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魏晋名士如何待客?用残羹冷炙招待客人是真的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0
转发:0
评论:0
魏晋名士如何待客?用残羹冷炙招待客人是真的吗?,羊曼出身于魏晋名门望族“泰山羊氏”,他是西晋开国元勋羊祜侄孙、“兖州八伯”中

  羊曼出身于魏晋名门望族“泰山羊氏”,他是西晋开国元勋羊祜侄孙、“兖州八伯”中的濌(tà)伯。濌,放纵豁达的意思,可见羊曼有多率性而为。

  永嘉之乱后,羊曼为避战乱,渡江南下,跟着晋元帝重建朝廷。后来,晋明帝将女儿南郡悼公主嫁给了羊曼的儿子,羊曼摇身一变成为皇帝的亲家。

  羊曼生性狂放不羁,因此得以跻身于“兖州八伯”。这八人志同道合,都是一样的荒诞任性、不守礼法,平日里就喜欢关上门来喝酒,喝醉了就披头散发,光着屁股满大街玩裸奔,累了便随时随地躺下休息。羊曼也未能免俗,浑然没有皇亲国戚应有的庄重。

  其实,酗酒、裸奔那些只是花边新闻。羊曼得以青史留名,很大程度上是由一次请客吃饭引起的。晋朝的首都从洛阳迁至建业(今南京)以后,文武百官逐渐形成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谁新任职,都得有固定的祝贺仪式—请客吃饭。

  羊曼新任丹阳尹(首都地方长官)时,照例也是呼朋招友,大摆筵席。不过羊曼设宴请客有个特点,就是不论客人的身份高低,谁来得早就给安排上座;来得晚的客人,那就对不住了,哪怕您官职再高,也只能将就着随便坐了。至于食物,则是谁来得早,谁吃美食大餐、喝茅台五粮液;来得晚的呢,您也别嫌菜孬酒残,凑合着对付点儿残羹冷炙,灌两口二锅头吧。

  就在羊曼履新后不久,同样出身于泰山羊氏家族的羊固也被任命为临海太守。相比羊曼的“抠搜”,羊固请客就大方多了,在摆宴当天,甭管客人早来晚来,都一样有上等座位伺候着,当然也有美味佳肴招待,基本做到了谁也不怠慢、谁也不冷落。羊固招待得尤其热情殷勤,让每位客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羊固这才是待客之道嘛!可是,当时的评价让人眼珠子掉了一地。大众普遍认为:羊固的美味大餐,远不如羊曼的真诚率性!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羊曼这样随意性地待客是要挨骂的,哪有以残羹剩菜来招待迟到客人的道理;羊固则用心得多,宾主尽欢,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那时的人却认为:羊曼处事坚持原则,请迟到客人吃剩菜恰是真诚爽朗、不迎合权贵的真实体现—我请客你早早到来,说明你重视我的宴请,那我没理由不招待好你;你姗姗来迟,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那我何必再厚待你?再说,主人放得开,不拿客人当外人,客人也自在。瞅瞅人家羊曼,多率真,多自然,简直酷毙了!

  反观羊固,表面上看来是无比周到、温暖尽显,实际上是全部讨好,谁都不得罪,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说明这个人太有心计,太圆滑世故,太矫揉造作,忒俗!

