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靖难之役的大功臣姚广孝:配享太庙,朱棣亲写碑文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5
转发:0
评论:0
靖难之役的大功臣姚广孝:配享太庙,朱棣亲写碑文,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广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399—1402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广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399—1402年发生的“靖难之役”是一次成功的皇位夺取战。朱棣起兵问鼎神器,除自身的野心外,与一个人的竭力鼓动怂恿密切相关,此人就是姚广孝(1335—1418年)。姚广孝,是明初著名僧人,法号道衍,字斯道,号逃虚子、独庵禅师。苏州府长洲(今苏州相城区)人。出身医药世家,但他更倾向于僧侣生活,13岁时便到家乡的妙智庵修行。后来跟随灵应观的道士席应真(亦作席应珍)学习阴阳、占卜、算卦、相面等术。这给姚广孝后来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如此,年轻时的姚广孝还对军事科技感兴趣,诗写得也不错,有《逃虚子诗集》传世,喜与明初的一些文人雅士交游,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著名诗人高启、苏伯衡等。

  朱棣觊觎帝位的野心

  1398年闰五月十日,73岁的老皇帝朱元璋去世,五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元建文,庙号“惠帝”,后世称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六日,燕王朱棣于北平(今北京)起兵“靖难”,直趋皇位。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在朱元璋26个儿子(另有一子出生一个月即夭折)中,朱棣最像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10岁的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20岁时就藩北平。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棣首次出征北伐,大获全胜。朱元璋很是满意,觉得皇室的“屏藩者”不弱。伴随着朱棣威望的不断增强、父皇的看重,使他的权力欲望也越来越大。他的两眼无时无刻不紧盯着京城的各种变化。就在这时候,其兄、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突然暴亡,年仅38岁,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使朱元璋伤心不已。在一波三折后接受了刘三吾等人的建议,将朱标的第二子(长子朱雄英早亡)、十六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做自己百年后的皇位继承人。但长于深宫,受儒学熏陶的皇太孙朱允炆与其祖其父比起来,却更像其父朱标,完完全全是一个儒生型的人。

  据说有一天晚上,朱标与朱允炆父子俩同在朱元璋身旁,仰望穹苍,繁星点点,一轮弯月悬挂,朱元璋便以此为题,让这父子俩各作一首咏月诗。朱标沉思了一会,吟道:“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允炆的诗:“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诗写得并不算差,可在朱元璋看来,作为帝王子孙这就太没气魄了。而且朱允炆这诗的最后两句,总让朱元璋感到心里堵得慌,却又说不出什么来。后人附会说这预示朱允炆的结局。

  史书记载说:“太祖览之不悦,以其口气非吉兆也。”还有一次,是在宫禁中看跑马,朱元璋出了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在场的诸皇子皇孙对下句。朱允炆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允炆对句工整,但缺少一种豪气,显得普通平凡。朱元璋听后沉吟不语。到燕王朱棣时,他的对句是“日照龙鳞万点金”。此句果然不同凡响,不但有气势,而且让人感到高贵的皇家风范,明显高出朱允炆许多。朱元璋虽未说话,心中是否会高看这第四个儿子,当是有的。对联传出后,京城就有议论,说这下联,一个未能免俗而平凡,一个充满大家气派。更让朱元璋不安的是朱允炆治国理念与其父一样,也是根本不同于自己的。

