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长孙皇后:不仅贤淑,还有勇有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6
转发:0
评论:0
长孙皇后:不仅贤淑,还有勇有谋,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长孙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古代中国事业有成的君主,历代人公认的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估摸有不少人不知道,唐太宗能够取得“贞观之治”的伟业,除了其自身具有卓越的才能外,多年来他的身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为他作奉献。她就是皇后——长孙氏。

  (一)长孙氏不仅贤淑,还有勇有谋

  李世民的老爹李渊当上唐朝的开国皇帝后,因原配夫人窦氏(李世民兄弟的亲妈)死得早,后宫无主,妃嫔争宠,几个儿子之间也争斗得十分厉害,政局不太稳定。

  老二李世民一直跟着老爹南征北战,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实话实说,李世民比其大哥李元吉和兄弟李建成要强得多。

  李渊也心知肚明,李世民是接自己班的最佳人选。但按传统习惯,传位的首选是嫡长子,不然会影响宫廷乃至整个政局的稳定。李元吉十分提防李世民,拉拢李建成,与老爹的妃子张婕妤、尹德妃等结盟,千方百计陷害李世民。久而久之,李渊疏远了李世民,与李元吉和李建成走得越来越近。

  长孙氏深信丈夫会成就大业,但她不盲目地从正面着手去帮助其出谋划策,而是尽心尽力地侍候好公公,十分得体地处理与众嫔妃和妯娌之间的关系,自己少说话多做事,尽量少为自己谋利益,一贯保持低调作风。

  有这么一个能干懂事的儿媳妇,李渊十分高兴。

  但当史称的“玄武门之变”不可避免的发生后,长孙氏一改柔弱的形象,亲自给丈夫部队的战士们打气,激励他们勇敢战斗。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也前来助阵。丈夫部队的士气大涨,一鼓作气地将李元吉和李建成杀死,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完胜。

  李渊迫于无奈,三天之后就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当年就退位让李世民接任。虽然兄弟相残并非善事,但作为政治斗争而言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用此事举例,只是说明长孙氏的性格特质。

  (二)兢兢业业地管理好后宫

  被册封为皇后之后,长孙氏不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是动脑筋谋取自身利益和的地位,而是想方设法保持整个后宫的和谐,不让李世民白天操劳政务,晚上还要来处理后宫的事。

  争风吃醋在历代宫廷中司空见惯,或皇后或嫔妃为了“专宠”,拉帮结派,耍尽阴谋诡计,把整个后宫搞得乌烟瘴气,不仅让皇上费心劳神来处理,还常常影响了政局的稳定。

  长孙氏从不“专宠”,反而让皇上有机会多多去亲近其他的嫔妃,让更多的“皇二代”问世。长孙氏对嫔妃和宫女的态度和蔼,与她们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如果她们生病或遇到了啥难事,长孙氏就会带着礼品去慰问或帮助去解决。一言蔽之,后宫上上下下都十分拥戴长孙氏。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造成政局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长孙氏很自觉地控制外戚的势力。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为李家父子打天下、为李世民争得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重义气,一直把长孙无忌视为“铁哥们”,登临御座后,多次想把长孙无忌提拔为宰相。长孙氏担心外戚势力过大,将来会象汉代吕氏家族、上官家族和霍氏家族等那样得不到好下场,一再表示不同意。

  她还直接给哥哥谈了自己的想法。长孙无忌理解妹妹的良苦用心,向李世民辞去有实权的职务,只当个闲散官儿。不过满朝大臣都知道,遇到啥棘手之事,只有找他才能处理妥当。

  (三)长孙氏不干政但会及时劝谏

  长孙氏虽然对权势没有欲望,一直坚持不干预朝政,但她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皇帝同样是人,是人就难免有时会说错话做错事。只要得知李世民某件事处理得欠妥时,长孙氏就会及时劝谏。

  魏徵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能够得到李世民由衷的尊重是经历了一番曲折过程的。

  李世民对不留情面敢于劝谏的魏徵又爱又怕。有一次他正在赏鸟时,看见魏徵来了,怕魏徵批评他玩物丧志,就赶紧把鸟儿藏在衣袖里。估摸魏徵看出了名堂,禀报完后有意久久的逗留。李世民不便把衣袖里的鸟儿掏出来。时间长了,鸟儿被闷死了。

  李世民回宫后给长孙氏讲了这事,怒气冲冲地说自己实在受不了啦,这次要把不给自己留一点面子的老魏狠狠整治一番!长孙氏不吭一声,赶紧回寝宫换了套正式的服装出来,给李世民行个大礼后,说恭喜陛下,恭喜陛下!李世民觉得十分奇怪,不明所以。

  长孙氏说:只有在明君的统治下,才能有大臣敢于这么直谏;如果是一个昏君,哪一个大臣不怕被杀头株连九族呢?有魏徵这样的大臣,不正是皇上你的福分吗?李世民过后冷静一想,皇后说得千真万确啊!从此从心里更看重魏徵了。

  除了魏徵,长孙氏还经常设法保护一些老臣。在她病重快要辞世时,她还挂记着老臣房玄龄,给李世民说,房玄龄是个很有能力的好大臣,要继续用他。李世民听从了她的劝告,重新启用了房玄龄。

  可以这样说,长孙氏让李世民真正懂得了并努力践行着“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金玉良言。

  (四)长孙氏有诗词传世

  长孙氏是个才女,也很懂得生活,有《春游曲》传世: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春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从诗中,能看出她开放活泼的性格,甚至表现出她骄傲自负的一面。桃花为啥那么红艳得逗人喜爱?因为它悄悄地偷走了自己姣好的面容。檐边嫩柳为啥那么婀娜多姿?因为它在悄悄地模仿着自己曼妙的身段......

