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官员养老是什么样的 哪一个朝代的待遇最好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7
转发:0
评论:0
古代官员养老是什么样的哪一个朝代的待遇最好呢,古代官员退休条件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

  古代官员退休条件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现今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对于政府来说,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对老年福利设施以及医疗保障服务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也就意味着政府承担的责任更大了。于是,公务员首当其冲推迟了退休年龄,如今的国家公务员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则是55岁。达到这个年龄才能满足退休条件,领取丰厚的退休工资,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在古代,官员们领取退休工资所要求的条件却不尽相同。古代的退休制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着,不过当时社会动荡,官位难以坐稳,所以退休制度比较随意。直到汉朝,这个制度才被大家重视起来。

  在汉朝,想要领取退休金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年满70岁;第二个是俸禄需要达到一定等级,最低两千石。如此,退休后可领取在任时俸禄的30%作为退休金。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看脸决定是否同意退休。大唐是个好面子的朝代,前来朝贡的小国又多,所以有些人还没到70岁,就因为长得老就把人给开掉了,可是有些人年纪大了也是鹤发童颜的样子,所以一直留任。柳公权80多了还在担任太子少师,燃烧自己为大唐发光发热,小编也是着实佩服啊。

  宋朝对官员可是大方着呢,本着“官员是朝廷的希望”的宗旨,士大夫们赚的盆满钵满,一度被誉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且退休的福利也是历朝最好的,只要你是大宋朝的官员,那你就拥有了纯金镶钻的饭碗!不论你品阶多少,只要退休年龄满足规定,即可在退休后领取全薪。甚至到了宋神宗的时候,官员们的子孙还能继承他们的官职。真的是一人当官,全家幸福啊,难怪宋朝的学子们拼了命也要考公务员,小编若是生在大宋朝,也止不住“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步伐啊!

  到了明朝,士大夫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这都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出生低微,从看惯了官吏的丑恶嘴脸,眼里哪还能容得下一丝污垢。并且设立了举报制度,若是有官员与贪污挂上了钩,可是免不了大刑伺候的。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太祖沿用前朝的退休制度,仍然是70岁退休,养老金为全薪,但是不久之后退休年龄改成了60岁,官员们提前10年退休本应高兴的事,但是却怨声一片,谁能想到朱元璋把养老金取消了呢。没有做出任何功劳,到60岁想拿到朝廷的钱是不可能的了,这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哟。许是下面意见太大,老朱还得靠官员们尽心办事呢,便让步应允他们免除赋税和徭役,经查实后,若是真的揭不开锅,便给你一个月两石米,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但是想喝酒吃肉就得凭自己本事了。

  后来清朝政府的退休制度与明朝基本一致,退休后政府并不负责养老,为了晚年能有些依靠,所以清朝的官员贪污成性,能捞一笔是一笔。稍有不同的地方在于武将制度的区别:副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可以60岁退休,而低级将领就没这个待遇了,刚在官场闯出点名堂就让你失业了,也是让人郁闷。

  小编认为退休制度与国情国策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提前退休还是延迟退休,都是时代环境所造就的。古代的时候,退休只是与官员有关,而现今退休这个政策已经与各阶层的人们有关了,由此看来时代在进步,国家对人民的关怀越来越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秀才待遇到底是什么样的待遇到底有多好呢
还不知道:明朝秀才待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一些历史类型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总是会了解到秀才举人等等,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的一个作用,或者有什么样的帮助。其实拥有这个职位在当下是有巨大的帮助的,有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待遇,可以说是当时很多人都很羡慕的,这其实也反应了明朝政权对于这些事情的关注程度,就是希望文化能顾帮助国家发展。在当时已经建立了很严格的考试制度,就是要给有文化的人一个上升空间,首先就是童生,这也并不是很简单的和事情,要能够熟练的背诵论语还有孟子等等。之后就可以成为士子,这个也是一个选拔的资格,其实也有一定的难度,之后就是成为生员,这样就可以进行筛选了。可以说很多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未来能够功成名就,成为生员已经有一点难度,如果成为秀才举人就更加不一样了,可以说是到了人生巅峰了。当然因为背后有很多的好处,也是国家直接给出的一些好处。首先就是可以不用服徭...
·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
一、夏、商、周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夏、商、周时期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的部分归封君享用,官位及俸禄可世袭。夏、商、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七十致政”即官员到七十岁即可退休。官员退休后,可到各级学校去传播知识。二、秦汉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秦汉实行“爵禄制度”,爵在世禄制下与官职、俸禄基本统一,到秦汉时二者分离。秦汉之爵分为军功爵和赐爵,主要依据功劳而定,赐爵面广,爵位与官职无固定联系。爵和禄各成系统,爵表示特权,禄则是供职后的待遇。秦时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用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350斛。汉代官员俸禄差别很大,最高秩和最低秩之间相差近百倍,低级官员俸禄太低,...
· 中国的古代养老有什么样的政策哪个朝代是最好的
中国的古代社会特别注重孝悌,在古代有一个朝代国家帮你请保姆养老,年龄越大保姆数量越多,所有开销都是国家支付。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比较注重孝道的国家,所以尊老是一直以来的传统。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也是越来越长了,所以很多家庭都存在四世同堂的情况,往往一个家庭要负担四个老人甚至四个以上老人的养老,下面还有孩子需要抚养,所以在这方面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养老的政策在中国的古代就有了,在古代虽然朝代更迭,经常也有不止,但是每一个新政权建立之后,还是会比较注重照顾老年人的,也有很多对老年人的优待照顾措施。唐朝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比较繁华昌盛的时代,它对老年人有何特殊的规定呢?据说唐朝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明确的规定,老人超过80岁就会有专人照顾,随着年龄的增加,照顾的人也越多,这期间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知道这些,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恨不能生活在唐...
· 古代状元的待遇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待遇如何呢
还不知道:古代状元的待遇如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科举被西方人视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划时代的一项制度,将会为未来带来无限的精彩。西方人为什么这么推崇中国科举呢?说起这个,恐怕是他们自诩先进民主文明的痛。西方世界在有文字以来的数千年时间里,一直是贵族世袭制,阶层和阶层之间并不相通,有点类似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平民要成为骑士,不只是需要自身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的是堪称神奇的“机遇”,让贵族们欣赏你提拔你。古代的西方世界,就和我们春秋时期的中国类似,下面的民众士卒打生打死,上面的统治者依旧欢声笑语,即使战败贵族,该享有的特权和待遇,一点都不会少。这样一来就造成西方世界所谓的文明是上层统治者的文明,不是由下至上的文明,他们的民主同样是如此。有才能再出众的人,只要没贵族看上,最多当个身份低微的角斗士或是农民。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帝制文明,科举让整个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还有干劲...
· 解密:唐代的退休官员能够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人群构成社会,所以社会从来脱离不了人生的诸多特征。孔子认为,大同社会的特征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保障。中国如今的养老制度,因城乡二元体制而有很大差别,而唐朝的基本差别不是城乡而是官民。政府的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而百姓主要指农民,完全需要自己努力。致仕制度多用于中下级官员与百姓不同,官员是社会精英,是朝廷赖以统治社会的主要力量。官员为官,享受制度赋予的各项待遇,而一旦致仕,待遇自然受到影响。唐朝的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也有所不同。比如,大体上,所有官员的俸禄,致仕之后享受半额,这是一个基本恒量。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专门负责官员的管理,每年吏部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依照规定,完好执行等。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皇帝不会太注意这些基层官员的具体情况,通常就是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