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科举和高考之间有什么不同 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7
转发:0
评论:0
科举和高考之间有什么不同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还不知道:科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科举制

  还不知道:科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科举制由隋朝兴起清朝灭亡,起初科举制为寒门学子铺平康庄大道,但是随着时代演变科举制也没逃过盛极必衰的定律,最终成了统治者禁锢思想,达官贵人营私舞弊的工具。虽说科举制让范仲淹、李超、李昂等人摆脱寒门之身,可它也让柳永、唐伯虎等众多才子,失去施展之地。

  科举之路是每一个文人心中的白月光,放浪形骸的柳永也不例外,“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从《劝学》中不难看到他对科举的热忱,可他最后为何愿把功名换了浅唱低吟?

  据记载,柳永分别在天禧三年,天圣二年,天圣五年参加过三次科考,第一年他满怀信心高喊“临轩第试,对咫尺无颜,定然魁甲登高第”。自信之人大多自我,自我之人难忍受一家之言,宋仁宗思量到此人若中魁首,定然会让百姓人人效仿,形成高度自我的风气,于是便以“无行”黜之。十年寒窗苦读,因“无形”二字化为泡影,聪明如柳永,怎能不知“无形”只是那高高在上之人,满足自己一家之言的借口。

  为表愤怒之意,柳永作《鹤冲天》,他恃才傲物用“明代暂遗贤,如何向”一句,讽刺宋仁宗不能保证“野无遗贤”,他高傲地向独断的皇权发起挑战。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宋仁宗定然不会允许蔑视公卿的思想盛行,于是他一句“且去填词”又将这大才子打入凡尘。

  柳永自嘲称自己为白衣卿相,若是白衣怎为卿相,这截然不同的两个阶级,道出了这恃才傲娇之人无尽的心酸。

  柳永年过半百,方中进士,许是经历凡尘的风霜,此时的他,再也不敢与封建皇权叫板,数十年的风吹雨打,虽没收走他的天分,却收走了他的傲骨,渐渐地他从一个特立独行的文豪,变成了溜须拍马的小人,变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他在《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中描写新科进士鳞化之景,心中赞叹溢于言表。

  柳永画像

  曾几何时,他还藐视科举斥其不公,曾几何时,他还借“走舟车向此,从奔名竟利”讽刺进士追名追利,如今看来,这份赞叹几分真假不得而知。为保自己官途顺当,他又作《透碧霄》以“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赞叹京城之繁华,宋朝统治下百姓之和乐。

  让一个有铮铮傲骨的文人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说出心中多想,只能作诗赋词帮统治者,这便是封建专制下科举制的“魅力”所在。

  宋朝也是科举制跌下神坛的时代,科举不同于高考,高考是数着日子的应试,而科举却是没有尽头的苦读。在身体与精神长期被奴役的情况下,心智不坚定之人,往往会失去本心,走上穷途末路。宋朝科技远没有如今发达,身份的证明也远没有如今谨慎,科举舞弊便变得极为容易。

  绍兴二十六年,进士秦万全因冒贯考试引起“群众打林应晨濒死,士人惊散,几坏科举。”营私舞弊案也从不是宋朝专属,清朝时期的顺治年间,丁酉科场案和康熙年间辛卯科场案,也尤为出名,监考人员或因谋利或因谋私,都在自己职责内行不法之事。

  潇洒吟唱“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也深受科举舞弊之害。

  唐伯虎剧照

  他年少成名,二十岁参加乡试拔得头筹,才华相比柳永有过之而无不及。弘治十二年,唐伯虎参加京城会试,适逢程敏政、李东阳担任主考官。两人出题别出心裁,考生应接不暇,全场只有唐伯虎与徐经答到要害。不曾想唐伯虎、徐经两人华丽的辞藻,成了玩弄权术之人的引火索,程敏政的,借此事诬陷两人与程敏政参与舞弊一案,三人均锒铛入狱。

  《明史》评价此事说“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不能明也。”由此可见,唐伯虎参与舞弊一案实属子虚乌有。事毕唐伯虎失去状元身份,虽被予以小官却因羞愧未上任,回乡之后受尽冷眼,性情大变,而程敏政被放出狱后,也因胸痛发痈而死。

  唐伯虎剧照

  科举制深深地刺痛了唐伯虎的自尊心,他虽把自己伪装成安贫乐道的桃花庵主,却难以掩饰内心的落寞。“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的桃花仙与那“暮登天子堂”的唐寅仿佛判若两人,人人追捧的科举之路,成了唐伯虎的催命符,寒门学子的康庄大道,变成了朝堂官员勾心斗角的乐园,真是可笑又可叹。

  不可否认,建立科举制的初衷是好的,可统治者却赋予它罪恶,封建统治下的科举与其说是康庄大道,不如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科举制下,没有足够的手段,寒门学子的利益便无法保证,这样的科举之路无非在为“肉食者”谋利。

  皇权专制下标新立异的文人不被接受,思想高度统一,寒门学子只能按皇帝意愿思考,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天马行空为傲学子,无异于行尸走肉,而科举制的“魅力”便是让人乐此不疲。

