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商鞅是秦国功臣,秦国的崛起和他密不可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1
转发:0
评论:0
商鞅是秦国功臣,秦国的崛起和他密不可分,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前221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秦始皇带领秦国灭掉六国,。秦始皇的大一统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500多年诸侯割据的局面,从此天下一统,秦始皇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秦国原本只是西陲边境的一个小国,这个国家的实力并不强大,但秦国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结束,一共出现了7位英明的君主,正由于这7位君主的励精图治,最终才可以由秦始皇带领秦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秦国的强大和秦国出现7位英明的君主有关,但同时也离不开一个人做出的贡献,正是这个人对秦国进行改革后才使秦国真正的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孤独的变法者”商鞅。

  商鞅又名公孙鞅,本是卫国人顿丘人,年轻的商鞅博学多才,他深受法学代表人物吴起的影响,对法家学说充满兴趣,他一直认为治国要用重典,特别当国家弱小、实力不强时更需要用重法来约束当朝官员与天下百姓。

  商鞅由于知识渊博、治国理念新颖,被魏国国相公叔座邀请进魏国做官,商鞅在魏国用他的治国理念帮助魏惠王治理国家,商鞅建议魏惠王对魏国进行改革,可是魏惠王安于现状,他认为现在的魏国如果大范围改革会引起国家,所以他没有采纳商鞅的建议。由于魏惠王没有采纳商鞅的建议,所以商鞅有些心灰意冷,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的他已经有离开魏国另投他国的想法了。

  虽然魏惠王不想改革国家,但不代表任何国家的君主都不想改革,此时秦国的国君秦孝公就已经立志改革秦国,因为当时的秦国国力是六国中最弱的,任何诸侯国都想欺负秦国,就连权利的周天子也看不起秦国,经常给秦国下圣旨让秦国纳税、进贡。秦孝公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君主,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壮大秦国,于是他决定对秦国进行大改革。

  秦孝公深知如果对国家改革,就需要一位敢为天下先的臣子带领秦国进行改革,但当时秦国朝堂上无人能胜任这份改革大业,于是秦孝公广发求贤令,重金寻找一位能带领秦国改革的人才。商鞅得知秦孝公的求贤令后,就离开魏国来到了秦国,秦孝公早知道商鞅的大名,对于商鞅来投他十分高兴,秦孝公立马将商鞅封官并主持改革大业。

  秦孝公见万事俱备,于是他在朝堂上发布改革命令,并向大臣公布商鞅为改革大臣,秦孝公命令一发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朝中大臣以甘龙为首都反对改革、变法,他们认为秦国所有的法律、制度都是祖宗定下来的,不可以轻易废弃。商鞅听完他们所说,立马词锋严厉的对他们进行反击,商鞅对秦孝公与众大臣说:“古往今来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事也,”他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秦孝公听完商鞅的话,当机立断决定对秦国进行改革,并告诉满朝文武所有人都听从商鞅的改革命令。

  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授权后,马上大刀阔斧对秦国进行改革,他首先改革的目标就是农业,因为在古代无论打仗还是治国都需要大量粮食的支持,一个国家只有粮食充足才会有富强的基础。商鞅为改革农业发布《垦草令》,其内容就是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提高国家对农业的认知度,同样削弱贵族的权力,使秦国的贵族都加入到农业生产的活动中。

  商鞅发布的《垦草令》在第二年秋天就见了成效,秦国这一年秋天的粮食产量相当高,这也意味着商鞅的变法已经取到了初步成效。商鞅变法取得初步成效后又继续对秦国进行变法,商鞅这次的变法主要对军队和贵族下手,主要的内容就是明令军法奖励军功,然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变法的实施给了普通士兵一个晋升的机会,只要立有军功就可以升官,这使得普通士兵作战更有动力,这一变法有好处同样也有坏处,坏处就是商鞅这一变法措施彻底得罪了秦国的贵族,这些贵族再也不能不劳而获,这使得秦国内部的很多贵族都恨上了商鞅,这也为商鞅日后被杀埋下了祸根。

  秦国经过土地、军队改革以后实力已经逐渐强大了,但商鞅对此还不满足,他心中想要的秦国还没有建立出来,于是商鞅又一次在秦国进行变法,他这次变法的目标就是改进秦国的各种不足,他要将之前秦国所有的弊端全部剪除,他这次变法的内容就是:“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买卖、统一度量、定法律衡等”各种改革方略。经过这些次的变法秦国一步步的强大起来,无论是军队的实力还是综合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时的秦国已经有了和天下各路诸侯叫板的实力。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一步步强大了,但商鞅却迎来了他的末日。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年轻的秦惠王继位,秦惠王继位后急需的王位,于是他决定杀掉一位大臣以此来震慑前朝那些不服管理的老臣。这时秦国的大臣公子虞发现了秦惠王的想法,于是他决定诬陷商鞅,因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触动了这些大臣的利益,于是他们决定借秦惠王的手除掉商鞅。

  商鞅剧照 秦惠王听到商鞅要造反的消息后下旨商鞅,商鞅提前得到了消息,决定逃回魏国,可惜商鞅以前得罪过魏国的边疆守卫人公子卬,公子卬拒绝商鞅入境,商鞅只好回到秦国。商鞅回到秦国后立马被秦惠王的人抓住并杀死了他,他的尸首被带到秦惠王面前,秦惠王下旨对商鞅实行车裂之刑,并诛杀商鞅全家。商鞅虽然被杀了,但他生前所有的变法并未被废除,秦国也是凭着商鞅的变法最终统一六国、平定天下。

