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两军交战之后 古人是怎么处理俘虏的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79
转发:0
评论:0
古代两军交战之后古人是怎么处理俘虏的呢,还不知道:古代是怎么处理俘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

  还不知道:古代是怎么处理俘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两军交战时,总会有一方战胜,另一房则失败,战败方有的是被全歼,有的被迫投降,但投降之后就有两种命运,一种是被敌方收编成部队,令一种是被。

  古人曰“杀降不祥”,也就是俘虏是不吉祥的事情,不过仍旧有少数情况之下,统帅会选择降卒,历史上降卒最出名的当属白起,在长平之战他了45万降卒,被称为“人屠”。

  降卒都是没有反抗能力的人,起来毕竟容易,一般都是采用坑杀的方式,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的“坑杀”就是挖一个坑,然后把人活埋下去,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古代的记录其实写作“阬杀”,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已拔,皆阬之”的记载,这个“阬”与“坑”的读音一样,但它只的“城墙中设置的洞口,也就是城门”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所谓的“阬杀”并不是指直接活埋,而是一种更加恐怖的方式,根据《汉书》中的记载,王莽夺权之后,对于那些反对他的人,他都下令“阬杀”灭其九族。

  在王莽的诏书中,记载着“阬杀”的方式:就是把这些人处死后,尸身用厚土掩盖,但头颅却割下来,以“品”字形堆成高六尺的圆锥状,可以从城门上看到这些头颅。

  其实王莽这种杀人的方式,还有另一个称呼,就叫做“京观”,后来这种方式被用来吓唬敌人,也就是把敌方的俘虏全部站头,然后堆起来放在战场上,人敌人看到后感到胆寒。

  所以古代所说的“阬杀”其实就是“京观”,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杀人方式,所谓京是指“高丘”,而观与“阙”相通,指“门楼”,根据《夜航船》记载:“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

  京观之所以把敌人头颅堆成金字塔,主要是为了炫耀自身的战绩,同时恐吓敌人,在史料中京观的记载很多,比如白起、项羽他们降卒,都用这种方式,还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敌人也被隋军人口“京观”。

  尽管“京观”这种方式非常残忍,不过古代作战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游戏,无所谓残忍不残忍的,所以古代战争的战场上,比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更加恐怖百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古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古人很讲究礼仪,从春秋开始大国在儒家的游说下,都开始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学说,论语中“礼让”便可以说明当时大诸侯国所信奉的礼仪,即便是打过战小国,出于礼数,大国国君仍需派遣礼仪司甚至亲自接见对方的拜使。中国是礼仪之邦,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代,中国人都很注重表行礼仪。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告急,晋国上一年刚被楚军打败,不敢冒与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只是派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解扬经过郑国,被郑国抓起来交给楚国。楚庄王亲自接见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断绝宋军的希望,解扬不同意。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可是当解扬来到了望城中...
· 古代官员被抄家之后家里的女儿和妻子会怎么处理呢
古代抄家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现在的宫廷剧经常会出现某人,因为犯了重罪,或者得罪了皇上,然后改人全家就要跟着一起遭遇。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抄家,抄家的政策为犯法官员自己和他的家庭。假定罪刑过于严重,还要拖累到全部家族。抄家可不是单单的就是说财产没收,更是对该人和其整个家族命运的判定。今天我们久聊聊古代官员被抄家后,家里的女儿妻子会怎么处理。如果说丈夫犯下诛族的重罪,那么大家可要跟着一起掉脑袋咯。说来着实可惜,本来活的好好的,在家相夫教子,谨遵“三从四德”,突然祸从天降,命就没有了,这上哪说理去。所以,即使无辜也只能认命,谁也不想这样,但是错生在那样的年代,也是个悲剧,从本质上说女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唐高宗李治的奶妈卢氏曾经就是滑州总管杜才干之妻,但是由于杜才干谋反,所以卢氏被没于宫中为奴。之后由于乳养李治,被封为一品燕国夫人。类似的例子还有上官婉儿也是被籍没入宫...
· 古代两军交战前武将阵前单挑的情况真的存在吗?
以前读三国演义,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武将间的打斗场景,以至于“谁敢与我大战三百回合”成为一段时期内的口头禅。小说中那种以斗将决成败的战争模式构成了笔者对古代战争的基本认识。长大后,自然知道错得离谱,将领的勇武虽有用,但并不起重大作用,名将如韩信、卫青、霍去病等人也并不以盖世武功著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说中阵前的武将交锋纯属虚构,若是从鼓舞士气的角度来看,则其历史原型或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致师。致师的起源不可考,但商周时期便已存在则毋庸置疑,《周礼·夏官》上记载有“环人”一职,其首要工作便是“掌致师”。何谓致师?东汉的郑玄注解说,“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根据这一理解,致师是鼓舞士气,展示必战之心的一种手段。具体如何做呢?《左传·宣公十二年》的邲之战对此有着较为清晰的描述。公元前597年,为了称霸中原,楚国北上攻打郑国,老牌霸主晋国随后前来救援,晋、楚大战眼看一触即...
· 古代社会,女性来例假后,该怎么处理呢
现代社会越来越人性化,而对女性的关爱更是时常挂在嘴边,贴心的不要不要的。女性来例假后,各种高档卫生巾眼花缭乱,据说有的价格都让人侧目,那么,在落后贫瘠的古代社会,女性来例假后,该怎么办呢?该用什么处理呢?先从最遥远的远古说起,那时候还没有布料,更别说纸张了,往往就地取材,草皮、柔软树叶都成了首选等,想想也是极为悲催的事情,没办法,当时的环境也就这样子。古代社会当然有进步了,女性也开始关爱起自己的健康了,一般的女性都会用布缝成一条长长的布袋子,然后在布袋里面塞东西,有钱人家的就塞布条、棉花等吸湿功能好的东西,穷苦人家的孩子就只有塞木头灰、草灰这些了,布袋子和棉花、碎布循环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月经带了。看了这些,现代女人是不是好幸福,看着货架上眼花缭乱的女性用品由你挑选,再想起古代的草灰碎布片,我想此刻的你是崩溃的,感谢人类进步吧。
· 古代没有银行,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呢?
《钱神论》有载:“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表述西晋时期金钱的社会崇拜之高,内包乾坤,外囊天地。中国古代钱币经历由贝壳到铜钱金银再到纸币银票的发展过程,储存也逐渐便利,但古代其实是没有银行的概念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图源于网络根据《人类简史》记载,古人最开始的货币主要是贝壳,它轻便、稀少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古人交换的便利性。后来,随着交易数额的增大,贝壳无法满足需求,逐渐衍生了铜钱、金银珠宝等的货币体系。到宋代,纸质货币--交子出现,更利于货币的统一管理和集散。钱币存在形式的变化也连带着促进了货币储存方式的改进。一、隐藏式存钱。主要表现形式是将钱币通过各种手段藏起来。(1)窖藏。古人多用铜钱,他们会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钱币放在罐子里,埋于地下,需要时再挖出取用。富人资产较多,过多的铜钱不利于保存,他们就会将铜钱兑换成金银珠宝,在地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