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状元是第一名,探花是第三名,为什么古人更想考中探花?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83
转发:0
评论:0
状元是第一名,探花是第三名,为什么古人更想考中探花?,科举考试相比高考来说难度要更甚,古时候有很多人考了一辈子,甚至都没能中秀才。

  科举考试相比高考来说难度要更甚,古时候有很多人考了一辈子,甚至都没能中秀才。在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就可以获得“进士及第”的称号。这三人也就是考试中的第一、二、三名。但是对古人来说,他们更想考中第三名探花,而不是第一名状元,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很多人认为,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前三名,那么就可以直接在朝廷当大官了。但是这种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在古代当官除了要有功名之外,资历则更加重要。一般来说,前三名都会被派到翰林院从事文职,一般状元会获得从六品的官职,而榜眼和探花最多也只能是七品。

  翰林院虽说没有什么实权在手,但是可以近身伺候皇帝,帮着皇帝起草圣旨,以此来熟悉朝中事务。而皇帝也可以借此机会详细地观察他们,看是否能对他们委以重任。古人考科举难度颇大,需要参加层层筛选。而很多人考中进士的时候,都已经是白发苍苍了,少年郎少之又少。

  历朝历代都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探花郎除了要文采风流之外,长相也必须要非常的出众。探花郎就相当于是前三甲的颜值担当。其实“探花”最开始并不是专指科举第三名的一个称呼,它只是庆典上的一种仪式。在唐朝时,科举考试结束之后,朝廷会专门为这些考中的士子们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典活动。

  除了饮酒作乐之外,庆典上还会有很多游戏活动。其中一项就是选出此次科考中最年轻英俊的两名士子,任命这两人为探花使。他们的职责就是在举办庆典的花园中采摘最娇艳的鲜花,用鲜花布置庆典,同时将鲜花赠送给这次科举的状元郎。

  而到了明朝,科举过后的庆典活动被取消了,也就没有所谓探花使这种称呼了。也正是从明朝开始,探花被专指为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而因为探花郎是从探花使演变而来,所以相对于状元和榜眼来说,探花对容貌上的要求更高。在宋朝时期,榜下捉婿非常风靡。当时科考完毕之后,朝廷会在科场放榜。

  而很多想要觅得金龟婿的人家,就守在金榜下面。一旦有考生前来看榜,他若是高中,守在金榜下的女方家人们就会一拥而上,争着抢着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有人甚至还会强抢,直接把人押走,先洞房了再说。而探花郎自然是其中最英俊的一个,也是最多人争抢的女婿目标。

  古时候士子们高中,朝廷会赏赐琼林宴,还会给他们骑高头大马游街的殊荣。其中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自然是要打头阵,而老百姓们自然看不出他们各自的文采,看的只是样貌,探花自然是最突出的一个。

  而且人是视觉动物,古往今来都一样。探花的仕途一般都会很平顺,毕竟占着外貌优势。据说和珅长相就非常的俊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为探花,深受乾隆皇帝的倚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古时候相比考上状元来说,当上探花更有面子,古人更想考中探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科举考试为什么放弃状元也要做“探花郎”?“探花郎”是怎么来的?
古人科举考试为什么放弃状元也要做“探花郎”?“探花郎”是怎么来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科举在古代的时候为国家选拔了不少的人才,可以说是主导一个国家的兴亡,由此可见科举制度有多么的重要,就像是今日的各种考试和高考也都是由科举演变而来的。科举制度最大的人贡献者就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了,当热李世民的改用也是起到很大的推荐作用,这就是古代寒门学子唯一的出路了,对于科举制度,也是被西方给学了去,可以说,科举也影响了全世界。对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每一朝代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措施,不过呢,却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这个问题了,为何状元还要羡慕第三的探花,看看对探花的解释,有些不敢相信。大家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吧,童试,乡试,一直到最后的殿试,皇上就要亲自接见科举的前三名,在古代这个称呼是非常有意思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科举制也是逐渐优化的制度,在历朝历代的更替中它才逐渐走向完善。“...
· 科举考试第三名为什么叫叫探花?探花是什么意思
“探花”一词始创于唐朝。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科举考试一甲三名,头名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唤作探花。状元、...
· 探花的由来是怎么样的?之前科举第三名是叫什么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 年少俊美“探花郎”!第一名为什么叫状元?
年少俊美“探花郎”!第一名为什么叫状元?来源:讲历史2016-10-1409:12:14责编:Ad a人气:13字号:小号|大号【内容导读】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各省的高考状元也纷纷出炉。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高考依旧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如今,高考或许已不再对现代学生有决定性影响,但科举考试却绝对是古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考场上的升级路中国古代科举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因而得…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各省的高考状元也纷纷出炉。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高考依旧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如今,高考或许已不再对现代学生有决定性影响,但科举考试却绝对是古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科举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因而得名,它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而它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则是天子分封天下;东周时有“客卿”、...
· 清末探花陈伯陶,一字之差,状元成探花
今天,知道陈伯陶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暨南大学肯定是名闻天下。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是他创办的,名字也是他起的,还以提学使身份,亲自制定办学章程。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清末探花。他身上的奇闻逸事也不少,比如“十岁对诗,一句定佳人”、“一字之差,状元成探花”等。陈伯陶,东莞人,晚年在香港,逝后葬于黄埔区联和街黄陂社区金峰岭。2005年9月20日,该墓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陈伯陶。十岁对好诗一句定佳人陈伯陶(1855-1930),字象华,一字子砺,晚号九龙真逸,凤涌(今东莞市中堂镇凤涌村)人,生于莞城。陈伯陶家世务农,“曾祖允道,祖梦松,父铭珪(友珊),皆仕人也。铭珪于咸丰时当壬子科副贡。”在这样封建传统的农耕世家,重学的传统无疑对于陈伯陶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伯陶少即聪敏好学,为顺德梁章冉先生高足,10岁能通五经。稍长师从粤中大儒陈澧先生执经问业,其学益进。”因其聪慧,曾流传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