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道光皇帝死前四年,做了一个什么错误决定?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4
转发:0
评论:0
道光皇帝死前四年,做了一个什么错误决定?,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道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道光皇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道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道光皇帝一直为皇室无嗣感到苦恼,到50岁时,唯一的皇子奕纬也病死了。为此道光帝只能广选秀女,充实自己的后宫。道光帝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在50岁后,居然连得6子,而且一个夭折的都没有。大清皇室终于有子嗣,可是道光帝的烦恼又来了,到底该立谁为皇太子呢?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道光帝的身体频出状况,他不得不考虑皇太子的人选。到了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已经65岁了,此时皇四子奕詝15岁,皇五子奕誴也是15岁,皇六子奕訢13岁至于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则年龄太少,有的甚至一两岁,所以道光帝实际上能够选择的只有三个人。

  在这三个人中,最先出局的是皇五子奕誴。道光帝并不喜欢奕誴,也不喜欢奕誴的生母祥妃,所以在道光二十六年,他将奕誴过继给了惇恪亲王绵恺(道光帝的弟弟)为嗣,这样一来,奕誴就彻底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那么道光帝只剩下两个选择,一个是皇四子奕詝,另一个是皇六子奕訢。

  在这两个人中,道光帝更喜欢的是皇六子奕訢!奕訢自幼就和四哥奕詝在书房读书,学文习武,同时还要学习满汉蒙三种语言文字。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道光帝经常检查两个儿子的功课,他发现虽然奕訢比奕詝小两岁,但奕訢的成绩更好,所以“宣宗(指道光帝)极爱之,恩宠为皇子冠,几夺嫡者数”。

  但是道光帝却很犹豫,因为皇四子奕詝更可怜。奕詝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此人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后妃。孝全成皇后入宫时地位不高,但升迁却很快,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从嫔晋封为贵妃,26岁那年晋封为皇贵妃,一年后被册立为皇后。可是在道光二十年,孝全成皇后突然病死,年仅33岁。

  由于孝全成皇后的这层关系,道光帝对皇四子也非常疼爱,再加上奕詝并没有什么过错,学习也还算可以,而且身份是嫡子。之后道光帝对两位皇帝进行了一番考察,皇四子奕詝在老师杜受田的指导下,扬长避短,最终打动了道光帝。于是在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道光帝死前的四年,他写下了传位诏书!

  不过道光帝的诏书很奇怪,他首先写的是“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然后才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按照尊卑的习惯,应该先写谁是皇太子才对,为什么把皇六子奕訢放到了前面呢?从这封诏书,我们不难看出道光帝内心的挣扎,也许他想立奕訢的,所以皇六子的名字在前面,皇四子在后面。

  可是道光帝最终还是选择了皇四子奕詝,即咸丰帝。后来的历史证明,道光帝铸成大错,咸丰帝不仅没能挽回清朝衰败的局面,连都城都被攻破。咸丰帝思想保守,依然沿用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且他身体虚弱,结果在30岁时病死,导致慈禧太后的专权。而奕訢勤奋好学,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