  而此时的朱元璋已是65岁的垂垂老翁,他担心自己死后,年少仁柔的皇太孙驾驭不了手握重兵的开国勋臣宿将和叔父们,遂于次年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再次掀起大狱,将掌控重兵的残存开国功臣迭次诛戮,其中仅这年的蓝玉一案就诛杀了15000余人。可是他对自己亲手培植的诸王,朱元璋却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他不能像诛戮功臣那样把自己的亲骨肉除掉。然而,让朱元璋始料不及的是,正是他的残酷诛戮功臣宿将,和封藩带兵造成藩王的强势,为皇室内部兵戎相见创造了条件,这正好走向了朱元璋封藩目的的另一面。历史太喜欢作弄人了,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的,结果却偏偏走进了另一个房间:皇室的“屏藩者”一变而为皇权的“挑战者”、“夺取者”。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八,为大明江山操劳了几十年的朱元璋终于支持不住了。弥留之际,他对后事尽力做了安排,可是这最后的一切安排都无济于事了。封藩有意,诸王无情。围绕皇权的斗争终于在叔侄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朱允炆继位后,按照齐泰、黄子澄的建议,采取措施,实施削藩。到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一年零一个月,已废削了五个藩王(朱元璋五子周王朱橚、十二子湘王朱柏、七子齐王朱榑、十三子朱桂、十八子朱楩)。五藩王接连被削,燕王朱棣感到阵阵寒意,感觉形势险恶。姚广孝利用占卜,力劝朱棣起兵“靖难”,以争取主动。姚广孝,此时是北平庆寿寺住持,专为马皇后祈福。但他的心思并不在这里,而是要鼓动燕王朱棣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他经常出入燕王府,形迹诡秘。

  他为燕王占卜,交给燕王三枚铜钱,让燕王掷。燕王刚掷出第一枚,姚广孝就一本正经地说:“陛下要做皇帝乎?”燕王心中一个激灵,却不动声色,喝止道:“不得胡说。”作为燕王的密友,姚广孝对朱棣的心思是一清二楚、摸得透透的。据说有一次,燕王朱棣出了个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那时的“冰”字与今不同,是“水”字左上边加一点(氷)。所以,没这一点就不是“冰”。姚广孝随口对了个下联:“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姚广孝的下联很明显是鼓动朱棣起兵“靖难”。“王”字出了头不就是“主”吗?与全天下之“主”离得最近的当然是“王”了。

  在姚广孝以及姚广孝纠集的这批人的再三鼓动下,朱棣那颗蠢蠢欲动的野心终于破土而出了。在决定起事后,姚广孝在燕王府中建筑了打造兵器的作坊,在其四周筑起高墙;由于打造兵器的打铁声会很大,容易泄密,姚广孝特意买了大量的鹅鸭,养在院中,并使人时时驱赶,让这些鹅鸭昼夜不停地聒噪,借以掩盖铸造兵器打铁的声响。还在王府和乡村中训练士兵与鼓励士气。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在北平誓师靖难。历时三年余的“靖难之役”将老皇帝朱元璋的身后安排悉数击碎。躺在南京孝陵之中的朱元璋此时此刻不知作何感想?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六日,经一晚战斗,朱棣顺利控制了北平全城,初战告捷,朱棣遂决定正式誓师。七月七日上午,朱棣召集亲信将士,慷慨陈词,可是,就在朱棣慷慨陈词,听者群情激昂之际,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响雷还震落了王府宫殿檐口的一些瓦片。一时之间,让所有在场将士,大惊失色,这岂非不祥之兆?朱棣更是担心是否会因此动摇军心,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脸上立时就显现出不安神情。

  姚广孝当然更清楚这天气的突然变化,会给将士们带来某种不可预测的心理暗示和阴影。所以,不待朱棣有所动作时,立即上前,镇定自若、大声地对朱棣,更是对全场的将士们说道,这是飞龙出现,因而有风雨相从,这正是大吉大利的征兆。“真命天子”是上天下界的“真龙”,故有风雨骤至,“殿瓦坠落,预示着殿下您将易黄瓦了”。按照明制,王府宫殿只准覆盖绿瓦,唯有皇宫才能使用黄瓦。姚广孝这是在向众人宣告,真龙即将出世。姚广孝果然厉害,巧舌如簧,经他这么一解释,让人不得不信,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在他口中成了“吉兆”。现场情绪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姚广孝的解释不到半个时辰,这天气转眼间又云开日出,强烈的阳光从云缝中直射下来,犹如万道金光,在阳光照射下,地面上一汪一汪的水在微风中一闪一闪,真似片片鱼鳞。这种景象让所有将士兴奋无比,情绪再次高昂了起来。