  我们不能否认商鞅对秦国做出的贡献,若是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不可能,那么中华民族的历史也会被改写,所以现在来看商鞅他确实是秦国的大英雄。

  可是我们也应该从商鞅的死上得到一些警示,那就是做人做事不要做绝了,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商鞅就因为把事儿做绝了,而且他得罪了整个秦国所有的人,最终商鞅死后竟然还被车裂,甚至家人全都被杀,不能不说这也是商鞅的罪有应得。我们今后的人生中一定不要学商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自己留条退路,这样才能使我们一直处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商鞅的生平经历,商鞅为何成为秦国功臣?
商鞅是卫国国君之后,姬姓公孙氏,本名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受封于商地,故称商鞅。一个卫国的贵族,为何要委身到他国任职?这要从卫国开始说起,卫国作为大周的诸侯国之一,在周平王的时候也曾盛极一时,成为诸侯国的首领之一。但好景不长,东周以来,由于卫懿公的骄奢淫逸,国力亏空,卫国日益衰落,终于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国被灭。后虽借助齐国复国,但卫国已千疮百孔,沦为在各诸侯国之间周旋的小国。春秋晚期更是被卫庄公蒯聩与卫出公辄父子争国的事件耗尽了几百年来的积累。由此看来,商鞅在卫国是很少有机会有一番建树的。若商鞅安于当一个以吃喝玩乐为终身目标的贵族便罢,偏他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怎会受其限制?但商鞅离开卫国后也并未到秦国任职,而是选择了魏国作为他的第一个去处。魏国和卫国读音相同,但地位却千差万别。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先强盛的国家,其地位只有齐国才能和它相提并论,其国家积累可想而知。商鞅先选择了这样一个强国...
· 商鞅怎么死的?秦国功臣商鞅为什么被车裂?
导读: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公元前356年,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可以说商鞅的贡献对秦王朝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就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风烛残年之际却惨遭车裂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据《史记·商君列传...
· 商鞅为何选辅佐秦国?秦国短命乃商鞅之过?
商鞅在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下,用不到22年时间在秦国变法施政,让贫弱的秦国飞越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势一国,而后历经几代终扫灭六国。然而新君上任第一件大事却是对其处死并车裂,但是保留所变新法。可见变法之功是或者是仇敌也无法抹灭!然而秦后二世而亡,此后又不少人甩锅给商鞅和他所主导下的秦法。认为秦短命因素虽多,罪魁祸首当是严酷秦法!所有功过商鞅应该一并承受吗?先谈谈秦法之生!如果把秦法比作一个孩子,那么秦孝公和商鞅就是他的父母。说他的生世就得从其父母“联姻”开始。他们又是怎么相识相爱?为什么双方会选择彼此呢?和恋爱一样,总有个主动方。这场“联姻”的主动方秦君赢渠梁发布了一条“征婚广告”---求贤令!商鞅闻迅前往,三次面谈而好事终成!但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一人之婚尚不可草率,这对君臣对秦国以及后来对天下的影响如此之重。他们又是作何考虑的呢?网络配图首先说说商鞅,卫国王室后裔,原名卫鞅。喜刑名法家之说,...
· 秦国起源历史,商鞅变法促成秦国的兴起
秦国(秦人)起源秦人是汉族西迁的一支。秦之先祖为先贤伯益,伯益乃颛顼后代(注: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长曰玄嚣、次曰昌意;玄嚣生�f极;�f极生三子:帝喾、挥公、大业之父;昌意生一子名颛顼,颛顼有一女名女修;大业之父娶颛顼之女女修,生伯益)。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至夏末,费昌(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孙)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商汤御,败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故史载嬴姓多显。至商末,蜚廉(伯益五世孙中��之子)、恶来(蜚廉长子,恶来之弟是季胜)父子皆以材力侍纣,后周武王伐纣,败商军,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注:蜚廉次子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造父侄孙非子(注: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
· 麻隧之战中秦国再败晋国,秦国什么时候才崛起的?
公元前578年春,晋厉公为彻底消除秦国威胁,他欲借天子之名,号召诸侯出兵讨伐秦国!同年三月,晋厉公会同鲁、齐、宋、卫、郑、曹、滕等国国君在雒邑朝见了周简王!在晋厉公的请求下,周简王派刘康公,成肃公参战,为了让晋厉公满意,周简王甚至还在太庙举行了出兵仪式。同年四月,晋厉公派大夫魏相出使秦国,并在朝堂上回顾了从“秦晋之好”到后来的反目成仇,接着,魏相批评秦国不守承诺,勾结楚国反对晋国,这是晋国所不能容忍的!如果秦国能够顾念其他诸侯,与我们结,那么我们就安抚诸侯,马上退兵。秦桓公当然没有同意,于是亲全国,抵抗晋国入侵,在麻隧进行了决战!战争的结果是以晋军为首的诸侯俘虏了秦将,获得了胜利,直打到秦国侯丽才罢手!此战说明,秦国无论是在外交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无法和晋国相比较!秦国真正的崛起还未到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