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打败瓦剌的明代宗,为什么死后未能葬在十三陵?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2
转发:0
评论:0
打败瓦剌的明代宗,为什么死后未能葬在十三陵?,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代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明孝陵,想必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代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提起明孝陵,想必很多读者都是熟悉的,明孝陵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位于现在北京郊区的昌平区境内,坐落在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明朝的历代帝王在驾崩之后,都葬在十三陵之中。

  其实十三陵一开始并不叫“十三陵”,这是后代人命名的,为什么叫十三陵呢?因为这里埋葬这明朝的十三位皇帝,所以才称为“十三陵”。

  学过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建朝开始,到明思宗朱由检亡朝为止,明朝自公元1368年到1644年总共276年间一共有一十六位皇帝,这十六位皇帝分别是:

  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明代有十六位皇帝,为什么他们的陵墓叫十三陵呢?因为里面只葬了十三位明朝皇帝,有三位皇帝并没有葬在这里,这三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

  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在南京的明孝陵,因为当时南京是明朝的都城,朱元璋是在南京驾崩,所以葬在了明孝陵。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惠宗朱允炆在“靖难之役”的时候,生死不明,所以也没有葬在明十三陵。朱元璋和朱允炆这对爷孙没有葬在十三陵,很多人都能理解,但是明代宗朱祁钰呢?明代宗曾经打败瓦剌,迎回被瓦剌胡虏的明英宗,这算是功劳卓著了,为什么却未能进入十三陵呢?

  原因就在明英宗和明代宗这对兄弟皇帝之间的矛盾。

  明英宗和明代宗都是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是哥哥,明代宗朱祁钰是弟弟,明宣宗驾崩之后,朱祁镇继承皇帝位,本来没有弟弟朱祁钰什么事儿,但是一次民族之间的战争,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当时瓦剌军队多次侵扰明朝边境,明英宗愤怒不已,亲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本以为可以轻松荡平瓦剌,但是没想到却被瓦剌军队袭击,死伤无数,不但群臣多数战死,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虏,这便是历史伤著名的“土木之变”,有时候也称为“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被俘,大明朝朝廷多次派遣使者和瓦剌交涉,都未能取得进展,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也就是明代宗。

  明代宗即位后,明军击败瓦剌军队,迫使瓦剌将明英宗送了回来。

  明代宗比较有能力,也善于纳谏,而去自己又击败了瓦剌,迎回了被俘的明英宗,所以他觉得自己比明英宗更适合做皇帝治理天下,所以就不打算就皇位让回给明英宗,但是自己毕竟是新登基的,势力跟明英宗想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了防止明英宗重新夺权,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明英宗设为太上皇,在冷僻的南宫里,不可随意离开。不但如此,宫里的太监和宫人们也对已经成了太上皇的英宗不尽心伺候,时间一久,根本没人拿英宗当回事了,以至于英宗的衣食都出现了问题,往往饥一顿,饱一顿的,可谓是度日如年,英宗心中的仇恨也越来越深,就这样过了七年。

  七年之后,代宗突然病种,英宗在自己的心腹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策划下,发动了政变,成功夺回皇位。

  重新登上皇位的英宗虽然恨极了代宗,但是并没有直接处死代宗,而是不准御医给他治病,让他自生自灭。

  朱祁钰和朱祁镇本是亲兄弟,没想到因为权力之争,最终手足相残,实在是令人唏嘘。

  明代宗死了之后,明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不让他埋在十三陵,而是以“王”的礼仪将他葬在了西郊的玉泉山。