  姚广孝的随机应变,迅速稳定了这支军队,坚定了众将士的“靖难”决心。骨肉相残的叔侄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在姚广孝的“发机决策”下就这样正式爆发了。从七月六日发动“靖难”,燕军一路凯歌推进。可是在建文二年(1400年)十二月,燕军在不断的胜仗之下,轻敌冒进,在东昌(今山东聊城)遭到重创,朱棣手下第一大将张玉战死,朱棣自己也被盛庸指挥的政府军团团围住,幸亏朱能援军赶到,朱棣次子朱高煦也率兵赶来奋力拼杀,朱棣才得以冲出包围圈。此战燕军折损过万,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燕军士气低落。战事还能继续下去吗?在失败情绪笼罩燕军将士之际,姚广孝却“力趣之”。在燕军大败仅一月余,姚广孝就督促朱棣重新出师。这是姚广孝独立做出的一次不同寻常的战略安排。而朱棣本想稍作休整,待严寒过去后再举兵南下。但姚广孝力排众议,一再劝说朱棣即刻出师。

  为了重整士气,姚广孝对东昌之败做了一番说辞。他说,我前面就说过,“师行必克,但费两日。昌为文从两日。此后当全胜也”。姚广孝这番话原先是在燕军南下之时对朱棣说的,其意既有希望朱棣坚守“靖难”决心,也含有告之全军将士要做长期打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很快就取得胜利。其实,姚广孝是不可能预见到东昌战事失败的,只不过他此时借当初这句语意含糊的话,巧妙地加以利用而已。而实际效果呢?朱棣也好,广大将士也罢,大家都信服了。姚广孝达到重振士气的目的了。可见姚广孝的确非寻常之人。朱棣坐上龙椅后,姚广孝始终都受到朱棣的信任和优抚,也就不奇怪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登上皇位。十一月任命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总领朝廷佛教事务,为天下第一僧人。两年后,授正二品太子少师,重新使用其俗姓“姚”,赐名“广孝”。正二品是有明一代文臣中最高秩位。永乐十六年(1418年),83岁的姚广孝病卒。朱棣亲自为之撰写碑文,加封为荣国公,谥号“恭靖”。在整个明代,文臣为公爵者仅二人,一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生前封公;一是姚广孝,死后封公。一个月后,姚广孝的牌位放入太庙,和其他三位(张玉、朱能、王真)辅佐朱棣的有功之臣一起祭祀。综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开国两朝配享太庙的,十六位功臣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的,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也说明了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宋哪位战神配享太庙?
北宋以文政治天下,对与军人并不是很重视。但北宋有一位将军死后可以配享太庙,此人是谁呢?此人就是李继隆。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名将,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李继隆初以恩荫补供奉官。他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的战争,屡立军功。李继迁扰边,与田仁朗等率兵将其击败。从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军。雍熙三年(986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为沧州都部署。淳化四年(993年),以河西行营都部署,破李继迁,擒赵保忠(李继捧)。至道初年,任灵、环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解除兵权,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澶渊之战中,李继隆受任驾前东西排阵使,与石保吉率军抵御契丹。景德二年(1005年),李继隆去世,年五十六。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武”。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将门...
· 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网络配图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1375年(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
·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是谁?功臣姚广孝怎么死的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1375年(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
· 雍正上位为何三大功臣配享太庙三大功臣遭遇横祸
康熙的生育能力强,他以35子、20女(写上宗谱的有24子11女)的骄人成绩,成为了帝王体系中名副其实的翘楚。他的儿子们,为了他那把龙椅和那坨玉印,结成了大爷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党。著名的“九子夺嫡”就是康熙的儿子们留给历史的惨痛典故。最后,胤禛靠制度上位,接过了康熙爷留下的烂摊子,成为了刚柔并济、累死累活的雍正帝。在胤禛制胜兄弟们的战列中,十三阿哥胤祥、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和李卫,九大功臣,功不可没。而此九人,本应在雍正在任时,更好地为主子效命。但问题来了,九人有着三种不同的归宿。胤祥、张廷玉、鄂尔泰配享太庙胤祥虽与雍正是同父异母,但比一奶同胞的兄弟要亲(雍正与十四阿哥胤禵同母生,却是,胤禵投靠了老八)。在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雍正便任命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处理重要政务,后来受命总理户部掌管全国财政。雍正初政,胤祥迅...
·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姚广孝是怎么死的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图片来源于网络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1375年(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