  眼看死神在一步步地逼近时,她很从容地对李世民说:自己死后葬礼要从简,不可奢侈浪费。李世民含泪答应了下来。

  命运的安排不是以个人的意志或人们的好恶为转移的,贤惠美丽,多才多艺、生活幸福的长孙氏,仅在人世间伫立35年就匆匆地到了另一个世界。

  与吕后、武后及其他历代争宠专权的嫔妃们比,长孙氏可称得上古代中国的一代贤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长孙皇后是如何成为一代贤后的?不仅贤淑,还有勇有谋!
长孙皇后是如何成为一代贤后的?不仅贤淑,还有勇有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代中国事业有成的君主,历代人公认的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估摸有不少人不知道,唐太宗能够取得“贞观之治”的伟业,除了其自身具有卓越的才能外,多年来他的身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为他作奉献。她就是皇后——长孙氏。(一)长孙氏不仅贤淑,还有勇有谋李世民的老爹李渊当上唐朝的开国皇帝后,因原配夫人窦氏(李世民兄弟的亲妈)死得早,后宫无主,妃嫔争宠,几个儿子之间也争斗得十分厉害,政局不太稳定。老二李世民一直跟着老爹南征北战,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实话实说,李世民比其大哥李元吉和兄弟李建成要强得多。李渊也心知肚明,李世民是接自己班的最佳人选。但按传统习惯,传位的首选是嫡长子,不然会影响宫廷乃至整个政局的稳定。李元吉十分提防李世民,拉拢李建成,与老爹的妃子张婕妤、尹德妃等结盟,千...
· 中国古代四位贤淑皇后
名人传记俗语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即使在封建时代的帝王之家也可得到有力的佐证,在中国古代帝王贤后中以东汉阴丽华、明朝马皇后、唐朝长孙皇后及清朝富察皇后皆为帝王之妻的楷模,在历朝后宫多见倾轧、秽行的情况下,这样的贤内助也让我们看到历史的一点鲜亮的色彩!1、东汉阴皇后阴皇后阴丽华(4年-64年),南阳新野人,传为管仲之后,刘秀结发妻,建武十七年(41年)被立为皇后。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传名于世,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名。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为生。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就...
· 许皇后究竟多悲催:不仅被冷落还遭受不白之冤
许皇后原本是大司马、平恩侯许嘉的女儿,也是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恭哀皇后许平君的堂侄女。后来恭哀皇后许平君在生产的时候,遭到霍成君的母亲的暗算,将许平君给毒死了。汉元帝继位之后,为了表示对母亲的,于是就把母亲的堂侄女,也就是自己的表妹许氏嫁给了自己儿子,也就是太子刘骜。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许氏也为刘骜剩下一个儿子,但是很早就夭折了。汉元帝刘奭驾崩之后,身为太子的刘骜继位成为了汉成帝,许氏又为汉成帝生下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不久也就夭折了。在公元前31年的时候,汉成帝立许氏为皇后,史称孝成许皇后。许氏从太子妃,再到皇后一路走来深受汉成帝的宠爱,一直宠冠后宫十数年。但是从公元前30年的之后,连续三年出现了天象异象,其实就是月食。有不少人就把这件事情推到许皇后的头上,所以汉成帝对椒房殿的用度也开始克扣,对许皇后的宠爱也不如平日了。公元前18年的时候,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入宫,许皇后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
· 长孙皇后
早年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是清河王高岳之孙女,乐安王高敬德之女,高士廉的妹妹。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长孙无忌兄妹与高氏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得舅父高士廉收容。大业九年(613年),在高士廉安排下,时年十三的长孙氏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立为秦王,长孙氏则为秦王妃。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皇后生涯公元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为帝。其后长孙氏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喜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善借古喻今,经常与丈夫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与唐太宗感情极好。依据现存史料,在唐太宗所有后妃中,长孙皇后所生子女人数是最多的,生下三子四女,共七人。唐太宗的第一个儿子(即太子承乾)和最后一个女儿(即新城公主)都是她所
· 大汉第一贤淑皇后---卫子夫
名人传记卫子夫简介(?——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男为戾太子刘据,女为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卫子夫建元二年入宫,第二年怀孕后被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卫子夫生下刘彻长子刘据,被立为皇后。在她被立为皇后的第38年,即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蛊之祸中,卫子夫母子等人遭江充等人陷害,不能自明,自杀。十八年后汉宣帝刘询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思”,建园置周卫。史称孝武卫思后。一、歌谣生男不必太欢喜,生女不必心悲煞,试看卫子夫,一家霸天下。“生男不必太欢喜,生女不必太悲伤,试看卫子夫,一家霸天下。”这是汉武帝时期广为流传的歌谣。中国历来都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生了个儿子就哈哈大笑,生个女儿就成了苦瓜脸,然而卫子夫的事迹却告诉后人,生了女儿不必“心悲煞”。二、汉武帝两度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