  虽然后来明宪宗继位之后,承认了代宗了皇帝之位,并且重修陵墓,但是没有将他的陵墓迁至十三陵,所以明代宗最终还是没能进入明朝皇室的十三陵中。

  说白了,就是因为兄弟之间权力的争夺,导致兄弟之间仇恨加深,所以明代宗才未能进入十三陵,试想,如果明代宗在迎回明英宗之后,以礼相待,兄弟之间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或者也不会是这个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代宗是谁?明代宗死后为什么未入十三陵
明代宗,姓朱,名祁钰,后人称之为景泰帝,明朝皇帝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所以都是汉人。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代宗的母亲是贤妃吴氏,相传吴氏是带罪之人,被充入宫中成为侍女,偶然被明宣宗临幸,生下了朱祁钰。但是因为吴氏是带罪之人,所以明宣宗只能将她安置在宫外的大宅院内,直到明宣宗快要驾崩,才将二人接回宫,托付给张太后。皇帝驾崩后,由长子朱祁镇继位,即明宣宗,而作为次子的朱祁钰,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明宣宗御驾亲征,留下郕王朱祁钰作为监国,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借机提出无理要求,明朝大臣纷纷提议迁都南京。当时的大臣于谦认为皇家的陵墓都在北京,不能轻易迁移。南宋就是因为迁都过度而灭国,要谨记历史教训。明英宗在朝廷时,宠信宦官王振,凡是得罪王振的,都被处死或者发配边远地区,朝廷上下哀声连连。如今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王振被杀,众大臣觉得这是肃清朝野的好机会...
· 瓦剌
起源瓦剌先世为“斡亦剌惕”。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成吉思汗立国时,忽都合别乞领有四千户。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世婚关系,在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纪时,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予各派系纷争。在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时,瓦剌实力相当强大,时称“四万卫拉特”。辖境除叶尼塞河上游外,还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科布多东南札布罕河流域等地。他们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遣使向明廷贡马。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瓦剌兴起1414年,明成祖统兵北征西部蒙古,与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马哈木败。东部蒙古阿鲁台又发兵往击。马哈木又败,积忧愤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袭,明廷仍封之为顺宁王。1423年,东部蒙古阿鲁台与明廷关系恶化,被明军击败,脱欢乘隙于饮马河(今克鲁伦河)破其众,俘其大量马驼...
· 土木之变:瓦剌进攻、英宗亲征
?尽管瓦剌气焰嚣张,但明朝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才有所觉悟,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加强边防。例如,命令河南、山西的官军停止休整,赶赴大同和宣府待命;任命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瑛统率大同兵马,负责整个地区的军事训练;增加武器和马匹,拨给前方战马四千匹,还有各种弓箭、铳炮;陆续调集京兵近十万人赴边,与当地驻军共同训练,相为犄角,抗击敌军。这一年的夏天,北京城天气恶劣,风雨夹杂着雷鸣电闪,击中了皇宫的谨身殿。由于营救不及时,奉天、华盖等宫殿的大门都被烧毁。当时的人思想迷信,认为是天神震怒,降灾于民。结合着边境危机和各地灾情,已经有官员觉察出战祸即将临头,开始将家眷搬到相对安全的内地。果然没有几天,瓦剌就分兵四路向明朝进攻。最主要的一路由也先亲自率领,向大同进攻;其次是知院阿剌率所部,进攻宣府,包围赤城;再次是可汗脱脱不花率所部及兀良哈,进攻辽东;最后是一支骑兵袭扰甘肃。在这四路中,也先的势力最为雄厚...
· 明代宗朱祁钰的墓在哪?朱祁钰死后葬在哪
明代宗朱祁钰的墓在哪?朱祁钰死后葬在哪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第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称景泰帝。景泰八年正月,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废景泰帝为郕王,于西苑。郕王薨,享年三十。谥曰戾。葬于北京金山口明朝藩王墓地。他是明代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位没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明宪宗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南明时期,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朱祁钰知人善任,在外依仗于谦,在内信任兴安,不近声色,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可谓是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奸臣趁机作乱。景泰陵不在十三陵,而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北麓的金山口,通往香山...
· 明朝都灭了,为什么崇祯帝死后还葬在明十三陵?
比起煤山上慨然自尽的悲怆,更见证崇祯帝一生失败程度的,就是他被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因为,就是在北京城沦陷,崇祯帝悲情自尽后,那些崇祯帝生前无比信任倚重的明朝“精英”们,就纷纷露出了丑陋嘴脸。先是崇祯帝自尽的当天,即公历1644年4月25日,崇祯年间位高权重的襄城伯李国桢,就颠颠在城门口迎接李自成大军入城。崇祯的掌印太监王德化,更抱着宫中印玺跑到李自成身边邀宠。两天以后,京城的留守官员们,更集体跑到午门听用。这些崇祯生前无比信任的“精英”们,没一个在乎崇祯死活。当然,他们不在乎,李自成不能不在乎,杀进北京城后,就不惜重金撒网找崇祯下落,终于在两天以后,找到了煤山上崇祯帝赤脚自缢的尸骸,还有“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言。场面之凄然,叫李自成等农民军高层们,也是忍不住嗟叹了几声。但是,当嗟叹后的李自成,把崇祯帝的尸体挂在东华门示众时,更丑陋的场面又发生了:那些目睹此景象的官员们,除了少数人哭拜外,绝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