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 他的两个儿子最后怎么样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8
转发:0
评论:0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他的两个儿子最后怎么样了,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关于北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一生雄才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关于北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一生雄才大略,结束了自从唐朝末年以后近百年的混战局面,重新将中原统一,可以说功不可没。可是一个王朝的延续仅仅靠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太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赵匡胤生前却从来没有明确地立过太子,他的两个儿子也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当上皇帝。那么这个伟大的皇帝为什么终身不立太子呢?他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这两个皇子的故事。

  其实赵匡胤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但是其中两个都过早地夭折了,所以活到成年的孩子男孩就只有两个。我们先说说赵德昭,他是赵匡胤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大哥早逝,所以赵德昭就成为了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的生母是皇后贺氏,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可是这个孩子在一开始似乎并没有得到赵匡胤的重视,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赵德昭理应被封为王爵,可是赵匡胤只是将他封为了贵州的节度使,后来虽然几度升迁,但是赵德昭始终没有被封王。其实我觉得赵德昭之所以没有被封王,不是赵匡胤不喜欢他,而是因为他想要这个孩子逐渐成长,让他将来能足够胜任王爵,甚至是将来做皇帝。可是赵匡胤的暴毙使得这个计划没有实现,所以赵德昭的身份才会略显尴尬。

  得到了赵光义做皇帝是皇后,赵德昭被封为了京兆尹,可能是赵光义觉得自己的皇位不够说服力,为了笼络人心,在继位当年将赵德昭封为了郡王,还特别下令赵德昭在上朝的时候可以站在宰相的前面。虽然封为了郡王,可是赵德昭却始终得不到叔叔的信任,在后来随赵光义出征幽州的时候,有一天夜里敌军突袭,宋军的军营顿时陷入了大乱,在慌忙之后,大臣们都找不到赵光义,所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想借这个机会拥立赵德昭为皇帝,虽然事情没有得逞,但是赵光义却因为这件事记恨上了赵德昭,回去没多久就经常找借口训斥赵德昭,有一次赵德昭为有功的将士们请赏,赵光义以为他要拉拢人心,于是生气地说:“等你当上皇帝之后在赏赐他们吧。”赵德昭听完赵光义的训斥,回到家就自杀而亡了。

  再说说赵匡胤的另一个孩子赵德芳,他是赵匡胤最小的孩子,15岁出阁的时候和哥哥一样没有被封王,只是做了贵州的防御使,还没等到他建功立业,赵匡胤就突然去世了,所以当时年仅15岁的赵德芳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当时可能是因为他的年龄小,赵光义并没有将他封王,只是给了他一个节度使的官职。当时朝廷上有赵廷美和赵德昭,所以赵德芳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一直属于默默无闻的人。在赵光义继位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赵德芳一直十分老实,没有功绩也没有什么过失,就这样安稳地做自己的官。

  可是赵德昭去世之后,赵光义可能觉得兄弟二人对自己的皇位是一个威胁,所以在赵德昭去世的两年之后,赵德芳也就不明不白地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23岁。赵德芳的死我们不能断定是赵光义所为,但是却非常值得怀疑,因为赵德芳的身体一直很好,虽然谈不上健壮,但也不至于因年早逝,而且是在哥哥自杀之后就马上跟着死了,这就很值得怀疑了,所以赵光义的嫌疑很大。也是因为赵德芳的早逝,民间很多人都很怀念他,因此在后世的很多小说中,赵德芳也被描绘成了“八贤王”,可这毕竟是杜撰的。

  其实小编觉得赵匡胤之所以不立太子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儿子,因为赵匡胤是从五代十国中脱颖而出的胜利者,他深知一个没有能的幼主会对国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他想通过锻炼自己的儿子让他一步步成长,等他们显现出自己的能力之后,无论是封王还是立储就名正言顺了,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赵匡胤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忽然暴毙,这也让赵光义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我觉得,赵匡胤不是不立太子,只是还没有来的急而已。又因为两兄弟都过早地去世,所以我们也不能看出他们的能力,这也算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赵匡胤因为什么而传位给弟弟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元佐为太子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改名赵炅)能够做皇帝,得力于他母亲杜太后立下的家法。宋太祖建隆二年,杜太后一病不起,临终时召集她的儿孙以及宰相赵普说话。她先问赵匡胤:“你可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太祖呜咽着回答说:“儿臣之所以得天下,全靠祖宗洪福以及太后的功德。”太后说:“你错了!原因在于周世宗让一个七岁的幼儿坐天下。假如周氏由年长的君主嗣位,天下怎么可能到你手中呢?所以,你百年后,帝位应先传给二弟光义,光义传给三弟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嫡子德昭,使我赵家代代有年长之君,这样才能永保江山万年长久。”宋太祖唯唯受命说:“儿臣岂敢不遵母后之教!”杜太后又对赵普说:“你跟随我儿多年,亲如家人。请你记住我今天的话,不要让皇帝违背!”赵普诺诺听命。当下,杜太后就命赵普在病榻前起草她的遗训,让赵匡胤立下誓言,藏在金匣内,作为本朝开国成规,命后人代代遵守。赵匡胤不仅事母孝顺,而且对兄弟也很友爱。有一次,光义生病,赵匡...
· 汉宣帝不喜太子,为什么不立喜欢的儿子?
众所周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从古至今,有很多人装精神病逃避责任。比如说,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在被师兄庞涓诬陷以后,就跑到猪圈里吃猪粪来装精神病,最终才得以从魏国脱身。不只是孙膑,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演技不一样,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今天讲一个失败的例子。汉宣帝时期,扶阳节侯韦贤去世,他的长子韦方山早丧,次子韦宏正在服刑,三子韦顺留守邹县为父亲守坟,都无法继承爵位。韦贤的家人就假托韦贤遗命,打算让韦贤的四子韦玄成承继韦贤的爵位。韦玄成知道这并不是先父意愿,灵机一动就装疯了。安葬韦贤之后,按照程序,韦玄成应当承袭扶阳侯,但他依然躺在粪便中胡言乱语,连哭带笑,无法接圣旨。负责这事的大鸿胪就把韦玄成的情况向汉宣帝做了汇报。汉宣帝命丞相、御史查验情况是否属实,韦四是不是装疯?负责办案的丞相史就给韦玄成写了一封信,信中怎么说的...
· 揭秘:秦始皇至死为什么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体制中,皇帝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那就是立皇后和立太子。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制度是立后制与储君制。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子,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皇帝的正妻为皇后,肩负“母仪天下”的神圣使命。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孝公(前四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便已制度化),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
· 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最喜欢儿子的李恪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立太子风波:唐太宗曾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历来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立了李治不久之后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于是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一来是所有庶出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二皇子李宽早夭),二来贞观七年便去了自己的封地,再者比起下面明显不成器的李愔、李恽等人,品行也要好得多。相比之下,贞观十六年才开始上朝参与政务的李治自然不够老练成熟。“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晋王宜班于朝列。”(《唐会要·公主·杂录》)但是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所想到的。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
· 揭秘女皇武则天立太子不立儿子立李显内幕
武则天曾多次废立太子李显,有意从自己的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之间选择接班人,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立原来的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她为何最终决定还天下于大唐呢?网络配图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革了李唐的命,并将李显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李旦降为皇孙。那么,武则天难道就没有废李立武的想法吗?当然有!可是后来她为什么又把天下还给了李氏呢?据史料记载,这与名相狄仁杰的智劝和武则天的“怪梦”不无关系。狄仁杰的劝说很“走心”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新唐书》: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