  魏晋时代,人们崇尚自然和真性情,推崇的是名士风骨与鲜明个性,羊曼的行事作风无疑很符合时代的要求。再说,情贵在真诚与自然,相较而言,羊固就拘束得多了。

  放荡也罢,率性也好,应有的志节,羊曼是一点儿不少。苏峻作乱时,羊曼率领部下死死守住云龙门,最后架不住叛军的狂轰猛打,有人劝羊曼逃走避祸。羊曼却说:“朝廷都被攻占了,我活着还有啥意思?”他坚决不愿临阵脱逃,结果被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沓呼日"是啥?为何土族喜欢用其招待客人
"沓呼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在麦面中加上清油、盐水拌匀,做成圆饼,放进灶内烤熟,吃起来酥脆可口。土族人招待贵客时,桌上要摆一个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盘大块肥肉,上插一把五寸长的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这是主人对贵客最尊敬的招待。土族人有传统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免得有病相互传染,也显得文明卫生。土族人非常好客,特别欢迎客人来访,哪怕是路过或前来投宿的客人都会受到热情招待。当地有句俗话说:"客来了,福来了"。宴席上,一般情况下主人要和客人喝三杯酒。客人到主人门前时主人敬三杯酒,叫做"临门三杯酒";客人坐在炕上主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开宴后,主人再敬客人三杯酒。不会喝酒的人也不用害怕,只要客人用中指蘸上酒,对着空中弹三下就可以不喝了,可见土族人是非常尊重客人意愿的。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
· 羌族为何用洋芋糍粑来招待客人
羌族饮食的特色与羌族的生活习惯与环境息息相关,总体上而言,羌族食材大多源于自产:以腊肉、玉米、小麦、豆类、洋芋及蔬菜为主食,佐以大山中的野菜与猎物。羌族的主要肉食有猪、羊、牛、鸡等,又以羌腊肉最具特色。鲜为人知的是,这张羌族的“美食名片”,制作洋芋糍粑的土豆看似简单,品种选择却大有讲究。土豆一般选择当地的品种,因其个小,加上产量不高,现在山外一般很少播种了;时间上,要以二伏天后挖起来的土豆为主,因为那时的土豆已经上了粉,舂出来的土豆泥韧性好。洋芋糍粑的制作方法是:将蒸熟的土豆放入特殊木头制成的木臼内舂成很糯的土豆泥,称为洋芋糍粑。煮食时,将洋芋糍粑一一掐制成面块状放入锅中,佐以高山上采来的野菜“飘带葱”腌制出的特色酸菜,再放入小块老腊肉油膘;食用时,可在碗中加入酱油、盐、葱等调料,就成了美味可口的洋芋糍粑面汤。在羌族林林而群、种类繁多的饮食习俗中,洋芋糍粑面汤只是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但它...
· 白族在招待客人时为何都喜欢用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偏居于西南一隅的南诏大理国,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南诏后期,佛教被奉为国教,寺庙众多,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一时之间,民间争相效仿,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
· 撒拉族饮食简介撒拉族用啥招待客人
撒拉族是我国兄弟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绝大多数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邻近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甘都乡和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青海省西宁市和祁连、乌兰、贵德、同仁、兴海等县及新疆的一些地方,也有少量撒拉族人居住。撒拉族自称“撤拉尔”,汉文史书中有“撒兰回回”、“沙刺族”、“撒拉回”、“撒鲁儿”、“萨喇”等称谓。至于撒拉族的来源等问题则无正式记述。根据一些史学家的研究和民间传说,撒拉族可能是古代来自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的一个部族同青海省循化一带的藏、回、汉等民族长期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民族。传说他们的祖先赶着骆驼,驮着一部《古兰经》来到循化街子,只剩下18人(一说是7人)。因骆驼到此化为石头,遂定居于此,时间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但这仅是一个传说,实际年代应是比这更早的元代。撒拉族信仰教,他们的生活习惯,包括衣着、服饰、饮食、起居等,大致与当地回族相...
· 俄罗斯族是怎样热情招待客人的
客人到来后,主人热情迎接,让座并即刻端上热茶。待客人到齐后,大家入座,家宴便开始了。家宴的饭菜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凉菜,二是热菜,三是甜点。俄罗斯族的家宴不太讲究饭菜的种类多少,有几样可口的饭菜,有足够的酒,有甜点,能玩得开心,就足够了。凉菜主要有以下几样:勒巴撒、谢辽特卡、萨拉特、“依克拉”(鱼子酱)、腌酸黄瓜等。喝过几杯酒后便开始上热菜。地道的俄罗斯上菜顺序是:第一道先上苏波汤,每人一盘,用勺喝,上苏波汤的同时要上切成片的合列布。第二道菜上得列得。第三道菜是布里内,同时要上“司灭达那”(酸奶油),它是用来涂抹在煎饼上的。第四道菜是比拉什给,要趁热吃。现在这种纯俄罗斯式的家宴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俄汉式混合家宴,既有俄式苏波汤、得列得,又有汉式的各种炒菜;既有俄式合列布、布里内、比拉什给,又有汉式米饭、馍馍。宴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干杯,谈笑风生。正餐过后,撤去桌子上的残余食物,擦净桌面,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