怀王的后尘,反而能够全身而退,甚至在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享受了秦王击缶的待遇,这里既有秦国处于中原时局和自身策略的考虑,也有对赵国实力的忌惮。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智勇双全的夺目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渑池之会的时候,为什么赵惠文王能够全身而退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战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一个比较朴实厚道的国家,特别在春秋时代,国家信用还是比较高的。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走上一条纯实用主义的路线,到了张仪等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外交更是无底线。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秦昭王约定与楚怀王会晤,结果竟然把一国之君给扣留了。然而,秦昭王在与赵惠文王会晤时,赵惠文王却最终全身而退,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第一,秦国有意与赵国结盟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与秦国的战略有关。先来说说渑池之会的历史背景。在渑池之会前,齐国由于遭到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讨伐,差一点亡国,从此被踢出诸强的第一阵营。而赵国则由于“胡服骑射”改革,国力突飞猛进,取代齐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从公元前282年始,秦国连续三年发动对赵国的进攻。第一次攻取蔺、祁二城;第二次攻取离石...
· 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中文名渑池之会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发生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相关人物蔺相如、秦昭襄王、赵惠文王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原文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
· 渑池之会
【成语】渑池之会【成语】渑池之会【拼音】miǎnchízhīhuì【故事】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赵王于是动身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
· 渑池之会
参见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出处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廉蔺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次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赵王听从了廉、蔺二人的建议,蔺相如也随着赵王一起去了。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