  进京赶考的

  相较于科举制,高考有太多优势,首先它不是禁锢思想的工具,它倡导百花齐放,其次高考绝对公平,杜绝营私舞弊的考试,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最后高考让读书人有了更高的选择性。

  高考是在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学生再也不用如孔乙己般“之乎者也”,柳永、唐伯虎之类也无惧权力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两者最大的区别便是,科举是为皇帝为国家而考,而高考则是为自己而考。

  参考文献:《明史》,《细说宋朝》,《史记》,《明朝那些事儿》,《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时期的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什么地方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公主故事,欢迎关注哦。经常看一些古装剧的人,会知道,古装剧进场会出现,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呼,可是在古装剧当中格格和公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事实上格格和公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下面请看!格格大于公主但是不等于公主。格格发音是koko,汉音gege,一声。最初为旗人、宗室女儿的尊称,类似于汉语的千金小姐之意。格格意思是统称,可以为妈妈,也可以为姐妹,还可以为婢妾,还可以格格生格格!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第一,血统。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而格格是一种统一的称呼,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第二,时间格格在皇族女子中有专有称为,可以相对于公主、郡主,是个封号,是格格这个词在顺治朝被汉语化了。按中国传统的皇族女子所封的爵位,有公主、郡...
· 皇贵妃和皇后之间有什么区别地位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称呼,对于最高的统治者,我们称为皇帝。对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他们的母亲称之为太后,其他的妃子就有不同的称谓。而在妃子当中,除了皇后之外,还有皇贵妃。她们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呢?实际上的地位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皇后是后宫之主,也就是说皇帝平时忙着公务处理,她就掌管这些后宫女人。只要有谁不守规矩,就可以进行惩罚。而且皇后享受的待遇和其他人不一样,就比如说,她会接受众多妃子们的朝拜,就像是皇帝面对大神们一样。而且妃子享受的待遇也比较好,甚至说册封的过程也十分复杂。她们出行使用的轿子穿的礼服,都有很大的差别。最主要就是皇后生的孩子才能够成为嫡长子,只有她的儿子在以后才有机会继承皇位。不仅如此,她的权力也是特别的大,皇帝可以不喜欢皇后,但是被宠幸的妃子,她们也不可以做出过分的事情。甚至说不可以危及到皇后的地位,否则皇后就可以按照宫中的规则处罚她,甚至可以她,妃子连抱怨的机会都不可能有...
· 古代玉玺和传国玉玺有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玉玺和传国玉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传国玉玺,战国末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进封称始皇帝,命丞相李斯用此玉雕刻成传国玉玺,国运,作镇国神宝流传后世。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天赐正统,奉若奇珍。得之“受命于天”,失之“气运已尽”。这一套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吃香的,神鬼天人之说盛行,得传国玉玺者,人心天时也得了一半。这也是东汉末年孙坚袁术拿到后,到死也不放。从汉代开始,传国玉玺就作为吉祥物,供奉在一旁,天子基本不使用它。乱世之中,若你真拿的是传国玉玺,轻易聚集百万民众成势,多少英雄豪杰、世家大族、谋士名将投靠于你。气运这东西,从小接受科学思想的现代人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别说没有科学,信奉神鬼,祭祀祖先的古代人。...
· 县令和县长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一县的最高长官的有个戏称叫“百里侯”,也就是说管理着近百里的区域,也算是比较形象的称呼了。官方的称呼有县令、县长、知县等,虽然他们都代表这个职位,但也有严格讲究的,尤其“县令”和“县长”这两个称呼,是有根本区别的。另外“知县”的称呼要晚于前面两个。县衙图片县令,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商鞅变法”,改变固有氏族聚集模式,整合小乡为县,最高行政长官就被称为“令”,这时候的县令是直接隶属于国军的。到了战国后期,秦国的郡县两级制形成,被很多诸侯国采用。等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再一次完善了郡县制,就引出了“县长”这个称呼。毛驴县令剧照秦、汉时期有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长”,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东汉末期,及三国时期。从这个规定来看,县令和县长的区别,在于管辖人口的数量;超过一万户的县才可以称“县令”,少于一万户的就只能称为“县长”了。除了管辖人数的不同,县令和县长...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什么地方
《天朝田亩制度》是洪秀全有选择性地汲取了中西不同思想揉合形成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把整个社会看作一大家。洪秀全正是借助着宗教的语言,周代社会的模式和儒家“大同”思想,从而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是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提到的思想,而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这一思想得到新的升华,并且更加具体化。《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分田制度、社会组织与礼俗教育中都可以看出《周礼》与井田制的影子,这也恰恰说明了《天朝田亩制度》制定者在思想上的封建性。《天朝田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思想、理论、革命口号的综合、凝聚与总结。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李自成的反明斗争都为太平天国提供了宝贵的革命思想和理论。陈胜、吴广起义发出了“苟富贵,无相忘”的呼声,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疑。黄巾起义中张角兄弟利用宗教组织起义,丰富了中国农民战争的经验。王小波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