  假如道光帝当初选择皇六子为继承人,或许清朝将不会那么快覆灭,或许历史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赤眉军首领樊崇,他曾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
赤眉军主要将领樊崇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从带领一百多人在莒城起兵,到拥有数十万部众,让赤眉军成为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樊崇仅用了数年时间。在此过程中,樊崇与新朝王莽、更始帝刘玄以及光武帝刘秀都交过手,表现相当不俗。但在公元27年,樊崇最终还是被光武帝刘秀打败,赤眉军全体投降,不久后,樊崇被杀,结束了英雄而又悲剧的一生。纵观其一生,至简以为,造成樊崇最后失败被杀悲剧的,主要是因为樊崇没有根据地意识,未能建立起自己的地盘;在攻破长安后,又放任将士烧杀抢掠。在起兵之初,樊崇便带领自己的部众辗转于泰山一带,他们也曾试图攻打莒城,但未能攻下,于是就在青州、徐州一带流窜,抢掠。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派人说降赤眉。樊崇等听说汉朝复兴,便留众,率将领二十余人,随同使节来到洛阳。樊崇等都被刘玄封为列侯,却没有采邑,而留在原地的部众又有背叛离去的意向,樊崇等于是又逃回了营地。公元2...
· 何进的一个错误决定导致天下大乱,这个决定到底是什么
东汉末年,表面上统治天下的仍是汉朝的中央政权,但其实他们内部已经明争暗斗得十分厉害。宫内是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势力,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斗得一发不可收拾。宫外,各方诸侯纷纷招兵,以扩充本部实力,为天下大变而从中渔利做好充分准备。这些诸侯中,以西凉董卓的势力最为强大,董卓早已怀篡逆之心,正跃跃欲试。彼时,何进欲诛杀十常侍。怎奈十常侍甚为狡诈,他们在何后面前屡献媚词,又以重金贿赂,何后便不许何进诛杀十常侍。何进本来是无断之人,被何后一顿训斥,失了主张。袁绍献计说:“可以将四方英雄,请入宫中,诛杀阉贼。此势若成,不容何后不从。”何进听后大喜,欲从袁绍之言。主薄陈琳说:“将军势大,欲杀十常侍,果断杀却便可。今将各路英雄招来,他们各怀私心,难以揣测,到时局势难定。”何进说陈琳乃是迂生之见,不以为意。此时,站在旁边的曹操从容说道:“将军,处理此事,易如反掌,又何必多议?”何进问道:“孟德有何高见?”曹...
· 朱允炆的四年皇帝生活都做了什么?除了削藩还做了什么
跟朱元璋开创王朝,朱棣立下盛世相比,处于中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显得有些渺小。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似乎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功业。对于朱允炆最大的讨论,其实是他兵败被夺去皇帝后,消失在人海里的下落不明。但在朱允炆执政的短短四年隶,其实他做过很多事情。而且,很多事情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跟祖父朱元璋的霸道猛烈不同,朱允炆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聪明,学东西很快,拥有年轻人的热情、朝气、冲劲。他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厮杀搏斗,从小深居皇宫,接受儒家文化的学习。几位老师,都是那时有才学的大儒。所以,朱允炆对于儒家,更有感情。而武将在他心目中,地位就没那么高了。至于宦官,则是严厉打击的范围。不过,在朱元璋时期,文官地位并不高。朱元璋建国后,以“洪武”为年号,更崇尚武力。朱元璋时期,武将级别最高的左右都督,为正一品官职,而文官最高的六部尚书,官阶仅为正二品。并且,在《大明律》中有明定,文官不能封功侯。...
· 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
清军入关的时候只有八万五千人,再加上吴三桂的三万五千人,共十二万人。而明末汉族的兵力足足有四百万人以上。可是事情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四百万人会被十二万人打得落花流水。假设一下,当全天下都跑来围攻你,敌军兵临城下,你却插翅难飞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帝王——崇祯帝朱由检,他选择了自杀。网络配图1644年3月19日凌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北京煤山(现景山)自尽,陪伴他赴死的只有一名太监王承恩。在他自杀的时候,吴三桂的三万多名勤王铁骑已经到达了唐山,而李自成的大顺军两天前就开始攻城,在这不到48小时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大崇祯皇帝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呢?有着精锐三大营、关宁铁骑几百万军队的大明帝国为何会在不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覆灭?一个帝王,为什么最后会选择上吊自杀这样让人叹息的死法?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没有逃跑呢?网络配图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中国几位都城被围的皇帝。北宋徽...
· 赵匡胤做了一个什么决定这个决定为什么会是宋朝灭亡的隐患
九六零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之后,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可以说,宋代在中国历代王朝中,给人一种“国富而不强”的感觉,其直观感受便是:多次战争失利,常受周边邻国欺辱,甚至,在南宋发生两帝被虏之时,堪称宋代最耻辱事件。所谓宋朝的“国弱”主要指的是军事实力低下。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存在多方面因素,如:宋朝重文轻武,虽然,国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军备废弛、战斗力下降乃是不争事实。另一方面,宋朝的对手可谓是空前强大,如:宋朝建立时,其所面临的对手为建国百年、仍处巅峰的辽国,而后又有蒙古、西夏、金朝等强敌进犯。宋朝在重文轻武形势下,还能够撑过百年,实属不易。大辽帝国,其制度的建立仿照的是中原王朝,拥有自己的农耕制度,老百姓能够以此维持生计。拥有完善制度的辽国,等同于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可不是那些游牧民族所能相比的,由此,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