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允炆削藩有五个藩王束手就擒,朱棣是怎么做的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2
转发:0
评论:0
朱允炆削藩有五个藩王束手就擒,朱棣是怎么做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要说建文帝朱允炆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要说建文帝朱允炆上位的时候也不过只有21岁罢了,按理说,朱允炆此时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放在别的朝代或者别的时候,朱允炆还行,他偏偏要面对的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我们都知道,朱允炆之所以登上皇位,直接原因在于朱元璋身上,本来朱元璋早就定下了嫡长子朱标为继承人谁知朱标英年早逝,这让朱元璋非常痛心,无奈一下,朱元璋定下了新的继承人——朱允炆,也是朱标的长子。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遵循父传子的规章制度,朱元璋却偏偏打破了这种制度,把皇位交给了他的嫡长孙。在朱允炆上位的时候,尚有朱元璋的九个儿子还活着,这几个人都是坐镇一方的藩王,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在他们九个人当中,要说实际最强大的还要说燕王和晋王了,手底下各自都有十几万军队,在兵力方面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独立的国家。别看燕王和晋王手上兵强马壮,要说打仗能力最强的还要属宁王,虽说宁王手中没有燕王和晋王那么多人马,但是宁王的八万人马战斗力确实燕王和晋王那十几万人远远比不了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朵颜三卫,这支军队便受到宁王的管理,而且宁王的性格也非常蛮横,传说宁王每一次上战场的时候都身先士卒,一个主帅居然冲在士兵的前面,难以想象,宁王在战场上就像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疯子。其实,朱元璋在的时候把他的这些儿子们分配到北方和其他边疆是有目的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很多少数民族都不敢有大动作,极大的保障了大明王朝的国土安全。

  但是,毕竟这些藩王都手握重兵,虽说他们的存在给国土安全提供了保障,在朱允炆眼中他们却是一种威胁,于是在手下人的建议之下,朱允炆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削藩。按照常理,朱允炆肯定不敢先对那些实力比较强的藩王下手,最小遭殃的是河南的周王。在周王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朱允炆派出大将军李景隆给了周王出其不意的一击,把周王抓到了南京,随后朱允炆消掉了周王的藩王身份,把他发配到了云南。

  同年,有人诬陷代王,说代王在自己的领地上残暴无道,这下又让朱允炆抓住了机会,随后,朱允炆就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正所谓“皇室犯罪与庶民同罪”,朱允炆迫不及待的把他的这位叔叔关了起来,从处罚上看,代王的待遇要比周王好一点,但是代王也被带到了蜀地派人看了起来,没有人身自由。第二年,第一个被朱允炆“大义灭亲”的事岷王,朱允炆给岷王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随便就把岷王贬为老百姓。

  在岷王之事还没有平息之时,有一个藩王遭殃了,那就是湘王,而湘王的罪名是什么呢?乱印钞票。如果放到现在私自印钞票可是要严肃处理,但是在明朝,印钞票本来也没有确切的计划,仅仅是朱允炆自己乱印钞票就非常疯狂。而湘王作为一方藩王,还是有印制钞票的权力的,不料却被朱允炆抓住了这个借口,湘王被朱允炆派人抓了起来。随后,朱允炆削藩之事持续发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又连续抓获了齐王朱榑和代王朱桂,两个人都被朱允炆废掉,成了庶人。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九个藩王中就有五个人先后被正法,此时朱允炆的目的已经表现的非常请不了,朱允炆的目的并不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两个人,而是他们九个人。要知道,此时的朱允炆刚刚上位一年,从开始对周王下手的时候,朱允炆也不过在皇位上坐了一个月罢了。那么,毕竟他们五个人也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为什么就这么容易就被朱允炆正法了呢?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并没有想燕王、晋王那样的实力,而且他们也没有理由反抗,只能束手就擒。

  一方是自己的亲兄弟,一方是自己的亲侄子,但是自己的亲侄子的所作所为早就已经让朱棣寒心了,朱棣早就看出来了,之所以还没有对自己下手,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实力,但是终有一天,朱允炆还是会把矛头指向他的。到那个时候,相信自己很有可能会落得个很惨的下场,毕竟朱允炆如果要收拾自己,必定要花很大的功夫。为了避免自己日后的凄惨下场,所以朱棣只能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应对朱允炆的削藩。

