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司马懿问了蜀国使者两个问题,转身就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3
转发:0
评论:0
司马懿问了蜀国使者两个问题,转身就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高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高手,一定是内外兼修,有招式也有心法,且心法往往比招式重要,因为招式决定了如何做,心法则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战场上,一个统军高手,不仅要懂战术、御人、计策等招式,还需具备战略、人性、洞察力等心法。战术决定了战役的胜负,而战略决定了战争的成败;洞察力可以让人通过蛛丝马迹、只言片语得出有效信息,进而做出最有利于己方的计策。

  高手对决,比拼的是心法,扬长避短,以及在招式上等待对方犯错。在这一点上,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可谓发挥到极致。

  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都是三国的顶级人才,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发动了第六次北伐战争。然而,司马懿看透了诸葛亮的“七寸”,知道蜀军千里迢迢而来,粮草肯定难以供应,于是采取“坚壁据守,消磨蜀军锐气”的作战方略。

  起初,诸葛亮也能沉着应对,他让蜀军在渭水之南搞起了屯田,仿佛要打一场持久战。双方相持一百多天后,诸葛亮坐不住了。因为蜀军是客场作战,时间越久越不利。于是,诸葛亮发兵挑战,司马懿不予理睬。

  诸葛亮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便想了一个办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将司马懿比作女子,这是对他莫大的侮辱,韩信的胯下之辱都难以望其项背,想借此激他应战。那司马懿如何应付呢?

  继续修炼“龟缩大法”,任凭诸葛亮的东南西北风,司马懿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面对铁桶阵,诸葛亮有力也使不出,心里难受,而司马懿却稳如泰山,气定神闲。《晋书·宣帝纪》记载:

  先是,亮使之,帝问曰:“诸葛公起居如何,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蜀国使者说者无意,话中却透露出两条关于诸葛亮的重要信息:

  一是生活上的。按照常理,诸葛亮奔波在外,饭量应该增加。但他每天仅吃三四升饭,明显不及正常人的进食标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饭量不正常,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出问题。

  二是事务繁忙。每次二十军棍的处罚,诸葛亮都要过目,而整个蜀军十万人,每天大大小小的杂事多如牛毛。这说明诸葛亮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精力肯定跟不上,工作上呕心沥血的结果就是身体每况愈下。

  司马懿依据蜀国使者提供两条信息,完全可以洞察出诸葛亮不管是工作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利于健康,由此才会得出结论:诸葛亮命不久矣。

  诸葛亮去世,纯粹是自己把自己给累死的。作为北伐的最高长官,诸葛亮需要的是举重若轻的魄力,负责重大的军事部署,而不是举轻若重的责任心,对于具体事务,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处理。