  为了自己之后的造反,朱棣做了各种样的准备,招募能人异士,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甚至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麻痹朱允炆,为自己的造反争取时间。在朱棣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当然不能师出无名,于是朱棣要为自己的造反早知道正当的理由。于是朱棣打着帮助朱允炆清除身边的奸臣之号,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南京城下,史书记载朱允炆而死,到底朱允炆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只不过是朱棣为自己成功登上皇位所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其实,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为了给孙子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朱元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他之前除掉了很多开国功臣,为的就是给朱允炆的皇位铺路,那么朱元璋也肯定会想到他的儿子们会起来反抗朱允炆的统治,于是朱元璋也立下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只不过是朱元璋所采取的措施都被朱允炆给亲手毁掉了,在上位仅一个月之后朱允炆就开始了削藩,未免做的也太快了,最终逼得剩下几个叔叔走投无路,朱棣第一个起来反抗朱允炆,取代了他的皇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允炆削藩有错吗?最后只是可怜了宁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允炆作为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只在皇帝的位置上待了四年,而且这四年还基本都在和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打仗,最终年纪轻轻便丢掉皇位,落了个的下场,因此说他是明朝最憋屈的皇帝也不为过。众所周知,朱棣之所以不顾朱元璋遗训,悍然发动靖难之役,最大的诱因就是朱允炆的削藩行动——作为实力最强的藩王之一,朱棣本就不情愿向自己年幼的侄子俯首称臣,如今他还要削自己藩,他自然不能容忍,于是与道衍合谋,找了个“清君侧”的蹩脚理由,毅然决然的起兵造反了。所以,后世评价这段历史,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是朱允炆坚持采取削藩政策才逼迫朱棣造反的,说白了,就是认为朱允炆削藩是不对的。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时局:当时朱允炆刚刚二十出头,初登大位,他的二十多个叔叔镇守全国各地要塞,尤其是燕王、宁王等人,手下兵多将广,自身又军功累累...
· 汉朝时期的推恩令削藩成功为何朱允炆不跟着效仿呢
还不知道:朱允炆为何不效仿推恩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分封都会给后期统治者带来莫大的麻烦,而王权更是仅次于皇权,汉朝因大封同姓诸侯王导致了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同样西晋是也爆发了八王之乱。可是历代开国君王对封王这件事却乐此不疲。同样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也进行了分封。这给后继之君朱允炆埋下了靖难之变的伏笔。朱元璋分封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皇太子朱标之次子。由于朱允炆父亲朱标和长兄虞怀王朱雄英早逝,朱允炆成为了皇位继承人。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继承大统,年号“建文”,故被又称“建文帝”。由于朱元璋原来分封的藩王都是建文帝的叔叔,为了避免皇权受到王权的威胁,诸侯国尾大不掉。于是建文帝着手准备撤藩。朱允炆(影视形象)建文帝先后废周王、岷王、齐王、代王为庶人,降旨严厉批评湘王,致使湘王阖宫。进而下令不准亲王节制文武吏士。削除内地诸王之后,开始把矛头指向燕王。...
· 朱允炆在削藩过程中为何错过解决朱棣的最好时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七月,朱元璋选人员轮流到文华殿侍奉十六岁皇太孙朱允炆。八九月,三十三岁的四皇子燕王朱棣与其他兄弟王爷陆续来朝。在见所谓皇太孙时,心里不服,但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的行了礼。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皇太孙朱允炆十九岁。二月份,三十六岁的燕王朱棣率军巡视大宁(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三月份,又在彻彻儿山打败敌人,径直追到兀良哈秃城才返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二十一岁,不得不再面对至亲离世,而燕王朱棣三十八岁。闰五月八日,朱元璋病情突然恶化,看来也快到时候了。果然两天后,便在西宫蹬腿走了,活了七十一岁。很明显,没活过。可时间不给机会了,给朱允炆留的时间也不多了,甚至给朱标这支血脉的时间也不多了。网络配图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了一道最后诏书:“朕当皇帝三十一年,忧心天下出路,才日夜操劳,希望天下百姓都获得看得见的好处。只可惜,出身卑微(临死前,说...
· 明成祖朱棣削藩成功,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却失败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允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不久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成为新皇帝,是为建文帝。早年,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当藩王,负责镇守一方。这些藩王没有行政权,也没有司法权,但是有朝廷授予的兵权,而且有3000-19000人不等的护卫。各级官员见到他们都要称臣,伏地拜谒,这些人可谓位高权重。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们还比较老实,但是已经有人为非作歹了。朱元璋去世后,这些藩王有的就有恃无恐了,欺男霸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事情被告到建文帝这里,建文帝如何是好?建文帝本意不想急着动他们,但是手下的大臣坚决要求建文帝处置他们,说这些人如果不早处理,将来尾大不掉,更难办。黄子澄把西汉“七王之乱”的故事向建文帝讲了一遍又一遍。为此,建文帝下定决心削藩。怎么削?说干就干,谁有问题就削谁,谁没有问...
· 建文帝削藩若从强藩开始朱棣有无翻身的可能
洪武末年,封藩太重的弊端渐渐地凸显了出来,不但起不到屏卫朝廷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朝廷的最大威胁。尽管在朱元璋封藩之初,就有一些有识之臣指出封藩的弊端。但是,由于朱元璋的私心过重,不但没有接受良言规劝,反而将提出规劝之人处死。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嗣位,是为建文帝。网络配图而摆在建文帝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削藩,而对於的削藩的策略上,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以齐泰为首,主张从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先下手;另一派以黄子澄为首,主张从有不法劣迹的其他藩王动手,既削之有名,也可以剪除燕王的羽翼。最终,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其结果已被历史证明。但若是建文帝先从燕王朱棣下手,燕王朱棣是否有翻身的可能呢?网络配图我们可以拿“汉初刘邦剪除异姓王”之事来对比,汉初刘邦的形势可以说要比建文帝的形势险恶千百倍。其时,刘邦虽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但其能直接控制的区域却不到天下的一半。而且韩信、彭越、英布等这些异姓王都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