  精准解读情报的信息量,洞察对方的弱点,才能料敌制胜。在与诸葛亮的两次北伐对决中,司马懿根据有限的信息,看穿了对方的弱点,然后针对性地应付,让诸葛亮出师未捷生先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很多人通过各种门类的电视剧对清代名将年羹尧的名字非常熟悉,知道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也知道他曾经功高盖主,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这些都是符合史实的。不过在许多电视剧中,为了突出清朝皇帝的英明,把年羹尧发迹也归功于雍正皇帝,最后把这位名将描述成为一个忘记知遇之恩的小人,则并不符合事实。年羹尧在康熙时期,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虽然其父在清朝曾位列工部侍郎,但是年羹尧却是靠读书自己考中了进士,并且一步步升任内阁学士。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刚满30周岁,康熙皇帝亲自提拔他作四川巡抚。这个时候,他已经与自己父亲平级。如果说此前他的官场生涯还有一点点家族作背景的原因,那么此后年羹尧的成就就完全依靠自己的才华了。早期的云贵川藏很多地方承袭了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地方上有很多强悍的生番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常有不臣之心。但是年羹尧在当地施政开明,强力了生番造反,这为...
· 司马懿是如何断定诸葛亮死期将至的?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不幸病死军中,而早前司马懿便已断定诸葛亮死期将至,那么司马懿为何如此断定呢?诸葛亮和司马懿据《裴注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三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死也”。按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2023公升,则当时三升有0.6公升,又因为每公升大米重约1.7斤,则0.6公升大米重约1.02斤,即诸葛亮病重时每天能吃一斤大米。可是在司马懿眼里,诸葛亮吃的已经够少了,已经到了人之将死的时候了,因为生病的人才能吃的少。当时流行一日两餐,假如《魏书》记载属实,那么阚骃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粮食才能填饱肚皮,其饭量是诸葛亮的几十倍。当然这个肯定有夸张的承认,但是就算是夸张了10倍,那饭量也有1.2升啊,那差不多还是诸葛亮的两倍。还有《宋书》提到...
· 诸葛亮看到司马懿军中的一个白胡子的老人,为什么会直呼吾命休矣
司马懿自小出身就不错,父亲是京兆尹,年少十分就胸怀韬略,小有名气。当曹操执掌东汉的时候,曾派人前去征召他入府效力。起初司马懿装病不去,后来曹操采取强制征召的手段,司马懿终于去了。不过曹操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开始有点忌讳他了,不让他接触实权。以至于曹丕在位的期间,听了父亲的遗嘱把司马懿防的死死的,大权都落在曹氏宗亲的手里,司马懿虽有能耐,但也无法接触到大权。无奈曹家的人大都命不长,曹丕如此,曹真亦是如此。到了曹叡继位的时候,面对蜀国强敌司马懿,朝野上下竟无人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着魏国危机重重,最后不得不重用司马懿去抵御强敌。但为了防止司马懿军权过大,同时还委任辛毗为军中司马一职,作为监督的作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术了如指掌,自知与其面对面对峙不是对手,于是选择以静制动。而诸葛亮则是从汉中长途出兵,粮草运输是一个致命的要害,长久拖下去不仅军粮不够,还会影响到军心。于是为了快速决战,不断...
· 千古奇冤!只因口音的问题关羽就丢了性命
关羽是被谁害死的,这一千多年里有着很多说法,最直接的说法就是被孙权吕蒙杀死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也有人说是刘备诸葛亮觉得关羽不受控制,而借刀杀人了,不派救兵,所以间接造成了关羽的被杀,当然了这种说法虽然荒唐,却也很流行。更多人觉得关羽是自己找死,因为他太傲,他目中无人了,不仅看不起曾经的“吴下阿蒙”吕蒙,甚至连孙权他都看不上,那一句“虎女安能配犬子”更是直接指出了关羽的傲,连孙权这个一方之主他都视之如“犬”,然后孙权虽然当时虽然还不是天子,可是在东吴就是等于皇帝般的存在,这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你关羽竟然骂我是狗,我就是杀了你,也是气愤造成的,天下人怪不得我。那么关羽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呢?网络配图网络上曾有这么个文言文的冷笑话:关羽镇荆州,有女二人,一名嫣,一名容。孙权遣使求亲。关羽甚喜,然未知二女取舍,踟蹰未决。使者再三催之,关羽召二女于前,曰:“汉吴联姻,国之大事,汝谁可任之?”嫣时十四...
· 解密:清朝两个皇帝为何年纪轻轻就丧命?
清朝入关后死于紫禁城(含离宫)的皇帝共有9位,其中三位死在正月头,即春节期间。他们是:顺治帝福临,死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乾隆帝弘历,死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道光帝旻宁,死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此外,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四位皇帝都死在严寒的冬天:康熙帝死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同治帝死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光绪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刚进入冬天;宣统帝(死时已是庶人)死于公元1967年10月17日,刚刚立冬。如此看来,即将“大行”的清朝皇帝大都熬不过冬天。清帝为何大多死于冬天?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从年龄看,乾隆帝活了89岁,他的死可以说是“尽其天年”,抑或是“无疾而终”;康熙帝和道光帝都活了69岁,都年近“古稀”,也可以说是年老体弱的原因。网络配图除了年龄原因外,同当时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不无关系:分别只活了24岁和19岁的顺治帝和同治帝,都死于传染性极强、在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